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正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学生主体的课堂,是学生喜欢的课堂,并在课堂上有所思有所得.王崧舟老师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佳境;人即是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三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大德无言,大教无痕.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最美的课堂就是在无痕中出效率.这样的课堂是学生主体的课堂,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课堂.  相似文献   

2.
3.
在当今以素质教育为主体的教学,学生是教学中的主角,而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主体的作用。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学生的收获、知识吸取如何,在于老师是否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除了老师的引导之外,学生的表演和师生之间的交流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如何在实现教师有效主导的基础上,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最大程度的巩固,成为现今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的现实性课题。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其绝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一种工具或技能,而应重视陶冶学生的情感和情操,培养学生的灵性与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个性;要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定要把学生还原为自由生长的生命的人,使学生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中展示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认识到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他们越来越重视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并不断尝试着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情境,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如何真正在课堂教学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是一线教师应着重探讨的问题.结合听课和实践从八个方面探讨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一、在基础知识领域的学习中推崇"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知识与技能,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一、在基础知识领域的学习中推崇"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知识与技能,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教师只起导学、服务作用.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的初始阶段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促使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如何体现学习初始阶段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我们特别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新的课标,带来新的挑战.主体性教育是体育教学中发展的方向,要体现主体性的教学,教师必须从自己做起,从课堂的设计到教学的实施,都要有新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建立一个美好的教学环境,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师肩负着管理课堂和引导学生学习的双重任务。教师要想成功地培养学生自主地学习,应适应社会的发展,努力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笔者针对语文课堂如何强化学生的主体性,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涌现出很多渗透着新课程观的教学模式,归类划分为五种:探究式、体验式、讲述式、合作学习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式.每种教学模式都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具有不同的课堂表现风格,体现不同的学生主体调动途径.  相似文献   

12.
13.
教育面对的是人,教育的世界是人的世界,任何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必定建立在一定的人性假设的基础上。传统的课堂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承,而忽视知识获得过程、方法,尤其在“中高考”的指挥棒下,课堂传授灌输手段更为突出,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活力.长此下去,学生自然是人“物”化了。  相似文献   

14.
“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在自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性状,既包括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等精神因素,又包括主体将这些精神素质物化为活动成果的能力因素。”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其主体性,就是既要培养其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等精神因素,又要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语文的能力因素。这与《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不断进步,科学不断发展的今天,教育的地位也愈显重要,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随着新课改的提出,素质教育已经逐渐取代了以往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注重发展和发挥人的主动精神,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的教育。在如今世界一体化趋势愈加明显、我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的形势下.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英语教学也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是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合作的语言实践过程,而且这一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自主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阅读课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说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教学思想 ,一是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是针对语文课程 ,给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那么 ,语文教师在阅读课中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并按照《标准》中说的要求教学…  相似文献   

18.
董海燕 《学周刊C版》2011,(1):180-181
阅读是个综合过程。阅读教学必须有学生的参与、思考、品味和体验。语文教师首先应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进而借机启发、引导学生。这样学生就能主动感悟,大胆质疑。放飞思绪,勇于体验,成为阅读的真正主人。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课程改革进程中,核心教育理念就是树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独立自主地积极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教师作为学生迈进数学教育殿堂的启蒙者,应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变被动为主动,将学生主体性思维渗透在备课、讲课以及课后反思的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确立,从而实践教学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