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5 毫秒
1.
当前,为了改变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模式,各级教育部门在职业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经费建设实训中心,以增加实践课的比例,围绕实训中心开展实践教学.但在实践中,实训中心仍然存在较大缺陷:一是实训中心与企业车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没有现实生产能力,没有完备的企业管理和文化;二是师资问题难于解决,教师的职业(岗位)客观上限制了教师难以成为车间生产师傅,也难以聘请到技术精湛的师傅在学校任教;三是实训设备更新和设备配套跟不上,现代企业的生产流水线往往是由几十种设备组成,而学校很难达到这种规模.  相似文献   

2.
实训中心要建设科学、有效、严格的师资队伍,有完备的师资培养计划和项目实施措施;在实训中心的硬件建设中,仪器设备配置合理,确保实训中心的培训设备及技术水平与同期企业生产使用设备及技术水平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教师进企业实践是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时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研究》2010,(3):28-28
车间门口,十几名学生正在练习气焊切割,企业的师傅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一起指导学生实习操作。这是记者在普兰店市职业教育中心校内看到的情景。这里既是学校的实训基地,也是当地一家企业的生产车间。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7,(17):21-22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新型模式,新模式运行中存在着理论与实际操作啮合不良,学生出勤纪律难以保证,工厂工作任务繁重难以兼顾,师傅的知识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影响。基于对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本文拟提出从学校、工厂、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四方面着手解决问题的对策:一是各方准备充分;二是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阵营;三是发挥教师作用;四是强化学生意识、提高兴趣和锻炼品质。  相似文献   

6.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着企业合作主体选择难和育人成效不高双重困境,校企双方主体价值目标背离、实力企业不均衡分布、企业生产情景难以教育化改造、顶岗实习学生对"员工"身份不认同是造成合作困境的主要原因。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对职业院校在办学层次、服务重心、人力资源开发、办学条件等方面引发的改变,提出以市为单位统筹区域内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建立中高职学生有区别的企业实践制度、建立校企双向沟通的多元合作机制、变送学生去企业实习为请企业师傅来学校指导实习等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缺乏和企业、市场的紧密联系,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满足企业需求,职业教育的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本文对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研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观点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对于推动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滕济红 《成才之路》2013,(21):39-39
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不断深化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改革。针对教学的基本现状和未来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我们以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为办学理念,实现了学校与企业融合、教师与师傅融合、学生与工人融合、教学与生产融合、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融合,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网络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实训中心建设对高校信息安全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结合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司法信息安全专业实训中心的建设实践,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校企联合共建实训中心的必要性出发,提出司法信息安全实训中心设计框架、校企合作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训中心的运行模式,并总结了实训中心建设运行中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校企协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协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实施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重要举措.天津市职教师资的培养培训虽然已经取得卓越成效,但是在实践教学、培训专业覆盖面等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需要在培训教学体系设计、校企协作培训平台搭建和培训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层次改革.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校内实训中心建设构想一种全新建设模式.对现有校企合作实践模式和运作流程进行分析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基于功能建设、师资管理与培养、设备运作、培养环境和矛盾调构想汽车专业校内实训中心建设模式.与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校企合作项目实践应用表明,构想的模式既创新汽车专业校内实训中心建设模式,又符合学院、合作企业、学生多方共赢需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围绕"校企合作办学"这条主线,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进行探索.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培训"双师型"教师;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中心);共同开发专业实用教材;"订单式"培养学生.通过几年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企业师傅作为职业院校方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和企业方教学的主要承担者,其参与校企合作的行为对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基于企业师傅参与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境,通过非随机抽样方法,聚焦江苏、浙江、上海的部分企业,依据扎根理论对企业师傅的访谈文稿进行逐级编码,建构了企业师傅参与校企合作的决策行为与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企业师傅的决策行为遵循“师傅个体动因—师傅参与行为—师傅参与收益”的内在循环逻辑。同时,企业师傅决策行为受“组织动因”、“师徒互动关系”、“学生行为表现”等外在关键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为进一步推进企业师傅参与校企合作,提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应规范师傅培训体系和行为职责,加深师傅角色认知和角色认同,形成稳定的角色信念;加强学生职业规划引导和监管,建立校企沟通协调机制,构建和谐的师徒关系;建立多层级激励机制,保障师傅既得利益,增强其参与校企合作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之路,任重而道远,李克强总理曾讲到,工业升级要依靠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校企合作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其不仅提高了教育培养人才的力度,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这种"双赢"模式注定在我国发展壮大起来,为职业教育行业发展带来了一片春天。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的性质和使命决定了校企合作的必要性,然而在实践层面上,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普遍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现象,即所谓的"校企合作失灵"。作为营利性组织,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本质上是向职业院校提供合作教育服务。成本收益分析可以刻画出企业提供合作教育服务的行为特征,并构建出合作教育服务供求模型;在此基础上,可以发现企业供给合作教育服务不足的原因是正外部效应和不确定性;欲矫正校企合作失灵还需要在政府管制和财政补贴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7.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概念多年来一直是职业教育界关注的重点议题,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也始终在不断探索,但时至今日,企业参与度不高、理实一体化程度偏低等现象依旧存在。对此,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主动对接企业,校企共建产业学院,积极探索校区与厂区、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学生与准员工紧密衔接的校企融合育人模式,切实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乔莉 《学周刊C版》2010,(10):180-180
市场经济下的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强烈的经济行为、企业行为的教育模式.没有企业的参与将是一种不成功的教育模式。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企业需要、适销对路的人才。职业学校应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地方企业的优势,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改善自己的办学备件.使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切实培养学以致用的人才服务企业、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9.
德国的职业教育誉满全球;而在我国,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是较低的,主要源于观念的问题。在德国,职业教育由政府主导;在我国,在对职业教育的管理上,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力度不够。在德国企业看来,培训费用的投入就是企业的一种投资,对企业具有增值的意义;在中国,很多企业着眼于眼前的利益,不愿在职业培训上投入过多。在德国,对于专职教师的任职资格要求较严,必须经过2年以上的工厂实践;在我国,职校教师大部分没有相关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实用型技能人才和一线管理者,这样的人才应该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兼备者。齐河职专不断探索"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以下简称"双化")专业教学模式,即模糊课堂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徒弟的界限,使课堂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徒弟,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甚至统一。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推行"双化"教学的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