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藏》2020,(9)
正"簪",自古有之,秦汉之前多称为"笄",为束发所用。陕西历史博物馆所藏最早的笄是新石器时代的骨笄。笄在最初是实用器,男女皆有,盘住长发起固定的作用。随着历史发展,女性发簪的装饰性逐渐凸显,出现了梳、步摇等饰品,男性簪则依然保持其实用功能。及至满人入关,满人男性传统为剃头留辫,男性用簪逐渐退出,而女性发饰依旧发展。  相似文献   

2.
    
稻(纪60-稻,题图),也叫水稻、徐、杭、袱等,禾本科一年生草本谷物,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中国、印度和中南亚地区被称为稻的起源中心,我国约有6900年的栽培历史。浙江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保存良好的新石器时代人上栽培稻谷堆积层(1996-10-1稻作农业,图1)。  相似文献   

3.
刘云辉 《收藏》2007,(9):105-105
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芦山峁村西的芦山峁遗址,面积约24万平方米,属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遗址,距今约4500~4000年,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958年至1967年以来,当地群众在生产生活劳动中曾多次在这里发现原始社会的许多遗物,包括许多精美的玉器,计有玉璧、玉璜、玉琮、玉环、双孔玉斧,三孔玉钺、七孔玉刀、玉笄等。  相似文献   

4.
刘云辉 《收藏》2008,(11):93-94
石家河文化是距今4500~4200年前分布在长江中游两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土著文化,它是屈家岭文化的发展,与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大致同时。石家河文化晚期墓葬和遗址中出土的玉器较多,种类以小型装饰品为主,造型以人物、神面和动物形象为主,有玉人面、玉神面、玉虎头佩、龙形佩、蝉形佩、玉鹿头佩、玉鹰、鹰纹笄(jǐ),柄形器等等。陕西境内也发现了5件石家河文化玉器,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石器时期玉石斧的使用较为普遍,几乎所有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都有出土。据考证我国最早的玉斧出上在距今约8000年前的内蒙古兴隆洼遗址中。该玉斧造型呈长条形,长4厘米,呈绿色,属角闪石类。前些年望江县境内汪洋庙、黄家堰、枫林庵、砚池墩等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一批玉石斧,其多是由地方玉料精心磨制,有一定  相似文献   

6.
卜珩一  胡勇 《收藏界》2012,(12):33-37
湖南省益阳市博物馆收藏有一批新石器时代至战国的出土玉器,其中不乏精品,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可作为断代的标准器。本文遴选数件予以剖析,供大家鉴识。■新石器时代玛瑙璜《周礼》有"以玄璜礼北方"的记载。璜,《说文解字》把半璧形玉器称作璜。文物考古界则习惯把形同璧或  相似文献   

7.
宋康年 《收藏》2007,(5):110-111
地处长江中下游之交的皖西南地区,包括一市(安庆市)、三区(大观、迎江、宜秀)、八县(桐城、怀宁、潜山、太湖、望江、枞阳、宿松、岳西),地域辽阔,古文化遗址星罗棋布。近年来,该地区的潜山薛家岗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该遗址于1996年1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围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土玉器(包括玉饰品)157件。嗣后,属于薛家岗文化范畴内的各县、市,新石器时代遗址也相继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初步统计约有数百件,填补了我国玉器发展史上的一段空白。现选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1995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5000多年前在大汶口文化中期的一个奇特的颅骨。据报道:这个颅骨的右侧顶骨靠后的地方有一个31×25毫米的近圆形的颅骨缺损,据推测这位墓主曾接受开颅手术,而且术后长时间存活。因为当地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遗物,故可  相似文献   

9.
焦华中  孔秋莉 《收藏界》2010,(10):46-46
20世纪90年代末,河南省考古所在鹿邑县太清宫遗址发掘了一座大墓,根据出士文物的铭文。把此墓命名为长子口墓。长子口墓所在的鹿邑县属于豫东地区,地处淮河流域。从考古学上讲,这一地区在南、北、东、西文化交流中起着十字路口的作用,古代文化面貌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0.
张世 《中国钓鱼》2001,(4):54-54
自古以来,鱼和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这方面,我们的祖先在有文字之前,曾经绘制种种鱼画留下了记录。例如,现存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仰韶文化鱼纹彩陶盆,据考证,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它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是新石器时代遗物,  相似文献   

