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乐教学中歌唱者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珊 《文化学刊》2011,(2):41-43
声乐是一门歌唱艺术,歌唱时的情感是歌唱家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体验过的情感,并使这种情感通过歌声表达出来,同时使观众也体会到这种情感。本文通过自己在声乐教学中发现的"歌唱时的情感表达和歌唱时缺少情感表达这一事实现象"来进行分析与论证,以及在教学中得来的实践经历,希望有助于在日后为热爱声乐艺术的人带来一些启示与帮助。  相似文献   

2.
《视听表演北京条约》于2020年4月28日生效,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中国城市,而且是首都北京命名的国际知识产权条约。该《条约》的目的在于保护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的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提升了对表演者权利保护的水平。我们看到该《条约》有力促进视听表演产业发展的同时,应该从法律角度思考其对广播电视传播的影响,如此才能确保广播电视传播在法律轨道上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3.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与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性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授课形式、教学方法、课程标准等方面有差异。因此,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特别是高师声乐教学要走出模仿音乐艺术院校表演专业的声乐教学模式,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建立和形成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多种技能,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教学内容丰富、课程设置多样化、授课形式大、中、小课相结合,教学方法科学化的基本教学模式,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育教学的理想规范。  相似文献   

4.
民族唱法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嗓音甜脆、宽亮为特征,行腔韵昧为特色。情、色、字腔融为一体,并伴以形体表演的一种演唱方法。民族唱法继承和吸收传统戏曲、曲艺、民族的演唱精华,借鉴并吸收美声唱法的科学内涵。民族声乐的演唱,善于表达民族气质与感情,容易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要表演好民族声乐作品,需要有多方面的知识和长期不断的练习,同时要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钢琴演奏艺术方面,钢琴伴奏对钢琴学习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课题,钢琴伴奏除了要有钢琴独奏者所具备的演奏技能、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把握曲目的水平、内在感觉完整的体现能力外,还得具备伴奏的移调能力,即兴伴奏能力,同各类表演者的合作能力,应变能上和对其它表演专业特点的熟悉了解等。  相似文献   

6.
心理活动之取向直接关系到人的行为实践能力的强弱,实践结果的成败。歌唱,特别是歌唱表演之行为亦同样受心理支配。歌唱者的心理活动,直接关系到歌唱者的实践能力表现和实践行为的成败。对学生歌唱心理的培育无疑是声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抓好这一环节,不仅可以保证声乐教学取得良好成效,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对中西方声乐教育方法进行了深入对比。中方声乐教育,深受其历史和文化影响,强调音乐与情感的结合和技术的整体性。相较之下,西方声乐教育,更注重音乐理论、技术的分段训练和系统分析。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两者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声乐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该研究以中西方声乐教学理念、唱法分类及音乐表现形式为基础,进行中西方声乐教育方法的深入对比及原因分析,旨在为声乐教育者提供新的视角,以期促进我国声乐教育方法的创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舞狮的孩子     
欢乐的锣鼓响起来了,8岁的焦展飞把一面大鼓敲得震天响,两根鼓锤在他手中上下翻飞,变出各种优美的姿势。清晰的鼓声震撼人心,令人陶醉。10岁的锣手谭展鹏一手把定铜锣,一手击锤,锣声咚咚,催人奋发。这是风光秀丽的广东肇庆地区的一次舞狮表演。表演者是曾荣获国际舞狮锦标赛季军的肇庆电  相似文献   

9.
杂技在过去几年的历史里只是跑码头、撂地摊的江湖人的一种谋生手段。随着历史的发展,杂技表演也相应有了变化,表演者从街头走向舞台,从最初单一的动作表演发展到糅合技巧、音乐、舞美为一体的表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一代代新人辈出,一批批新节目问世,一块块世界大奖牌的获得。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字媒体时代背景下,技术手段可以辅助电影演员进行人物形象创作,但演员对人物情感的生发和表达无法脱离其生活体验和个人关切。鉴于此,该研究试图探讨电影演员如何在科技理性的影响下,发挥其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物情感创作过程中坚守情感表达的人文意蕴及价值。具体而言,该研究以具代表性电影作品中的表演创作为例,剖析人物情感生发及呈现过程中的有效路径,强调演员的“本真”情感创作。最后,希望该研究能够为数字媒体时代下演员的情感创作提供借鉴,并倡导关注电影表演创作中人物情感的呈现,注重其背后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11.
澳籍华裔汉学家邝如丝,兼具女性与戏剧表演者的独特身份,厥有聊斋节译本《中国鬼怪爱情故事》。"女性"与"戏剧表演者"的译者身份引致了其聊斋英译本不同于其他译家的别样之处。以译者身份为观照点,辅以比较的视野,细察邝如丝对译本选目,异史氏评论话语,故事中的爱欲书写、人物对话以及若干情节等内容的操控及其所产生的翻译效果,藉此揭橥邝如丝聊斋节译本的鲜明特征与后续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现行的歌唱教学模式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文章就是通过对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大师沈湘先生对声乐教学的见解的理解以及本人多年的声乐学习的感受和教学实践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新型的声乐教学理念,必须打破传统的"三种唱法"的思想禁锢,立足本民族声乐艺术基础,借鉴西洋声乐艺术教学的先进经验,正确理解科学的发声机理,运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让学生自然地、优美地唱歌.  相似文献   

