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网络已成为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日益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修养、道德品质等各个方面。在网络使用中,QQ是最常用的网络交流工具之一。QQ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多人交流平台。以加入好友方式进行个体间交流;也可以创建QQ群。在QQ群中,可以邀请朋友或者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到一个群里面聊天;在群内除了聊天,腾讯还提供了群空间服务,在群空间中,用户可以使用论坛、相册、共享文件等多种交流方  相似文献   

2.
QQ群是个多人聊天交流的公众平台,具有很多优点。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用公众聊天平台代替传统交流方式。学生是高校班级管理的主要角色,将功能完善的QQ群应用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在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3.
QQ是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Internet,最为普及、用户最多的即时通讯软件。QQ群是QQ中多人聊天交流的一个公众平台,群视频是为满足QQ群用户能在群里通过实时语音视频进行互动交流的一个重要功能。目前,QQ已经从单纯的聊天工具扩展到工作、学习等各个领域。就QQ群视频功能建设校园互动网络电视台功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前,腾讯QQ、微软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已广泛地渗透到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QQ的文件传输、信息收发、群共享等功能在高校教务管理中具有应用价值.将QQ等即时通讯工具应用于教务管理,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高校将QQ等即时通讯工具应用于教务管理,必须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避免在办公室聊天玩游戏;必须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避免病毒借助QQ在校园网中传播.  相似文献   

5.
讨论式学习对教学的作用已被验证,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讨论式学习变得多元化。BBS在线论坛系统服务是互联网站一种极为常见的互动交流服务。论坛可以向网友提供开放性的分类专题讨论区服务,网友们可以在此发表自己的某些观感、交流某些技术、经验乃至人生的感悟与忧欢,亦可以作为学生与老师交流的渠道,老师亦可在此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发布某些消息。QQ群聊天系统提供群空间服务。同时,也可以再在群空间中保存和查看群聊天记录,管理员手动开通服务后,服务器便自动为群保存聊天内容并可以实时在群空间内显示,让您随时随地查看群消息。多用户blog系统自带论坛、新闻系统、下载系统、便于管理等强大的功能为基于网络的讨论式学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渠道。笔者根据自身使用BBS、QQ群和BLOG进行讨论式学习的经历,尝试探讨这三种网络交互讨论式学习的讨论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QQ群群是为QQ用户中拥有共性的小群体建立的一个即时通讯平台。比如,可创建"我的朋友""我的同事"等群,可以在群内自由聊天,也可以通过群访问群内成员的空间,同时还支持发送图片、图标等功能。我使用QQ群作为课堂交流的平台,由于这种方式比较新颖,学生很乐于接受,组织学生加入群也不难。很多老师都喜欢上课开始时使用统一广播方式演示,然后布置任务,有的学生可能不能完全记住演示内容,在做练  相似文献   

7.
1QQ群已成为重要的交流手段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的普及,作为一种由QQ演变而来的网络交友方式的QQ群,则是为对同一话题感兴趣的人群或某些特定人员建立的。在群主建群之后,同一个群的"群"众可以多人同时在线聊天。QQ群因为其申请方便、交流容易、功能强大、"群"众单一,已成为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作为走在时代前沿的青少年建立班级QQ群,无疑是顺应时代潮流之举。  相似文献   

8.
传统习作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教师评改认真、学生受益不大等诸多问题,而随着QQ的普及,QQ群聊天、QQ空间、个人博客等功能将对学生的习作评改提供强大的支持。我们试图通过班级QQ群的介入,以"引领"为手段,以"游戏"为平台,以"交互"为形式,以"兴趣"为能量,让学生在兴致盎然的习作评改实践中积淀方法、开阔视角、提升能力、品味成功。  相似文献   

9.
QQ群是QQ用户中拥有共性的小群体建立的一个公共交流平台。QQ群在无机化学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中的作用表现为:QQ群的互动功能弥补精品课程网站的互动不足的缺陷,QQ群的个别交流功能提供了个性化辅导教学的平台,QQ群的共享空间可以随时上传最新的无机化学资料,QQ群的辅助交流工具拉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0.
论QQ群在高职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腾讯公司推出的多人即时聊天交流服务,QQ群自面世后在不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笔者结合了高职图书馆的具体工作实践,探讨了QQ群在读者服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腾讯QQ以其强大的互动性,同步与异步交流兼容,支持群共享,群聊、私聊、邮箱,QQ空间,微博,微信等功能特性,成为当下最为流行网络互动软件之一.本文简述了科研团队协作平台的研究现状,阐释了科研团队QQ群的概念,分析了基于QQ群的科研协作平台的特点,以施拉姆的传播理论为指导,提出了科研团队协作平台的应用模型,以期促进科研团队成员的信息交流、学术共享、科研协作和知识管理,有助于科研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和成果产出.  相似文献   