11.
一、剪纸工艺小史剪纸是用镂空透雕来创造美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对镂空透雕美的追求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豆足部及周代的铜带饰、战国的银箔镂空刻花弧形装饰物、透雕玉璜等器物上。1966年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的一件  相似文献   

12.
王祖伟 《收藏》2009,(12):102-104
砚为文房四宝之一,后汉许慎称:“砚,研也,和墨之具也。”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发掘的一座五千多年前的墓葬中出土一块带盖的石砚,掀开石盖,砚面凹处有一石质磨杵,砚旁有黑色颜料数块和灰色陶质水杯,这是一套较完整的绘陶工具。  相似文献   

13.
尹钊  岳凯  徐文楷 《收藏》2013,(11):78-81
凤鸟纹装饰出现得很早,考古资料显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凤纹图像。湖南洪江高庙文化遗址出土的印有凤鸟、兽面和太阳纹图案的白色陶罐,其凤鸟的姿态为飞翔状,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凤形纹样。另如内蒙古赤峰出土的红山文化的凤形陶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凤朝阳”象牙雕,吴县鞋山墓葬出土的良渚文化凤鸟纹壶等。  相似文献   

14.
张小帆 《收藏》2016,(11):89-93
古代女性的梳妆文化 我国古代梳妆文化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出现,浙江嘉兴盛家墩遗址出土有骨梳,海盐周家浜M30出土有玉背象牙梳。除夏商周时期的牙梳、骨梳外,还发现有玉梳、铜梳、木梳等。而汉代则是我国女性梳妆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漆奁盒就是西汉女性梳妆文化的载体和见证。  相似文献   

15.
石琳娜 《收藏》2008,(9):43-43
1972年,位于耀州窑遗址区内的黄堡镇新村,几位村民劳动时偶然发现了一座唐墓,墓中出土一件唐代黑釉塔式盖罐。该罐后来被定为一级文物,并成为耀州窑博物馆镇馆之宝。  相似文献   

16.
说碗     
正现今我们餐饮使用的碗,是从远古时期逐渐演变进化而来的。进入新石器时代后,随着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人类开始有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这时就需要有器物来盛水和食物。于是出现了粘土烧制的陶器做食具。河南省陕县庙底沟出土的彩陶(图1),属于仰韶文化中期。原始彩陶,堪称是人类最古老的碗。中国南方史前大溪文化的城头山遗址,是我国发现年代最早、保存最好的古城遗址。距今已有六千余  相似文献   

17.
芝麻原称胡麻,据说可能源于非洲或印度,相传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的。但在浙江湖州的"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杭州的"水田畈史前遗址"中,都发现了芝麻的种子,证实中国也是芝麻的故乡。我国自古就有许多芝麻养生功效的记载,《神农本草经》中说,芝麻主治"伤中虚赢,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精益髓。"《名医别录》中说,芝麻有"坚筋骨,聪耳目"的功效。可见,芝麻历来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佳品。日常生活中,人们吃的多是芝麻酱和香油,  相似文献   

18.
夏文峰 《收藏界》2016,(4):119-126
牙雕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因象牙质地光滑细腻,色泽柔润如玉,硬度适中,牙纹细洁,辽、金、元、明、清各朝代都把象牙作为皇家贡品,明代的果园厂和清代的造办处都有为皇宫制作牙雕制品的专门作坊。最初的象牙制品只是一种实用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出现了装饰用品,并成为牙雕工艺的主流。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象牙刻花小盅、象牙鸟形匕首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牙雕制品;山东大汶口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出土有象牙镂雕  相似文献   

19.
水晶,历经亿万年的生长,蕴天地间灵秀之气,晶莹璀璨,五彩缤纷,从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从考古资料得知,新石器时代晚期,水晶就已被人们作为饰品,倍受珍爱。距今五千余年的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有水晶耳珰,广东珠海宝镜遗址出土有新石器晚期的水晶玦。  相似文献   

20.
李伟 《收藏》2011,(8):76-80
新石器时期玉兔 考古发掘资料显示,迄今已知最早的玉兔是新石器时代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兔(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