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读悟空     
“相信同学们假期里郡看了《西游记》,本期开学,我们就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开始说起吧。”  相似文献   

2.
在《西游记》中,最为古灵精怪的是那些妖精喽啰们。虽然着墨不多,但往往在其中穿插打诨,寥寥几笔之间,形象异常生动。小妖们的形象大多天真活泼,跑跑腿巡巡山,或是负责烧水准备蒸唐僧和猪八戒。孙悟空一上门叫战肯定就是跑进去着急地喊“大王,祸事了,祸事了”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第一任老师须菩提祖师的确称得上是因材施教的楷模。 孙悟空是在一次听须菩提讲道时手舞足蹈而引起祖师注意的。祖师问悟空想学什么道,并对这个门那个门作了详细解释。孙悟空因为一门心思想长生不老,对这些道那些道一一拒绝。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西游记》前七回中“反”字的分析和孙悟空被动性的揭示以及“反叛”说证据的审视,并从作者的态度出发,挖掘出孙悟空更为真实的一面,一个任性的妖魔。  相似文献   

5.
2月10日 人们都知道《西游记》中孙悟空会七十二变的本领,神通广大,好像没有他做不到的事情。假如我也有他一身的功夫,我一定会做一件我最想做的事情——克隆一个地球。[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你看过《西游记》吗?里面有一段孙悟空大战牛魔王的故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颜翔 《文教资料》2010,(11):8-11
《西游记》是我国十六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范本,在一定程度上是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本文旨在论述这部长篇小说如何通过孙悟空的英雄史.塑造了这位“齐天大圣”敢于斗争、追求自由与进取精神的艺术形象:但同时文章又揭示了孙悟空那种英雄主义的转变.是如何由天生地长、无所畏惧之石猴最终修炼成佛的,是如何推进矛盾关系中冲突双方的主体性质的演变.从而实现主题思想的必然转换,即由孙悟空与神权体制的斗争过渡到自由向秩序的皈依:这种转换又是如何从“取经”这个恢宏的背景上。深刻揭示孙悟空形象的精神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孙悟空是这一人物形象深受中外人民的喜爱,特别为少年儿童所认同。发展孙悟空形象的内涵,可启发诱导少儿从孙悟空身上领悟宝贵的品德,在寓教于你中树立儿童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唐僧形象的意识活动因子和心灵的幻影,孙悟空的性格发展过程也就是唐僧苦心修炼取经成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是一部涉及宗教题材的小说,对它的研究应该考虑到佛道观念的影响。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孙悟空,这也就决定了小说结构围绕他而展开,孙悟空的故事就是一个道家的“谪世”故事。整部小说的结构就是一个描写孙悟空“谪世”前后故事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1.
《西游记》中孙悟空从整体上来看是一个不好色欲的人物形象,但在许多细节上却表现出若干"近色"的一面。这一特征与小说的成书过程有一定关系,孙悟空的色欲表现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游戏"与"色猴"文献影响,还与晚明个性解放思潮和"好色"之风有一定关联,也是小说喜剧艺术与游戏笔墨的表现方式。孙悟空是一个被"文化阉割"的人物形象,其不好女色的特征是出于小说整体构思与艺术追求的需要,其色欲意识是其原型人物累积演化后遗留的文化痕迹,也是一种无关大体的"科诨"行为,因而并不影响其整体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2.
在《西游记》中,任凭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但仍被法力无边的如来佛牢牢地掌握在手掌心里.我们多么希望拥有如来佛一样的“手掌”,以控制事物的发展变化,应对千变万化的试题.  相似文献   

13.
儿时就喜欢看《西游记》,但那时是感性的看,看孙悟空大闹天宫,看孙悟空降妖伏魔.看的纯粹是热闹。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二郎神形象在民间的演化情况,分析了他在《西游记》中的特点,指出《西游记》中的二郎神形象是在前代英雄传说基础上优化整合而成的。认为他在作品中虽然只是一个配角,却与众多神魔形象迥然不同,其高傲而又嫉恶如仇的个性、超群的本领、浓烈的侠气都与孙悟空有诸多相似之处,与孙悟空一样承载着作者的理想,而且对孙悟空形象也起到了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史超 《教书育人》2008,(7):24-24
在《西游记》中泡大的儿子有一天突然问我:“孙悟空一个筋斗就把经取回来了,为什么非得让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那个观音更怪,她挥挥手就把妖怪都收伏了,却让悟空、八戒、沙僧与妖怪拼死拼活,自己躲到南海享清福?”  相似文献   

16.
孙悟空作为《西游记》整个故事中最具光彩的艺术形象,数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孙悟空集神性、兽性、人性于一身,在他神、兽、人三性合一的形象架构中,人性与神性的结合形成了他强烈的好名意识和勇于反抗的本质性格;人性与兽性的结合形成了他诙谐、乐观的性格。  相似文献   

17.
一、《西游记》和《红楼梦》中都写到两块顽石,《红楼梦》是从《西游记》的描写中演化出来的。曹雪芹把孙悟空的血液大量注入到贾宝玉 血管里去。孙悟空和贾宝玉在强或弱之点上 ,基本是相似的。他们反抗、斗争,有似石头;他们又一齐归于佛,在宗教的 牢宠下无能为力。吴承恩和曹雪芹都是石头的歌颂,孙悟空和贾宝玉的被塑造,便是明证。二、《西游记》写到的人间国度及地方行政区域凡十余,大都是吴承恩凭空结撰的。似西梁女国、车迟国据平话《西游记》、杂剧《西游记》的孙悟空故事主要有:1、孙悟空有儿有女;2、孙悟空的金箍棒系得自南海龙王敖钦处,名“如意棍”;3、孙悟空一个筋斗打八万四千里。四、《西游记》以邵雍象数学宇宙发生论开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消解,在后现代文学这一大环境下支解并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文学样式,其中发展最快、影响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即数网络文学.而作为网络文学较早的开拓者,<悟空传>通过对经典名著<西游记>的戏仿,运用诸多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手法.借助网络媒体.增强了文章的娱乐性,扩大了读者的阅读视野,为后来的网络文学解构和颠覆经典作品起了先锋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悟空形象具有独特思想内涵:孙悟空是一个并非“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自然人,为了赋予生命以意义,确证主体存在的伟大,自然人必须变成社会人,必须在社会网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点,必须获得他人的尊重与社会的承认,在这方面,孙悟空作了不懈的努力;同时,孙悟空形象的思想内蕴也带来给我们一些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从孙悟空影象入手,分析了《西游记》在对孙悟空形象的超我性塑造中,对人类寻求解放问题的理性思考,即人需要解放自身,摆脱各种束缚与最终,达到自由;但又不可放纵人性,要有一定的规范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