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脉络清晰,层层递进,知识点明确,内容开放。形式多变,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现实生活为背景,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分”、“秒”的实际意义。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积累中理解时间概念.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乐趣。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数学课堂往往是以粉笔加黑板的形式出现,教师在黑板上手舞足蹈讲得很辛苦,学生在座位上冥思苦想不得要领.因此形成了模仿加题海教学模式,学生不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更不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应用,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造精神和应用能力.改变数学课堂教学势在必行.“双曲线的定义与方程”这一课,在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获得教材上的解题知识和简单技能,应该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能主动探索生活事例中蕴藏的数学规律,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索数学规律,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片发展的天空,亲自领略数学动态的发展过程,获得丰富深刻的学习体验。现记录我上的研究课“乘法分配律”一课的教学过程,求教同仁。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改革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初步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在练习课中,我们更要注意把“生活味”与“数学味”融为一体,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语言、文字比,图形形象直观,特别适合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学习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数形结合”对于放飞学生思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为此,我们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进行了探索。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强化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注重实践第一,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数学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改变旧的教学观念,不是照本教“教材”,而是要创造性地活用教材。把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引进教材,使数学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学得生动、有趣、有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和兴趣。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教材及现实生活有关材料、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觉得数学课不是以前那样的“枯燥、单调和乏味”,而是现在这样“有趣、新奇、刺激、有用和迷恋”。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置教学艺术,千方百计创设优美、悬念、疑惑、幽默、惊奇、欣喜、陌生、熟悉的情景,使课堂气氛充满生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起学习数学的欲望。乐于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  相似文献   

9.
王薇 《陕西教育》2007,(3):38-38
如今的教学流行一种做法,即无论什么课,开始大都要“创设情境”。“情境”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意义建构。《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确实,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如何抓好“概念教学”、“数学命题教学”、“解题的教学”和“数学活动课”,文章提出了一些原理与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位置与方向”(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创设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究和体验方位的知识,弄清方向与位置的关系,从而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比的意义”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这节课在初步认识了比的意义后,要引导学生区别数学中的“比”和体育比赛的“比”。以往,我总是放一段足球比赛画面,引发学生讨论交流,从而区分这两种“比”。但总觉得学生没有真正认识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大部分是模仿和记忆。  相似文献   

13.
刘德娥 《小学生》2012,(8):96-96
《数学新课程标准(试验稿)》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结合本^教学实践,谈一谈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14.
陈冬梅 《云南教育》2002,(16):44-46
本教学设计是在学生学习第12册“简单的统计(二)”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搜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  相似文献   

15.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加的实践活动内容就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素材。注重实践活动已是国际数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强调让学生“做”数学比“知道”数学更重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目的是为了将数学与现实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学数学,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数学实践活动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实践活…  相似文献   

16.
数学问题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的,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新课标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统计》的教学设计,体现了课堂的立体式、多层次的学习空间。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体现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并服务于生活”的课标理念。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我结合“比的意义”一课谈谈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一、将数学阅读纳入教学基本环节数学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它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和前提。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在教学“比的意义”时,通过分析教材发现: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读、写比及求比值;理解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这些…  相似文献   

19.
“取材”往往被文学创作所重视,其实数学教学同样离不开恰当地“取材”,它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知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数学学习的材料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提取,材料要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联系,材料的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问题是现实生活数学化的结果。有意义的学习一定要把数学内容放在真实的且有兴趣的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的自然语言逐步抽象到形成的数学问题。”“数学问题情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因此新教材特别重视情景问题的创设,把它视为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