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现状1.教师对教育报刊的价值认识到位,对教育报刊有阅读愿望,阅读行为不令人满意。从调查情况看,现在农村小学教师(以下简称“教师”)都明白阅读教育报刊的重要性,在回答“您认为有阅读教育报刊的必要吗?”时,有90%的教师认为“非常有必要”,8%的教师认为“有必要”,仅2%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在回答“您愿意阅读教育报刊吗?”这个问题时,也得到了比较令人欣慰的回答,80%的教师表示“非常愿意”。在回答“您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时,有60%的教师回答是“查找资料”,37%的教师是为了“自我研修”。有99%的教师认为,阅读教育报刊“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提升了自己,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这说明教师对教育报刊的价值还是认可的。但是,教师阅读教育报刊的现状却不令人乐观,主要表现在教师阅读愿望与实际阅读行动的严重脱节,即教师们十分清楚阅读教育报刊的重要性,仅仅满足于在口头上说想阅读、愿意阅读,阅读行为不令人满意。从我们的调查数据来看,坚持“经常阅读”的教师比例仅为9%,38%的教师“偶尔阅读”,53%的教师“从不阅读”,远远没有形成阅读氛围。2.教师阅读教育报刊所用时间太少,阅读质量不高。表一教师阅读教育报刊所用时间统...  相似文献   

2.
郑丽辉 《福建教育》2005,(7A):13-13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课改已经三年,一个学习化的校园正在形成。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浓郁的“书香”里,我不断成长。阅读,成为我成长的源泉。“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还应是源源不断的江河。”只有具备渊博的学识,教师才能以自己的儒雅、神韵、气质、魅力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学校为鼓励教师阅读,开辟了“教师阅读通道”:订阅各种教育报刊,  相似文献   

3.
一、研究目的: 我国幼教界很早就开始关注早期阅读问题,但针对教师早期阅读观念的研究却很少.我们认为,教师对早期阅读的认识非常重要,它不仅指导着教师教育实践的方式、方法,而且影响着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效果.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深入了解幼儿园教师对早期阅读的认识,以便科学地开展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对早期教育更注重,家长们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进行早期智力开发,参加各项培训活动,但是对早期阅读培养还不够了解。所以,笔者认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有必要系统了解有关“早期阅读”知识。  相似文献   

5.
阅读课教学历来都被广大教师认为是教育的难点。因为阅读课教学教师不能讲得太多,否则就上成了讲读课。教师不讲,学生又学不好,做成“夹生饭”。对此,我采取了阅读训练“三部曲”的训练方法,学生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教师要多读书。”这个观点已越来越为大家所重视,很多学校都安排了固定的教师读书时间,要求教师阅读相应的专业报刊与论著.教师的发展确实离不开读书,至于读什么书,大家一致认为应该是专业书籍.作为老师.专业是我们的根。把根留住,因此,我们重视阅读教学类的报刊,教学类的理论书籍,这无可厚非。但是光有这些“此岸”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7.
曹璟 《江苏教育》2004,(12B):9-9,24
2001年,我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题为“你最爱读的教育杂志?”的问卷调查,有87%教师填写了《江苏教育》。从此,我校就开始每个都为教师们集体订阅《江苏教育》——使《江苏教育》人手一册,并采用自修研读,批注阅读以及集体研讨形式,学习,使用《江苏教育》。  相似文献   

8.
新教育实验“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段阅读研究,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为每一位儿童寻找到此时此刻最适合他的书”。在接下来做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项目(以日常教育教学为核心的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俗称“三专”项目)中,专业阅读的目标也是“为每一位教师寻找此时此刻最适合他的书”。  相似文献   

