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静 《山东教育》2005,(15):28-29
气质是与生俱来的个性特点,即日起生活中人们常常提到的某个人“性子急还是性子急还是性子慢”“胆子大还是胆子小”等方面的特点。在心理学上,气质被定义为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带上个人独特的色彩,制约着心理活动进行的特点,具体而言,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或行为发生的速度、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气质?气质有那些主要类型?气质是表现在人的情感、认识和言语活动中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所谓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将气质特征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是因材施教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4.
韩云焕 《云南教育》2004,(17):32-32
气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采取适合其气质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浅谈学生气质特征与班主任工作朱金良在教育工作中,教师了解学生气质特征,对做好教育工作,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是非常有益的。班主任工作更不可忽视学生气质与特征。一、了解掌握学生气质特点。气质是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与我们平常说的“禀性”...  相似文献   

6.
华华的家长: 您好!您的孩子是偏于抑郁质的孩子。气质是人的三大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带上个人独特的色彩,制约着心理活动进行的特点。与其它个性心理特征相比,气质和人的解剖生理特点具有最直接的联系,具有较突出的生物性。儿童生来就具有个人最初的气质特点。同时,气质与其他个性心理特征相比,具有更大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浅谈学生气质特征与班主任工作朱金良在教育工作中,教师了解学生气质特征,对做好教育工作,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是非常有益的。班主任工作尤其需要。一、了解掌握学生气质特征。气质是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与我们平常说的“禀性”、“脾气”相近似...  相似文献   

8.
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讲,气质是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后天行为或活动中的表现,是一个人情绪和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持久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特点的综合。依据气质在人身上的表现,心  相似文献   

9.
<正>心理学家认为:气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又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优劣之分,但不同的岗位对气质素养的要求有所侧重,校长要根据自己的基本气质类型,主动适应岗位的要求,完善自己的气质素养,具体来说,应该特别注  相似文献   

10.
气质是人生来具备的与脾气、性情相仿的一种心理特征,是人的心理活动在动力方面的个性特点。说它是动力特征,不能错误地理解为是行为的推动力或行为动机,而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的程度等特点。一般来说,人在遇到顺境或获得成功时,总会精神振奋、情绪高涨、思维敏捷、行动速度加快;而一旦遇到不幸,就会变得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反应速度变慢。我们说的气质,不是指这种一时的情况,而是指人们在许多场合一贯表现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点。正因为如此,气质的关键就给人的行为增添了一层奇妙的色彩。  相似文献   

11.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这里的"材"也包括了学生气质的不同特点。气质指的是在人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事实证明,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态度与策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不同的。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对其进行因"气质"施教,将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心理学根据气质是人的高级神经活  相似文献   

12.
气质学说是西方管理思想体系的基础理论之一.西方理论界认为,气质主要是指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动力特点,它反映个体心理活动过程进行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及其外部表现.中国古代也有气质学说,但与西方思想体系的气质含义不同.我国古代的理学家是把气质作为与生俱来的各种习性总和来理解,其范畴界定过于宽泛,管理实践中不易操作.  相似文献   

13.
气质是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对一切行为活动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幼儿科学学习中,不同气质类型的幼儿具有不同的反应速度、内外向性、感受性、兴奋性、灵活性等气质特征,这些气质特征会影响到幼儿科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情绪体验以及科学学习的效果等.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应针对幼儿气质差异因材施教:正确理解与接受幼儿的气质差异,坚持合理的目标取向;合理预期不同探究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指导其扬长避短;针对气质差异进行合理的教育评价.  相似文献   

14.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性特征,不以人活动的动机、目的和内容为转移,影响着个体活动的一切方面。具有不同气质的人在内容完全相同的活动中显示着完全不同的动力特征。在进行苏州市“十五”规划流动课题《幼儿语言综合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中笔者发现,不同气质类型的幼儿在进行语言活动中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5.
关于气质,心理学上是指表现在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每个人都有气质,如高雅的、粗俗的、大气的、粗放的……从全国几位名师的语文课堂中不难看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同样也具有自己的气质。语文课堂气质孕育在本色之中。本色越浓,气质就越鲜活。这样的气质表现在实实在在的语意,富有睿智的新意,本色天然的实意,情思激荡的情意,恣肆汪洋的诗意,还有文字的醇厚,个性的彰显,文化的品味……  相似文献   

16.
气质是人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儿童最早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对儿童个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针对3岁儿童的气质类型,采用实验室观察的方法,得出结论:3岁儿童气质类型可分为非抑制型、抑制型和自我保护型.  相似文献   

17.
缪淮 《教学月刊》2004,(6):46-48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气质,它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指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是人的一种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气质能影响学生的智力活动的风格,气质的特点影响着智力活动的特点。这就是说,一个人的气质是形成一个人的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确对待气质类型有的放矢进行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质规律在教育中的应用问题越来越受大家重视。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同一活动中会有不同的心理反映。每一种气质类型(包括非典型类型)都同时存在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本文从四种典型气质类型入手,相应分析其有效的教育策略,提出教师对待学生的气质类型要有正确的态度,这样才能更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媒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什么是人格?朱智贤教授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人格被定义为个体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其结构为多层次的,包括:(1)能力: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2)气质: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3)性格:完成活动任  相似文献   

20.
师训文摘     
关于教师的人格什么是教师人格?教师人格也可称教师个性。这是指教师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教师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有:(1)完成教育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2)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