12.
悠悠:听说网上聊天很有意思,而且还可以请教问题?小波:当然,通过网络聊天已经成为人们一个很重要的交流方式。悠悠:网络聊天真的是这样奇妙吗?你快教教我怎样上网聊天吧。小波:聊天方式有很多种,你可以在聊天室里聊天,也可以通过聊天软件聊天。这里我就以OICQ(简称QQ)的安装和使用来给你简单地介绍一下网络聊天。首先,你要到“腾讯”的网站上(http://www.tencent.com)去下载一个QQ的安装文件。双击QQ的安装文件,进入它的欢迎安装界面。点击“下一步”,进入软件的安装界面。点击“下一步”,这时会出现安装使用软…  相似文献   

13.
在幼儿园班级QQ群的建设与维护中,教师可以巧妙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如谨防"破窗效应"、谨记"淬火效应"、巧用"鲶鱼效应"等,优化管理班级QQ群。  相似文献   

14.
以QQ群创建虚拟学习共同体及其教学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QQ是现在学生常用的聊天、交流工具,QQ群是具有一定共同特质的人组成的一个群体。学习共同体是学习者交流信息、分享资源和探究学习的天地,因此,可以以QQ群为平台建立基于网络的虚拟学习共同体。在QQ群中进行基于网络的主题式探究学习活动、小组协作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提高学习者的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在活动中促进学习者的有效学习。以QQ群为平台的虚拟学习共同体还实现了与基于学校环境的真实共同体的课堂教学有机地无缝连接。  相似文献   

15.
基于QQ群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腾讯QQ以其强大的功能、良好的及时性和互动性,成为了当今互联网中最为流行的交流工具之一,研究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利用QQ这一优良的网络交流工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学习者的特点和课程教学的实际出发,以“教学系统设计”课程为例,阐述了基于QQ群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及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前基于QQ群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不乏,但对群交互特点和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较少,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基于QQ群《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网络课堂学习共同体的交互特性进行了分析:包括学习者参与QQ群聊天和群论坛交流的行为特点、讨论的话题分布、情感状态、聊天互动性质等。结果表明,QQ群共同体提高了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群交流主要围绕学习主题,能在讨论中提出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但群讨论的深度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它不仅给人们提供瞬息万变的信息、方便快捷的服务,还成为人们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方式。腾讯QQ作为应运而生的一种交流工具,一经问世就因其强大的功能、友好的界面及方便快捷的交互性而在全球迅速流行,根据2006年底腾讯的年报,QQ用户为5.805亿,其中活跃用户为2.326亿,QQ已经成为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交流工具。  相似文献   

18.
朱建 《班主任》2013,(7):10-13
曾几何时,QQ这个便捷的交流工具成为我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我们班,每一个学生都是我的QQ好友,我也经常凭借QQ浏览孩子们的微博动态、日志、照片……为了便于大家同时交流,我还利用QQ建立了几块特殊的“留言板”——QQ群,包括反映我带过的历届班级学生生活的“寻根‘将行’群”,正在带的高三(5)班学生组成的“将行天下·2013群”,还有“‘将行’家长群”等。在我的班级管理过程中,QQ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对QQ的倚重,说来还有一段往事。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职业院校班主任工作必须与时代同步。建立QQ群是社会发展最新趋势,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创新。如何运用现今信息高速发展的网络交流载体,用学生热衷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进而达到管理好班级的目的,是班主任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建立班级QQ群将为网络时代职业院校班主任工作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QQ群是一个交流的平台,对于教师而言,同学科QQ群的建立就把身处不同地域、任教同一学科的教师们聚在一起。教师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无论碰到什么问题和困惑.都可以随时把问题和疑惑抛到QQ群里进行交流和讨论。杭州高中历史教研群的设立就为杭州地区的高中历史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和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