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0月下旬将在广东汕头市召开理论研讨会,议题是“‘三个面向’与语文教学”。参加会议人员为我会常务理事,并邀请部分省、市、自治区的理论工作者。每人均须提交一篇5000字左右的论文。秘书处将于9月底寄发报到通知。2.深入学习“三老”的语文教育思想,推进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1)重点学习“三老”的基本观点,并与当前的语文素质教育研究结合起来。有条件的可以召开“三老”语文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研讨会。(2)定于8月中旬与吉林省中语会联合召开“中小学语文课程设置与训练体系研究”课题汇报会,同时举办相关内客的讲习班(具…  相似文献   

2.
1.10月1日~2日在安徽黄山市召开“中心”第二届年会,年会中心是:促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做好“中心”课题“课堂·主人·训练”的开题工作,为参与实验的学校挂牌,为实验教师颁证。希望各地研究员踊跃参加。2.贯彻全国中语会深入学习“三老”的语文教育思想,推进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实施方针。(1)重点学习“三老”的基本观点并与当前的语文素质教育研究结合起来。有条件的可以召开“三老”语文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研讨会。(2)举办专题讲习班,提高对“三老”语文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的认识理解水平,从而…  相似文献   

3.
一、高度重视理论学习,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切实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 整个“三讲”教育中,学校党委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理论,掌握思想武器,立足思想提高,采取集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办法,坚持把理论学习贯彻始终。 为了把“三讲”教育中理论学习  相似文献   

4.
学习“三老”语文教育思想要重在运用──全国中语会召开学习座谈会宇明为了更好地学习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位前辈的语文教育思想,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深人发展,全国中语会于3月16日召开座谈会,邀请部分专家、特级教师、青年语文教育工作者一起畅谈学习”三老”...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决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大思政”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局限于理论课程教育,更要与其他专业课程、社会实践等内容相结合,从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将志愿服务理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实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校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有机结合,是实践“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和“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因此,需要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完善地方高校志愿服务体系,以构建“大思政”的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学习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位前辈(以下简称“三老”)的语文教育思想,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全国中语会于3月16日召开座谈会,邀请部分专家、特级教师、青年语文教育工作者一起畅谈学习“三老”语文教育思想的心得体会。张鸿苓副理事长主持了会议,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仲哲明做了总结性发言。现将座谈情况综述如下。 一、要广泛、深入地学习“三老”的语文教育思想,首要的问题在于提高认识。特级教师吴桐祯说,我1952年参加工作,教语文,当时看到叶老的《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这篇文章感到格外清新,其中“国文教学自有其独当其任的任务”,“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终身以之的习惯”等论述使我终身获益匪浅。从教40年来,我一直遵循叶老的教导,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7.
"三老"语文教育"工具论"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先武 《教育学报》2007,3(3):54-59
“工具论”是“三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对我国当代语文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它使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受到“工具性”的制约,走进了科学化、技术化的误区,并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然而,语文界至今仍有人把“三老”的教育理论视为圭臬,对于片面强调工具性所产生的弊端缺乏认真的反思。这将给正在进行的语文课程改革造成极大的思想障碍。  相似文献   

8.
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影响教育技术的学习理论主要有三种,即: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这三种学习理论都受不同哲学思想的支配。从哲学的高度去把握,往往能把问题看得更深刻、更透彻。要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基础,分析研究三种学习理论,从而揭示人类学习的一般方法和学习规则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中语会开展学习“三老”论文选活动从1995年10月起,北京市中语会组织会员学习“三老”语文教育思想,发给每位会员一本《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被育论文选》,开展学习研讨活动,全市中、小学、师范学校有近五千名会员参加学习。这次学习研讨活动共分三...  相似文献   

10.
大量的研究发现,人的体力、智力和情绪存在着周期性的波动节律,这种节律的变化对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被称为“PSI”理论。通过基于“PSI”理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案例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变化与其个体的生物节律有着密切关系。正确把握和运用“PSI”理论,选择恰当时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开展思想教育,能更好地取得思想教育效果,避免或减少教育失误。  相似文献   

11.
按照中央的要求和市委的部署,北京联合大学作为北京市高校“三讲”教育的试点单位,从1999年10月18日至2000年1月24日,集中进行了“三讲”教育,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一、做法与体会 (一)要把思想发动、学习提高贯穿“三讲”教育的全过程 在“三讲”教育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坚持思想发动、学习理论先行。在第一阶段,校、处两级领导干部分别集中进行了封闭式学习,并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之我见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从字面和内涵两个维度来看 ,研究性学习都不是一个新近提出的概念或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一个崭新课题 ,而是有近百年历史但又悬而未决的老问题。当前在我国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和实验 ,要特别注意和处理好“研究性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提法、探究学习的正确定位、探究学习现有研究成果的合理吸取等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杨先武 《教育学报》2007,3(3):54-59
“工具论”是“三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对我国当代语文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它使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受到“工具性”的制约,走进了科学化、技术化的误区,并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然而,语文界至今仍有人把“三老”的教育理论视为圭臬,对于片面强调工具性所产生的弊端缺乏认真的反思。这将给正在进行的语文课程改革造成极大的思想障碍。  相似文献   

14.
于永正,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是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中推出的首位名师。现任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文教局教研室主任。于永正老师是个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人。他常说:“人老了,但是观念不能老,思想不能老。”他竭尽全力从事语文教育的研究,善于把新的理论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变为教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教育思想,充分证明了邓小平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论基石。一是邓小平教育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邓小平教育思想体系;三是如何才能学习好邓小平教育思想。文章指出:邓小平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论基石,学习和贯彻邓小平教育思想要做到“一通四结合”。  相似文献   

16.
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学校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阵地,做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入”工作,是当前政治理论教育的头等大事,是兴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高潮的必然要求。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入”,要与时俱进,把教学内容推向政治理论创新的最前沿;要实现政治教员的全员参与,增强政治理论教学“三进入”的实际效果;要创新教学方法,才能走出一条课堂教学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武汉市第六中学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提出的“学习语言论”,亦称语文教学本体论,指的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而不是研究语言”。这一论断以其特有的锋芒和挑战性,继承和发展了“三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的语文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8.
孙艳秋 《教育评论》2024,(1):96-101
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思维方式问题既规范从业人员“研究什么”,也规范其“怎样研究”以及“研究得怎样”。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图景由“思维方式”约制,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思想构架”或“概念框架”“程式”或“方法”。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科学化需要研究者在思维上分别立足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向度,把握相应的思维方式要求。宏观向度基于哲学思维层面,涉及熟知与真知、反思与评判、慎思与明辨三种思维方式;中观向度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层面,论及世界眼光与中国气派、理论自觉与学科先觉、时间与空间三种思维意识;微观向度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层面,包涵学科思维、学术思维、边界思维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理论“进大学生头脑”的教育机制,包括教育体系、考核体系和教育策略三个方面。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进大学生头脑”的教育工作,有两大难点,即调动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培养大学生的知、情、意、信、行问题。解决难点的途径在于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进头脑”的目标要求,构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和考核体系,同时实施“主体积极参与”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这个宝库中的教育理论,正如江泽民《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的,“是我们党制定新时期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它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思想,吸收了许多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换一个角度看,许多现代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人才理论和发展理论都可以从它那里发现闪光点,找到依据。“终身学习”概念虽是1994年罗马“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提出来的,“邓选”三卷中又设有这个概念,然而当我们把邓小平教育理论像他对学习毛泽东思想的主张那样,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理解的时候,就会发现,“终身学习”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