13.
张明敏 《文化学刊》2024,(3):201-204
语言是人类思维活动的载体,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沟通工具,以“表演式”朗诵为例,因其表现形式更具张力、呈现手段更加丰富,使得其在青少年朗诵训练中被广泛运用。本文简述了朗诵源起变迁中的“表演性”特征,基于对“表演式”朗诵的特点的分析,从内部技巧和情感体会、外部技巧和文字生发两个角度介绍了青少年“表演式”朗诵的语言呈现特征,阐述了青少年“表演式”朗诵的创作路径,包括角色认知的设立、外向化的声音展现两点内容,希望能够为丰富当代青少年有声语言表达内容、提高青少年的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4.
话剧是舞台表演艺术。它主要通过各个角色的扮演者,即演员的表演来塑造人物形象。演员的表演是根据剧本提供的材料,经过再加工后在舞台上创造所要扮演的角色形象,并通过演员的表演功夫、造诣即眼、手、身、法、步来准确地表现角色的思想、感情、性格与情操。作为一名话剧演员,特别是主要角色演员,要想充分展现自己的舞台表演艺术表象与才华不仅要熟读、吃透剧本主题,领会剧中的内涵,更主要的是深入生活,把握所演角色的时代背景,人物情感在剧目中的各个矛盾的冲突中的思想,情操的变化,才能进入角色,忘却自我而给角色一个完美鲜活的艺术形象。笔者集30多年话剧舞台表演实践,深深地感到  相似文献   

15.
歌唱艺术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人的声音为乐器,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通过把人的声音揉和到优美的旋律中,为歌唱表演者和听歌唱表演的人们实现更为崇高的精神境界。歌唱艺术的表现力决定了歌唱艺术自身的生命力和在宏扬先进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增强歌唱艺术的表现力,必须使歌唱艺术形式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使歌唱题材不断贴近群众的生活实际,实现歌唱艺术形式和歌唱内容的完美统一,真正做到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6.
戏剧是我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将演员的舞台表演作为整个艺术体现的中心内容。戏剧表演过程中,演员不仅仅是展现演技的主体,更是舞台上的主要输出,他们形成了戏剧舞台表演的规律,以及鲜明的形体特点。要保证戏剧舞台表演的完整性,就需使表演具有一定的节奏性,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演员的表演与现实场景更好地结合,提高戏剧表演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7.
陈静 《职业圈》2007,(7X):80-81
在我国现行的歌唱教学模式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文章就是通过对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大师沈湘先生对声乐教学的见解的理解以及本人多年的声乐学习的感受和教学实践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新型的声乐教学理念,必须打破传统的“三种唱法”的思想禁锢,立足本民族声乐艺术基础,借鉴西洋声乐艺术教学的先进经验,正确理解科学的发声机理,运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让学生自然地、优美地唱歌。  相似文献   

18.
鞠焕宗 《文化交流》2012,(4):1-M0002
2012年2月7日,以“青春·使命”为主题的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杭州开幕。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31个代表团在6天的时间里参加声乐、器乐、舞蹈和戏剧4个项目共172个节目的现场展演。活动期间还举办了艺术作品展览、高校艺术教育论文报告会等,图为河北省代表团的大学生在开幕式上表演。  相似文献   

19.
邵功民 《职业圈》2011,(29):160-160
歌词是声乐的载体,词情的魅力是声乐艺术魅力的基础 声乐中的文学成分体现在声乐作品的歌词上,歌声是歌词音乐形式的反应。所唱出的是带音乐的文学语言文本。这种文学语言是具有语义性的,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就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最后乐章中用人声歌唱的《欢乐颂》。  相似文献   

20.
梁慧 《文化学刊》2011,(3):50-53
对于专业声乐教学来说,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具研究性的一类为艺术歌曲作品。这类歌曲作品不同于普通的歌曲,他们一般具有一定的创作高度,在创作与演唱上更具专业水准,是声乐演唱与教学中极具艺术价值,并且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对于艺术歌曲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不但有利于演唱者对于声乐演唱技能、技巧的发展与进步,而且也会促进其自身的音乐基础知识与艺术修养的提高。在当代大量的艺术歌曲作品中,尚德义的艺术歌曲以其朴实的创作手法、浓郁的民族风格以及大胆的创新理念而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