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为新疆电视事业的起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上世纪80年代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开始显现荧屏,至今已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本文以时间和创作机构为坐标,根据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的文化取向、创作倾向的转变,梳理并总结了其发展历程。对理论研究处于空白状态的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而言,本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我想过,这一生可能要与书结下不解之缘了。我曾多次宣传过我的“三书主义”:能写书时则写书,写不出书来就老老实实教书,教不成书了那么就安安稳稳地读书。后来,经朋友提醒,又加上一“书”:待到年老眼花读不进书时,就摆摊“卖书”。大约正是因为有了这“四书”的心理预结构,所以在走了一趟意大利之后,脑海里便留下了许多与书有关的印象,权记于斯,以贻同好。  相似文献   

3.
传记文学在维吾尔文学中具有悠久的历史。18、19世纪在维吾尔族民间甚至兴起了一股传记创作的潮流并达到了其创作的鼎盛时期,《乐师传》就是这一时期维吾尔族传记文学的代表作。《乐师传》是研究维吾尔族音乐史、维吾尔语的发展史和文学史的重要文献。同时《乐师传》以独特的写作手法和写作风格专门记载了历史上的维吾尔文学艺术家,尤其是音乐大师们的传记,在维吾尔传记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多次听人说到“温源宁”这个名字。听张中行说过,听徐迟说过,听毕奂午说过,听曾卓和田野说过。可惜一直没读到温源宁的书。 今年春上,过江去看曾卓老师时,他送了我一些书,又借给我一些书看。其中有一薄薄的小册,使我大喜过望,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一簿册,原来正是温源宁用英文写成,诗人南星译成中文的那本著名的小书《人物剪影十七幅——一知半解》。  相似文献   

5.
《福乐智慧》是第一部融东西文化于一体的维吾尔族古典长篇叙事诗。作者优素甫·哈斯·哈吉甫在此书中力图给人们以智慧的指引,引导人们走向幸福。本文区分了《福乐智慧》中的基本幸福观和女性幸福观,分析了女性获得幸福的途径,指出了喀喇汗朝时期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幸福观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维吾尔族信息传播活动的基本形态大致有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三种类型.新疆维吾尔族所处的特殊地域环境,以及新疆维吾尔族特有的民族文化使这三种信息传播的基本形态,产生了具有强烈维吾尔族个性的广告现象.  相似文献   

7.
书院刻书与藏书自宋代开始,以下是本文对宋元书院刻书及藏书的初步探讨: 一宋元书院刻书宋代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时期,雕板印刷术在宋代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刻书的三大系统已经形成,在民间也比较普及流行,可以说,印刷术的发展,是促进书院刻书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书院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学者讲学、生徒学习都离不开书籍。为了适应这种需要,许多书院在讲学之余刻过不少书,书院成为封建社会刻书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这一套书让我难忘——谈“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做过15年的编辑,编辑过数以千计的书,其中有一些书的内容是难忘的,其编辑历程也是难忘的,这些难忘的书中就包括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这一套书。  相似文献   

9.
爱书的人,漫步书林,总感到是一种享受。书,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占有的位置太重要了。高尔基曾经说过:“书,要算人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  相似文献   

10.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我在童年时代就读过了。书中那段关于人生的名言,一直激励着我努力奋斗,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11.
胡康华 《今传媒》2015,(2):154-155
"我们怎样渡过自己的一生?我们如何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是现代伦理学最为重要的哲学命题,也是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无法回避的生命抉择。早在公元11世纪时期,维吾尔族著名诗人和学者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在他创作的维吾尔族古代的文学经典巨著《福乐智慧》中,对幸福的来源,如何获得幸福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做了极为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对于现代社会与精神文明建设,都有深远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看到《论指挥》一书,实在高兴。这类书籍的再版,同其它外国书、谱、画的出版一样,打破了禁区,使我们闻到了社会主义百花园中浓郁的异香。后来又听说此书的封面设计在全国书展中获奖,就更觉欢喜了。捧过书来仔细琢磨,封面设计得的确新颖独到:黑底上“论指挥”三个黄字赫然耀目,旁边一条飞  相似文献   

13.
我的图书室─—摘自《书的梦─—名家品书散文精选》作者:林语堂我在《人间世》杂志曾登载过姚颖女士一篇布置书房的文章,凑巧与我的意见相同。如果我也发表过一篇同题的文章,或是曾经遇见过她,那我一定会诬她有抄袭我的意见的嫌疑。因此我在她的文章末尾,写了一篇长...  相似文献   

14.
神圣的职责     
大学毕业后,我踏进了出版社的大门。在我的心目中,书是神圣的,出版社是书的殿堂。记得初中毕业时,正碰上“文革”,乱哄哄一阵之后,就是下农村、进工厂。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的碰撞要更多一些。在生命之旅中,我迷惘过,痛苦过,也寂寞过,是书给了我启迪和力量。书籍慰藉我心灵的创伤,也昭示我前进的方向。所  相似文献   

15.
由于曾分管过职工“基本路线”、“基本国情”教育的关系,因而对有关基本路线、基本国情的书,就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在寻寻觅觅之中,遇到了华夏出版社出版、伍杰主编的《国情教育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一书,读来颇有爱不释手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正>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过:"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是影响人一生幸福的重大因素,想要有更美好的人生,我们必须正视自己的习惯,也就是所谓的惯性。对此,美国科学家查尔斯·都希格在其《习惯的力量》一书中作了生动的诠释。这本书被誉为风行全球的"习惯改造指南",一本彻底改变你事业和生活的书。书中提到,习惯是我们刻意或深思后作出的选择,即使过了一段时间不再思考却仍继续、往往每天都在做的行为。这是我们神经系统的自然反应。习惯形成后,我  相似文献   

17.
陈晨 《兰台世界》2016,(13):78-79
伊斯兰文化与维吾尔族的生活密不可分,同时伊斯兰文化也为维吾尔族民俗档案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通过加强维吾尔族民俗档案的建设,可以更好地传承维吾尔族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8.
何谓书评?顾名思义:就是指对图书的评论。这说文解字般的定义对否?翻开《辞海》,书目、书序、书学、书品、书谱、书传……却唯不见书评。据有人考证: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书评,孔子评《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司马迁评过《离骚》,曹丕写过《典论·论文篇》,朱熹集注过《四书五经》,金圣叹批点过六大才子书。然  相似文献   

19.
梁永先生的《雍庐书话》引起了许多读书人的关注,已有好几篇文章热情地评介过,一些杂志也纷纷刊摘其中的名篇佳作。舒芜先生在《积极的文学结缘者》(代序)称此书“是地地道道的读书人的读书之话,一切都结合自己读书、求书、访书、得书、失书、爱书、忆书之事来谈。”若说到梁先生,我认为他确实是一位真正的爱书家(bibliophile),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藏书家(book-collector)。书在一般的藏书家手中可能沦落为一种炫耀性的资本,仅仅是一种藏品;而在爱书家眼里,书是朋友,读书是无声胜有声的交流,绝不会导致对书的崇拜(像佞宋主人黄丕烈那样),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4,(17):27-32
餐饮是饮食商业化的结果,维吾尔族餐饮文化在继承和发扬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的基础上,为适应商业化要求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和系统化的餐饮文化符号。餐饮文化符号不仅向外传输着维吾尔的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和歌舞文化,也在向外传播维吾尔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