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先生生前在教导青年如何写作时,曾提到应从一些大作家手稿中去寻找写作经验。因为这“简直好象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是可以从其“苦心删改的痕迹”中,知道“不应该那么写”,而“应该这么写”的。鲁迅先生自然是大作家,研究其手稿,揣摩其用意,是会得到很多启发的。本文准备就《藤野先生》手稿的改动处,举例并加以说明。 一、使不确切处确切 所谓不确切,即不准确、不恰当。遇到这种情况,鲁迅先生是要修改的: (1)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是)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0 0)也还可以坐坐的。但是傍晚,有一间的(0 0 0 0)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0)地响得震天…… (2)从东京出发,不久(远)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 (3)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栈)里……  相似文献   

2.
前言一九七八年末,全国第一次科学大会召开前夕,我将多年编写的《英语单词的拼写与读音》手稿寄呈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吕叔湘先生审阅。与先生素未谋面,却得先生赞誉,认为“写得好,由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读下去,容易懂,容易记,一点也不枯燥。”并介绍于某学者,希能出版有利于教学。时过数年,杳无音讯,经多次询问,回复言手稿遗失。转告吕先生,先生也为之叹息。嘱我再写。后写出,也无出版机会,而吕先生已仙逝矣!近来常有人询问有关此事,深感仍有详尽阐明之必要,从残页中检出部分章节,改写此文。写作体例亦仿先生《中国人学英语》,以此呈献于先生灵前,纪念先生,也呈献于广大教师。  相似文献   

3.
2008年,冯夏雄先生将其父冯雪峰先生的手稿、书籍、遗物等捐赠给上海鲁迅纪念馆“朝华文库”冯雪峰专库,其中有一份未定的《鲁迅传》手稿,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4.
本文梳理了语文教育家洪宗礼先生写作教育的思想框架。分析指出.洪宗礼写作教育的内核是“立人”,他主张从探索写作教学的基本序列入手,从阅读教学中寻求支撑,紧紧抓住“引写”这一关键,始终立足教“活”写“活”的理想境界,实现写作教学的根本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5.
俄国作家契诃夫曾说:“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这句话是值得珍视的,遗憾的是这个说法还是不够具体。什么是“不好的”呢?鲁迅先生曾说:“研究大作家的手稿,看他怎样修改。”如今这句话也用到了他的身上。早在1981年,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编辑家朱正先生就出了《鲁迅手稿管窥》一书(再版名为《跟鲁迅学改文章》)。  相似文献   

6.
课本中的鲁迅作品用字解疑四川宜宾县二中周照明中学语文课本中选有不少鲁迅先生的作品。这些作品中的有些字常与一般的写法不同。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啪”写作“拍”,“像”写作“象”,“匾”写作“扁”,“桑葚”写作“桑椹”,“臃肿”写作“拥肿”。这些...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这充分说明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所以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贴近生活,从社会中广泛获取材料。叶圣陶先生还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同时又表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藤野先生》“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一句中的“是藤野先生”后面漏掉一个“在”字,正确的文字应该是:“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一九八二年出版的《鲁迅全集》,已根据鲁迅的手稿和未名社最初的版本校勘纠正了,加上了这个“在”字,  相似文献   

9.
高利克 《中文自学指导》2010,(2):70-82,F0003
1960年,高利克先生在北京大学留学期间,写下了第一篇汉学论文《茅盾先生笔名考》,并将文章送茅盾先生过目。茅盾阅后在原稿上多处批注,并在文末写了短文《关于我的笔名》予以回应。2009年秋高利克先生将这份珍贵的手稿赠予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今年恰逢该文写作五十周年,本刊征得高利克先生同意,全文首发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写作教学中引进叶圣陶先生“写作生活化”理念,对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能开拓学生的取材范围和途径,在不断积累和创新的过程中提升写作能力。围绕统编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怎样选材”专题,从关联生活和品味生活角度,对初中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展开分析和解读,创建“写作生活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介绍著名特级教师李震先生的生命化写作思想与实践,从写作知识结构化、写作指导情境化、写作过程项目化、写作结果反思化四个方面,结合教学实践阐述李震先生生命化写作思想的精髓,即“写作教学应积极促进学生生命的发展,改善学生生命的质量,提升学生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金岳霖先生》一文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慢慢走。欣赏啊”专题中。许多教师在执教该文时以“一课一得”的形式展开,把阅读和写作结合,但对文本内涵的挖掘有所欠缺。教学设计时,应着眼专题——文本的位置决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设置,立足文本——在文本的平凡处挖掘出精华与深刻意蕴,关注作者——从语言风格和写作心境开启文本阅读之门,帮助学生领悟金岳霖先生的“乐趣”“理趣”“情趣”,感受金岳霖先生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发源地──纪念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写作150周年蔡英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青年马克思的一部天才著作,在这部著作里几乎包含了所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发展的起点。有人把它称之为马克思的“思维密码库”,看作马克思...  相似文献   

14.
人的本质的揭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前提。然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在同时写作的《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和《詹姆斯·穆勒(政洽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以下简称《摘要》)中,却有两个不尽相同的定义。在《手稿》中得出的人的本质是“自由的有意的活动”的结论,在《摘要》中又说“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在以后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5.
一谈到写作,有的老师马上就想到习作例文,似乎只有习作例文才是写作训练的“范例”。叶圣陶先生早为我们指出:“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读”和“写”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许多小学语文教材,不仅能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思想教育,从写作角度来讲,还是一个个很好的写作范例或写作训练材料。关键是执教者要透彻理解教材,合理地凭借教材,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使学生从中得到补益。  相似文献   

16.
美的本源是什么?尽管美学先哲们对此做出了绚丽多姿的描述和深奥艰涩的实证,却无法究其根本。只有马克思主义美学才科学地揭示了美的本源。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指出:劳动创造了美。由此奠定了实践美学的基础。但近期见到刘大新先生的《评“人本位”的美学观》对“实践的美学观”提出质疑,并多处涉及到《手稿》的内容。笔者不揣冒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刘大新先生。  相似文献   

17.
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写作是以阅读为基础的。大文学家鲁迅先生曾说:“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要看别人的作品。”由此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了。  相似文献   

18.
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说过:“写作是基本的训练,是生活技术的训练,说是做人训练也无不可”。朱自清先生的话告诉我们做“文”与做“人”的关系。写作教学在教学生写文章的同时,也应引导学生怎样做人:提高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和认识能力,掌握正确的观点和方法,陶冶道德情操和培养创造精神。因此,写作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近三十年的作文教学,使我深深认识到这一点。怎样在写作教学中体现健康的人格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的生活,写作固然要伏在桌子上,写作材料却不能够单单从伏在桌子上取得。”这是告诉我们,要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生活如长河,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但我们不能“拉到网里都是鱼”。我们要凭借一双慧眼,在这条长河里寻觅真实新颖、生动典型、颇有意味的特色素材,更好地满足写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就是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从写作的角度来看更是如此,写作的目的应为生活服务,写作内容应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新课标”有关作文方面在实施建议中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