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范鹏 《华章》2013,(32)
我国是粮食生产与消费大国,保障粮食安全是中国农业政策的头等大事,本文归纳了我国粮食生产现状与粮食安全争论,分析了我国未来粮食供需形势与挑战,总结了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粮食供需始终处于较紧张的平衡状态。本文研究了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了我国的水土资源状况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以及粮食生产存在的机遇,并提出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粮食安全是一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我国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我国粮食安全所处的国内外背景较为复杂,使得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全球气候变化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大,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体现就是更大程度的、不寻常的全球变暖,这将对中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依据这些年的发展实践,气候变化尤其是极端灾害性气候的增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负面为主。必须适应气候变化,主动应对气候变化,切实保护耕地,转变粮食生产模式,适时改变粮食政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在开放的条件下,粮食贸易已然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加上中国大体上是粮食进口国,因而进口贸易在确保粮食安全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进口安全自然成为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中国粮食的进口依赖程度、进口对于国内粮食市场的影响以及进口的可得性和禁运风险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中国粮食总体进口安全状况良好,进口的依赖程度较低,进口对于国内粮食市场的影响并不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均粮食消耗正处于消费结构快速转换和消费水平快速增长时期,随人口快速增长,人均耗粮和粮食需求在增大。粮食安全始终关系到中国社会的稳定,当然培育稳健优质的粮食生产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就河南省农田粮食生产现状、态势及存在问题,对粮食产量稳定性评价及主导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河南省区域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研究,为河南省粮食生产政策制定以及区域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期粮食生产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近期(1996-2003)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中国的粮食安全重新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分析我国近期耕地资源变化格局的基础上,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探讨了耕地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包括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的年际变化率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期中国粮食总产减少最直接的原因是粮食播种面积的下降,而粮食播种面积的下降一方面与耕地面积的下降有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等农业政策实施的结果,并由此提出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未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保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粮食的有效供给,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根据粮食生产现实生产能力、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变化,预测全国及各省份耕地资源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从宏观角度对粮食需求与粮食生产能力进行平衡分析,认为:如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取低方案(56483.54万吨),按400公斤、420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标准,得到粮食安全状况两个方案:取400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全国粮食自给率为98.47%;取420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自给率为93.87%。这说明,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如果能从数量和质量上实现本研究最低评估方案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区域间协调,中国未来能基本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
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在任何情况下,粮食安全都处于极端重要的位置。完善粮食流通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本文介绍了粮食储备的含义及我国的粮食储备格局,分析了健全粮食储备的意义及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指出了当前我国粮食储备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粮食安全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基石。基于31个省级行政区2015—2019年的面板数据(数据未含香港、澳门、台湾),实证检验了居民粮食消费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效应。在一定限度内,粮食消费对粮食安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饮食文化差异在粮食消费与粮食安全中起调节作用,增强了粮食消费与粮食安全的正向关系;为保障粮食安全,应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与制度变革,合理利用国际市场;积极推进节粮减损工作,提升全社会节粮理念;引导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转变,完善食物消费可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中国粮食自给率水平与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粮食自给率水平的高低 ,不仅关系到国内粮食的生产与消费 ,农业的发展方向 ,而且对世界粮食市场的稳定和繁荣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 ,关于中国究竟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国际粮食贸易就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经对中国粮食自给率所涉及的若干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 ,中国粮食自给率的合理阈限以 85 %~ 90 %为宜。这一自给率水平下既不会威胁到中国的粮食安全 ,又不会造成外汇的短缺 ,还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2.
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国家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同时还是确保国家安全的战略举措.本文在综合考虑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因素基础上,从粮食供给和粮食消费两个角度,提出了粮食产量变化率和粮食安全指数两个模型,以此来判断衡量一个区域的粮食安全状况.利用该框架体系,对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估.建立区域粮食安全预警系统,进行粮食安全信息进行预警预报,对各级部门的政策制定,确保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湖南宁乡县粮食生产及储备现状分析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隐患,并提出积极构建私营网络、加强粮食市场监管力度、完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以及严格实施耕地保护制度等政策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粮食生产自2003年以来取得十年连续增产的佳绩,但国家粮食安全压力不减反增。主因是中国粮食增产的面积贡献率32%难以维继,实现粮食全面增产已不现实。中央及时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和"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战略目标,谷物和口粮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项,进口谷物成为必选项,这就需要关注世界粮食。基于世界国别和三大谷物生产的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小麦和玉米增产潜力分布在57个国家、53个国家和92个低产能国家(地区),增产潜力很大。全球化加快发展扩大了国际粮食市场规模,粮食国际贸易率随之提高。相对于小麦和玉米,大米市场扩容、贸易率提高和价格降低,有利于扩大进口,但国际大米市场只有小麦市场的26%和玉米市场的36%,是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需要格外加以重视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民以食为天,中国7%的耕地养活22%人口,粮食安全令全球瞩目.97年爆发的世界范围内粮食危机,布朗命题引起学术界和政治界的关注乃至震惊.如今应站在一个更高的立足点上,客观评价我国农业企业,为科学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梳理经验.课题通过spss,excel软件对市场问卷调查及分析,同时将调节粮食生产的有效手段进行调研和分析.通过分析我们最后将研究当中国真正出现粮食危机之后该如何解决,如何利用资源来进行我国农业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相似文献   

16.
苏丽 《华章》2013,(23)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所以吉林省的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不仅关系到吉林省自身的发展,还影响到了国家的粮食安全,本文从水资源、耕地资源和农用科技三个方面探讨了农业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家粮食安全隐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粮食安全成本的持续增加所导致的财政负担越来越重。为了以合理的成本保障粮食安全,应实施粮食安全战略成本管理,粮食安全战略成本管理具有管理空间的开放性、管理对象的全面性、管理方式的动态性、获取信息的多元化等特征。优化中国粮食安全价值链的主要途径是:对现行粮食安全价值链进行资源整合,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综合流通能力建设,进一步降低历史形成的体制性成本,适度增加粮食进口。  相似文献   

18.
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之根本。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我国的粮食安全的保障长期倚重于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矫正这种传统的进路。制度是人类行为的起点与结果,它的普遍性、稳定性及权威性的品格能为社会提供稳定的预期,这正是粮食生产所最为期待的,而粮食生产是粮食安全的基础。鉴此,法律制度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手段。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人口增长、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也日益突出,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受传统的倚重政策、行政力量保障粮食安全路径的影响,粮食安全法律保障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必须建立健全我国的粮食安全法律制度。即提高认识,树立法律保障粮食安全理念;加强立法,构建完善的粮食安全法律规范体系;健全制度,完善相关粮食安全法律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78—2015年中国粮食虚拟土地资源进口的面板数据构建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从事粮食生产的从业人数越多,中国粮食虚拟土地资源进口越少;粮食单产水平越高,中国粮食虚拟土地资源进口量越低;国内粮食价格上涨对粮食虚拟土地资源进口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市场化政策、加入WTO政策以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粮食虚拟土地资源进口的影响不显著。基于此,应当坚持"立足国内供给,适度进口调剂"的方针来指导我国粮食虚拟土地资源进口战略制定,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打破单一的粮食贸易结构,实施粮食贸易品种多元化战略,促进粮食进出口良性发展;二是利用其他耕地丰富的国家为我国进行粮食生产,降低对国际粮食供应的依赖,缓解我国耕地资源短缺;三是根据粮食虚拟土地进口的启示,实现我国境内粮食虚拟土地的异地调动,既能保障粮食安全,又能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