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如何扩展当代学的研究视野,寻找当代学研究新的学术生长点,为目前许多研究所关注,为此,本刊编发一组章,拟从大学中学科的设置与当代学发展资源的关系的角度入手,对此话题的探讨作出一个新的尝试。所选三篇章都各从自己的角度谈出了颇有见地的看法,我们相信对这个话题还可以做许多更有益的讨论,希望能引起学界同仁的关注和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从1959年开始,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发展已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对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学术建构的历史进行回顾,总结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建设成就,这对于该学科今后的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虽然“学科”一词本身就具有“课程”的含义,民国时期的大学新文学课程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源头,本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正式成立后和课程又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是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研究却忽略了课程这一重要环节。现当代文学课程在目前又遭遇到边缘化、相对滞后于学术研究、人文性质不足等许多问题,因此亟待学界加以重视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按照学科分类,中国现当代文学属于“二级学科”。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是这个二级学科里面的两个不同方向,其学科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时间限度(发生学)问题;二是学科的经典指认;三是学科话语等。目的不仅在于寻找二者之间的不同,而且在于探讨其学科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5.
从大学中文学科的影响视角讨论当代文学发展的资源,是一个非常新颖的话题。吴秀明先生对大学中文系和当代文学关系进行的梳理,其实就是为了说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现代大学中文系建立之初就与当时的“当代文学”,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现代文学,关系非同一般;大学中文学科的设置事实上已经成为当代文学发展的另一种资源。的确,不仅当时北大、清华这样的大学中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慕课的生成,为教育领域带来改革契机。将慕课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其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模式起到一个变革性作用,创新教师教学方法,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对此,本文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慕课背景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创新形式,提出慕课背景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7.
将学科德育定义为"加法式"的学科德育或"专门化"的学科德育,在逻辑和实践上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科当中天然内含着德育,或者说德育是学科的内在属性,这种理解更能够体现学科德育这一概念的实质。学科德育中的"学科"和"德育"是一体的,二者统一于教育本身是一种价值实践活动这一规定性。学科德育中的德育更多是作为学科教学中自然流淌出来的育人效果,并不是对学科教学目标的僭越。学科德育主要有直接德育、间接德育和隐性德育三种主要形态。学科德育归根结底是要求学科教学回归教育的原点,即使人向善。学科德育就是确保每一个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体现自身的教育属性。  相似文献   

8.
在探索中走向成熟——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研究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征,对研究者提出了特殊的知识、理论、研究策略方面的要求以及相应的基本原则,为研究者提供了无穷尽的问题,并要求研究者运用恰当的方法、论证、分析、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现代性”在1990年代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方法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之后,打破了上述局限,对推进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深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然而,在论及现代性时,必须注意几个问题。如对“现代性”概念的把握、在文学与史料建设的互动关系中体现现代性、注重文学本身的审美性等等。在明确以上问题的基础上使用这一理论,才能更好的促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0.
老年教育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与交叉学科,学科构建完成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但现在就需要启动这一构建工程。因为探索性的实践必须转变为自觉性的实践,众多的争论需要经过学术研究来存异求同,丰富的经验需要经过学科构建来总结和提升。经过25年的实践和建设,我国在“内在建制”和“外在建制”两方面都具备了启动构建活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论当代文学日常叙事缺席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文学这一宏大的特殊历史时期里,日常生活因其个体性、私人性而变得相对无价值无意义,日常生活在文学中亦被人为地掩盖、改写甚至剔除,这样书写的结果是,最终导致以日常生活为叙事对象的文学在当代的缺席。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一是《讲话》隐含的对于题材等级性的划分;二是日常生活强烈的个体性所隐含的现代焦虑;三是日常叙事在经典现实主义看来缺乏典型性、倾向性而有自然主义的嫌疑。  相似文献   

12.
丽水当代文学经历了60年发展历程,虽不显得辉煌,但也呈现出许多亮色,成就可圈可点。以标志性的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代表大会为界,丽水当代文学的发展也经历了明显的发展变化过程。阙迪伟对浙西农村现实生活的高贵书写,何丽萍城市小说的诗化品格,夏季风文学创作的南派风格,叶丽隽诗坛升起的一颗“新星”……组成了丽水文学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3.
文章梳理了《诗经》对当代文学评论、诗歌、小说创作的多方面影响,从而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古典文学对当代文学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诗歌、小说、散文、文论中体现出《楚辞》的深刻影响。研究《楚辞》对当代文学的影响,是研究当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承传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文学是现代女性书写中极富意义的组成部分,其影响甚至延续到了当代。中国现代女性作家的书写情形虽然复杂,但总体来讲,还是有其清晰的精神路向。本文主要从家的突破与女性角色的新变、时代洪流与女性的面影、苦难的沉思与自我的审视等几个方面对中国现代文学中女性书写的精神路向作一些梳理。  相似文献   

16.
当代重庆文学合法化身份的取得是在直辖以后,而空间的地域性与作家身份的地域性是认识和研究当代重庆文学的重要前提。当代重庆文学迫切需要全国性的认同。这种全国性认同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学术的全国性认同和受众的全国性认同。本文认为,当代重庆文学要能在中国文学的版图中凸现出全国性的所指,主要有四种方法:第一,地域性体验的全国性认同;第二,进入全国性的传播体制;第三,加强学术评价与文学创作的良性循环;第四,制造新的学术话语。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的大多数文学史著作中,如王庆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王嘉良、颜敏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和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男性作家创造出的女性形象占了文学史的半壁江山,而女性作家及其作品所占文学史的篇幅却是少之又少,这是一种偶然,还是必然?八九十年代女性作家群的异军突起,但也只是分得了文学史中边缘的一席之地。男性学者视野的局限性及其市场时代社会环境的影响导致了这种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当前,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是各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和交错,建立社会科学和自然、技术科学的专科目录,以揭示和报导某一专门学科的图书文献的内容、种类和特点,把专科目录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并进而指导专科目录实践,使之服务于读书治学和科学研究。建立和健全中国现代文学文献书目体系,也正是出于这一目的之需要。  相似文献   

19.
当代戏剧文学衰微的主要表现有:题材单一、内容浅薄;思想庸俗化,缺乏优秀艺术作品应有的对社会、人生和人性的批判精神;无艺术创新能力,作品缺乏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先锋精神;文学在戏剧艺术诸要素中处于附庸地位。  相似文献   

20.
城墙是我们民族一直传承的文化及生活的固有韵味。审视老舍、林语堂、沈从文、废名、朱自清等现代作家笔下的城墙,不论作者把城墙看作东方古韵、历史沧桑的源泉,还是看作稳定、封闭、衰落、腐朽的结合体,都反映了作者从现代视野对于古老城墙所承载的传统生活及价值体系的态度。他们描写城墙时运用的感觉、体验、观念、话语修辞等,让人玩味再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