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连云港市工业化仅处于钱纳里划分的工业化阶段中的工业化初期阶段。总体来看,连云港市的工业化水平不仅与全省平均水平有很大差距,在苏北地区中也是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工业化初期阶段特征明显。对于工业化水平落后的连云港市来说,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带动该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一般而言工业化是一国或地区从落后走向现代化所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总体上看,苏北地区工业化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带动苏北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优化提升苏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加快苏北工业化进程,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三次产业间的结构优化,二是三次产业内部的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3.
产业区域转移的速度和规模越来越大是近年来长三角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新现象和新趋势。这种现象在苏南和苏北地区之间表现的最为明显。通过调研发现,苏南苏北地区产业转移加速了苏北地区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促进了苏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但是产业转移过程中也存在苏北地区专业人才缺乏、思想观念落后、苏南地区对产业转移推力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加快改革步伐,推动体制改革,加大政策法规建设力度,发展服务业与提高地区服务水平,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进一步促进长三角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4.
地处江苏省北部的徐州、连云港、淮阴、宿迁等地被称为苏北地区.苏北地区由于自然的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教育落后、人才匮乏,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较低,徘徊在粗放型和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怪圈,与苏南相比,经济发展比较缓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快发展苏北和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笔者认为,当前,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转移到依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上来.这是加快苏北经济发展的根本,也是苏北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富东镇不过是苏北地区很平常的一个小镇。这个只有35000人的小镇,以桑园、棉花种植为主,工业化程度并不是很高。农闲时,经常可以看到老人们聚在一起聊家常:农忙时,青杜年使如候鸟般从苏南、  相似文献   

6.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工业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达与落后的重要标志.永州市要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向农村、农业和农民,走农业工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7.
"徐州是苏北最重要的大市,900多万人口,2007年GDP是1700个亿,在苏北还算是龙头,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然,比起苏中、苏南,经济还相对落后,有较大差距.徐州与南京、郑州、济南各有300多公里,是一个淮海经济区域,但是处于东部沿海的低谷地区.  相似文献   

8.
徐州师范大学前身是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始建于无锡市的江苏师范专科学校。为了优化江苏省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改变苏北地区教育落后的局面,1958年学校北迁徐州,1959年与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徐州师范学院,当年起招收本科生,是当时苏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高校。20世纪60年代初期,全国高校布局调整,周恩来总理指示:"徐州地区地域辽阔,要有大学".学校因此得以保留。从此,学校扎根苏北,艰苦创业,逐步发展。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  相似文献   

9.
苏北地区要从本地特点出发,借鉴苏南经验,利用自身的地理和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有自己特色的产品群,加速工业化进程,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重点突破,实现苏南、苏北共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对苏北地区工程造价管理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苏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状况和趋势,并分析了苏北地区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1.
构建都市区是我国大城市在高速发展背景下城市空间增长与演进的必然趋势。南通地处江苏省沿江沿海经济发展轴交汇处,作为“承接苏南、带动苏中、苏北”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以及上海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之一,是江苏省实施海上苏东战略的重要城市。但目前南通市区的发展还存有规模过小、空间短缺的问题,因此建立南通都市区,制订统一协调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十分必要。南通市都市区的空间发展战略既要考虑都市区整体发展的要求,又要考虑各空间单元的发展要求,还要考虑城市和乡村两种不同类型空间的协调发展,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和空间尺度研究与制定。  相似文献   

12.
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动态地分析了江苏省"十一五"期间的经济运行状况。结果表明,江苏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以往的惯性增长,产业结构和区位条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偏低,江苏各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区位条件并没有持续的改善,苏南的产业结构和区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大于苏中、苏北地区,要想江苏经济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转变经济发展观念、放缓增长速度、调整产业结构、南北联动发展、苏南区位优势再造、苏中、苏北区位优势跟进。  相似文献   

13.
论优化苏北经济结构与实现江苏区域共同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量统计数据表明,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呈现苏南苏北差距继续扩大的状况,造成这一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是经济发展中存在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而扩散效应大大滞后和小于集聚效应。实现江苏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就必须发展苏北、优化苏北经济结构,具体对策和途径有:所有制结构以非公有制为主,产业结构调整从提高产业结构聚合质量着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内力与外力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日益进步,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苏北高校由于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人力资源的竞争上处于劣势,如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吸引和留住人才,建设一支优秀的高校师资队伍,对苏北高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苏北高校服务苏北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苏北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可以得知,苏北地区陷入了教育与经济均不发达的不良循环之中。苏北地区要突破教育与经济均不发达的不良循环,必须适度超前发展高等教育;苏北高校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切实履行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职能,从而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苏北高校人才流失对高校办学成本、工作绩效、教师士气、高校形象等方面都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如何留住人才,防范人才流失事关苏北高校的长远发展,对提高苏北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理论分析和访谈相结合来分析人文环境、高校管理体制、职业选择、发展机会和社会需求等因素对苏北人才流失的影响,进而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和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投入不足,非均衡化发展,结构不合理是苏北地区教育发展中的三个顽症。它的形成既有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原因,也是教育发展战略选择不当所致。实现教育事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对于苏北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除了加大投入以外,还必须实施促进区域均衡、优化教育结构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将缓解该地区的能源供需矛盾,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仍需要通过港口输入大量能源、大幅度增加发电装机容量。从战略上考虑,很有必要在江苏沿海选择一个条件优越的港口城市,建立江苏能源输入和转运基地,如东县应是首选。如东洋口港可建设成为江苏省新型能源基地。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研究第十届全运会的顺利召开对江苏北部城市群众体育开展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十运会对苏北地区的群众体育开展起到到了积极带动作用。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全运会分散办赛模式、省专业队市管等。提出充分开发十运会比赛场馆为群众体育服务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的重大水利工程,南阳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工程的建设将对南阳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状况产生深远影响.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南阳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