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的意义是固定的,这些意象有着丰富特殊的文化内涵,它已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了,而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古人常用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对这些惯用意象的特殊意义,我们必须了解,这对于拓展思维度,正确解读诗意,把握诗情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古典诗词中常出现一些乐曲名称,如“折杨柳”、“梅花落”等,而这些乐曲又往往有特定的含义、情感或寓意,且对全诗的整体意象或情感表达有直接的作用。因此,鉴赏古典诗词时,就一定要注意这些乐曲并把握寓意。  相似文献   

4.
古典诗词中常出现一些乐曲名称,如"折杨柳"、"梅花落"等,而这些乐曲又往往有特定的含义、情感或寓意,且对全诗的整体意象或情感表达有直接的作用。因此,鉴赏古典诗词时,就一定要注意这些乐曲并把握寓意。  相似文献   

5.
陆明华 《课外阅读》2006,(10):31-31
成都望江楼有副上联: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百余年来竟无人能对。1964年,一工厂在望江楼举办赛诗会。有一青年工人突然来了灵感,对出了下联: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若不计较平仄要求,对得也算是巧妙了。触景生情,完成旧对。朱元璋当牧童时常到学堂去听课,特喜欢老师教学生对对子,时间久了,老师也喜欢上这个放牛郎了。老师临死前交了一副上联给朱元璋说:这个上联我写了十多年了,下联总对不上。你想想看,能不能给我对上。这上联是“:三土考老者。”老师死后,朱元璋也好久未对上。后来,朱元璋当上皇帝,在一次寿宴上见…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流水”是诗人经常借用的一种意象。因“流水”剪不断,永不停歇的特点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止无休正好吻合,故“流水”常用来喻愁。  相似文献   

7.
“流水”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蕴:一、借以抒发悲时伤逝情怀流水的不可回转易使人联想到机缘、功业乃至年华、生命的不可复返,古人常临水嗟叹,悲时伤逝。“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  相似文献   

8.
古诗文中鸿雁的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2005年6期刊登了作家王大进的中篇小说《葬礼》,第一章末尾写道: 他不仅是个光会赚钱的生意人,更是一个知道礼义仁至信的大丈夫。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能够助力学生良好个性与健全人格的养成,体现出重要的教化作用与审美功能。其中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璀璨明珠,以简练语言为我们构建了深远意境,极富审美意蕴。基于此,文章将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对小学古诗词中"名词句"的审美意蕴展开教学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10.
听雨是古诗词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诗人们往往在一夜的听雨中,道出满腔春愁、秋思、旅恨、闺怨,抒发难酬壮志,倾诉忧患人生,传递爱民心声。“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秋雨点点打落在窗前的梧桐叶上,声声诉说着凄苦之情。  相似文献   

11.
苏轼(1037-1101)作为北宋时期一位博学多才的大文豪,雅号特别多,在古代文人中堪称第一。了解这些名号,对于了解他的生平思想、学习他的诗文不无裨益。 名--轼。"轼"乃古代车辆设在车厢前凭倚的横木。少了轼,车就不能发挥"凭轼而观"的作用。他的父亲苏洵给他取这个名字,是希望他能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忠于职责的人。  相似文献   

12.
意象是鉴赏诗歌的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元素。可以说抓住了意象也就把握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正如艾略特所说:“表情达意的唯一方式便是找出意象。即一组意象、一个情境,这些诉诸感官经验的外在意象出现时,该特别情意也就随之给唤引出来了。”在作品中。意象是内容依托的主体,是凝聚作者情感的具体形象。所以了解意象的特殊寓意,是读懂、读透作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滚滚的烟尘、浩渺的烟波、迷蒙的烟雨、缭绕的烟雾、缕缕的烟丝……常常牵动人们无穷无尽的思绪。古诗词中,“烟”的意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依据正史、野史、专书、笔记等文献,可知元朝的俗乐曲相当发达。经过对其曲调名的细致梳理,便能较为清楚地认识到,虽然有相当数量的曲调源自唐、宋、金等,但也不能不承认,绝大多数的曲调是蒙古族或其所辖诸族的传统曲子和一些新制曲调。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使古代文人学者对自然界的山水,草木,风花,雪月等十分亲近。“月”以特有的魅力倍受文人们的青睐,因此,成为千百年来被歌咏的“长青树”。从“杨柳岸晓风残月”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从“床前明月光”到“举杯邀明月”,从“月是故乡明”到“千里共婵娟”……只要你走进古香古色的古典诗歌,就能看到多情的月亮。  相似文献   

17.
“一”叫“旦底”,意思是“旦”字的底部,就是下面那一横。“二”叫“挖工”,意思是挖去“工”字中间那一竖剩下的两横。“三”叫“横川”,意思是把“川”字横过来,变为三横。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下列古诗词.完成1—8题。 离思五首(其四)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从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相似文献   

19.
20.
1、诗中秋天的景色肃杀凄凉,可用哪两个字来概括?这两个字除了写景外,还有什么作用?用的是什么抒情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