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光杰 《物理教师》2006,27(8):17-17
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方式,是常见的物理现象。音调是声音的特性之一,频率是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振动频率的快慢决定音调的高低。  相似文献   

2.
题目假定有前后两次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如果这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S,人耳就能够把这两次声音分辨开.也就是说,如果两次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足0.1s,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  相似文献   

3.
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解答下述声学习题时出错率较高,究其原因是概念含糊、混淆所致.  相似文献   

4.
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解答下述声学习题时出错率较高,究其原因是概念掌握含糊、混淆所致.例1在雷雨来临之前,总先看到闪电一闪即逝,紧接着才听到隆隆不断的雷声,这是由于()  相似文献   

5.
6.
我国的声乐教学一直是以一种抽象式、经验式、模仿式的方式进行,对于声乐教学的科学化并没有严格统一的标准.通过音乐声学和声乐概念的对应以及声音三要素中涉及到的声音的频率、音色、共鸣、振动频率、歌唱共振峰、声音传导等声学概念在声乐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我们应该合理的运用音乐声学的原理使歌唱艺术更加科学化.  相似文献   

7.
200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北海市中考物理试题(课改实验区)第一大题(选择题)的第11小题是一道有关声学的科学探究类试题,原题目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现在中考题目越来越趋向于开放性.以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请看下例.  相似文献   

9.
科学探究是新教材中的重要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它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因而成为当今中考的热点.下面就今年我市物理中考中的两道科学探究试题进行分析解答,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这类题型.  相似文献   

10.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和音色.平时我们描述声音特性的词语有“大小”、“强弱”、“高低”,不少同学往往将它们混淆,并且和物理术语中的“音调、响度和音色”对不上号,表明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概念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其实,音调就是声音的高低,它由振动的频率决定,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相似文献   

11.
例 学习有关声音的知识后,明明等同学提出这样几种猜想: (1)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有关;(2)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松紧有关;(3)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粗细有关.  相似文献   

12.
13.
在2001年高考中,全国“3 2”化学试卷及广东、河南化学试卷中分别有一道框图型元素化合物推断题,这类试题虽是常规题型,但由于框图题信息集中、关系明了、思考容量大,因而受到了命题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4.
1 一种特殊的多普勒效应——激波 多普勒效应很常见.当观察者与渡源发生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的频率将不同于波源发出的频率,如:高速行驶的火车鸣笛进站时,站台上的人听到的汽笛音调变高,即频率变高,火车鸣笛而去,人们听到的音调变低,即频率变小.  相似文献   

15.
题目如果先后两次声响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s,人耳就能够把这两次声音分辨开。如果两次声响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足0.1s,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某农村中学8年级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他们请一位同学在输送水的直铁管道(充满水)另一端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其余同学沿铁管分别在不同位置用耳朵贴近铁管听声。  相似文献   

16.
自1999年上海和广东卷中率先出现信息题后,信息题便以稳定的态势发展.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改进,命题机构与师生间的对话加强,命题亦日趋理性.期间作为“直接考查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的信息题也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2003年高考中的信息题不仅成为本年度高考的一大亮点,而且更富有特色,也更值得回味。  相似文献   

17.
18.
一、声波声波是空气中的纵波.这种波到达人耳时,引起声音的感觉,能引起人耳听觉的声波的频率范围大约为20到20000Hz,但声波这个术语有时也用于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以外的类似的波.最简单的声波是有一定频率、振幅和波长的正弦波.当这种波到达人耳时,它使耳鼓膜附近的空气质点以一定的频率和振幅振动.这种振动也可用同一  相似文献   

19.
在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歌手阿宝用原生态唱法以极其罕见的高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位专家在评价阿宝的演唱时说:你的歌曲唱得很有味道,能唱到两个high C,比世界著名的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瓦罗蒂还高出整整八度.这就是常说的天籁之音,指声音的音  相似文献   

20.
初中学生在解题时,常常会因为概念不清、忽视条件、考虑不周等原因而错解题目。错了不要紧,要紧的是找到错因,下面通过几题分析,帮助同学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