9.
关东 《教书育人》2006,(3):23-23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围绕这一理念,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将发生很大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教师的阅读意识和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笔者作为一名从事数学教学的一线教师,试图结合自身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新课程对教师阅读内容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师成为研究者是当前课程改革走向深入的客观要求,然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尽管有85.5%的教师认为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是必要的,但只有23.5%的教师认为是可行的,有56.5%的认为实施是困难的。20%的则认为是行不通的。因此,在轰轰烈烈的校本教研热潮中。许多中小学教师怨声载道,消极对待甚至拒斥教学研究。可见。教师角色转换之路并不平坦。本文基于对一线教师的调研。对于中小学教师成为研究者是“不能”还是“不为”。谈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幼儿早期阅读越来越受到学前教育界的关注 ,教师对幼儿早期阅读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在一次关于“婴幼儿早期阅读”的教师问卷调查中 ,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对幼儿阅读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仅有 5 .9%的教师认为孩子喜欢阅读 ,能够阅读 ;有一部分教师则认为孩子不识字 ,不懂得阅读 ,他们只是翻着看图画而已……然而 ,通过对幼儿的调查 ,我们却发现 ,有 88.9%的孩子喜欢阅读 ,并且有 5 5 .8%的孩子是在 3岁以前就开始了阅读活动 ,他们每次阅读的时间 ,均保持在 30分钟左右。面对幼儿强烈的阅读欲望、浓厚的阅读兴趣和巨大的阅读潜力 ,幼儿教师…  相似文献   

12.
秦平 《湖南教育》2007,(11):20-21
“高中书册阅读教学实验与研究”是由湖南省教科所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已于2006年结题。它已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几年,在众多的教师和学生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认为书册阅读势在必行,书册阅读有助于课文教学。但还有一些教师和学生却有不同的看法,以下是两种最突出的观点,我觉得有必要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13.
1.认识不尽统一。农村中小学领导、教师对图书的认识有很大的差异,33.4%的校长认为:图书建设方面没有必要,教育质量才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考察教学质量,明显是对教材的考核,课外知识又不列入考试内容;56%的校长认为:从培养人的长远发展看,学校图书是相当重要的,但学校资金困难,没有经费来源,只能望书兴叹。教师中有89%的人认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没有时间和精力阅读课外书籍。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与阅读都有对话,“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从所要达到的目的看,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即阅读教学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的,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和空间内,完成必要而合理的教学预设目标。而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社会价值取向日趋物质化的时代,如何让青年教师树立教育理想,成就教育智慧呢?我们认为应该是阅读,如果缺少阅读,对一个教师的成长无疑是釜底抽薪:文化素养的缺乏会造成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匮乏。余秋雨认为阅读的最大理由就是想要摆脱平庸。阅读,使人聪慧;阅读,使人明理;阅读,使人站得高,看得远;阅读,使人的见解和视野更加开阔;阅读,使繁重的事情有快乐;阅读,使细小的事情,有智慧,使教师的心灵充满阳光,人人树立笑对人生的境遇观,人人成为“阳光老师”。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多元化,除了教材和教师外,学生还应该积极利用现代化工业带来的科技和包括报刊在内的媒体。在报刊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加强报刊阅读技能训练,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以充分发挥报刊阅读教学对学生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林流英 《江苏教育》2023,(10):82-83
<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止。江苏省淮安市长江东路小学(以下简称“长小”)在“尚美立人”教师团队建设过程中,积极倡导教师“读好书、好读书”,满园书香使教师的精神不断拔节,“腹有诗书、书香盈袖”的教师阅读团队成为长小的一道亮丽风景。点购:播下阅读的种子每个月的1号,郑小琴校长的办公室里异常热闹。“郑校长,我这个月想读汤勇的《教育的第三只眼睛》。”“郑校长,我这个月想读李镇西的《幸福比优秀更重要》。”…………郑校长一边记录,一边开心地说:“好,买,都买。”  相似文献   

18.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语言学习目标之一,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有重要影响。大量对阅读困难学生的研究认为,影响学生阅读效果的因素有: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前教师的活动、阅读期间和阅读后教师的活动、学生的阅读行为、同伴的影响和家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何政生 《中学文科》2007,(11):19-20
“量少质低”、“一浅二俗”,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对目前中学生阅读状况的普遍担忧。“量少”,即阅读数量少,对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阅读量较少完成,就更不必说大量课外阅读了;“质低”,即一浅二俗——内容浅、档次低,少有如饥似渴的阅读那些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世界读书日”开始使书香在全球弥漫时,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提供的数据却显示中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国民的阅读率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比2003年再次下降3%,比1999年则下降了11.7%。在这种阅读状态下,职业学校因过于注重实践和操作,认为教师会操作比掌握教学理论更重要,教师的专业素养阅读几乎处在缺失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