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筒瓦尾端带圆形或半圆形的部分 ,即古代建筑物檐部椽头之筒瓦尾端的遮挡叫做瓦当。瓦当实用美观 ,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精美的艺术品。瓦当很早就是金石学家 艹鬼集和研究的对象。建国以来 ,考古工作者通过田野考古发掘和调查 ,获得了大量的从西周至宋元时期的瓦当材料 ,而秦汉瓦当多出土于陕西省关中各县的秦汉宫苑、陵园等建筑遗址内 ,其主要为花纹和文字瓦当。而文字瓦当究竟始于何时 ,学术界一直没能达成共识 ,本文想就文字瓦当的起源和发展等问题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以求教于方家学者。过去学者大都认为文字瓦当始于秦 ,或至战国时代 …  相似文献   

2.
张鉴宇 《收藏》2021,(1):90-102
华阴因在华山之北故名,依托华山,古今闻名遐迩,为关中要塞,古京畿长安之门户。华阴目前发现有瓦当出土的汉代遗址三处,即集灵宫遗址、京师仓遗址、汉华苑遗址,以富有地域特点的汉代"与华"类文字瓦当为代表。其历史、形制、文辞、文化品位诸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主流风尚,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三处遗址汉集灵宫遗址集灵宫始...  相似文献   

3.
陌北 《收藏》2007,(8):168-170
陕西自古就是人文荟萃之地,地上、地下文物资源丰富,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这里人民群众保护文物的良好传统。作为文物大市——宝鸡市的诸多重大考古发现,例如,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西周早期[弓鱼]国墓地茹家庄遗址、岐山董家村西周青铜器窑藏等,都是由当地农民群众发现后及时报告而得到科学发掘的。  相似文献   

4.
《收藏》2021,(1):102-102
华阴因在华山之北故名,为关中要塞,古京畿长安之门户,依托着西岳华山,古今闻名遐迩。华阴目前发现有瓦当出土的汉代遗址三处,即汉集灵宫遗址、京师仓遗址、汉华苑遗址,以富有地域特点的汉代"与华"类文字瓦当为代表,以"长生无极""与华无极""与华相宜"三品居多。其历史、形制、文辞、文化品位诸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主...  相似文献   

5.
马骥  段晓军 《收藏》2001,(1):27-29
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关中地区,曾经是我国周、秦.汉诸朝的京畿之地。当年这里宫宇嵯峨.陵墓宏大。由于历史的变迁,我们今天只能从遗址和残砖碎瓦中领略他昔日的辉煌了。近年来,随着筑路、建房、取土等活动的不断开展以及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在西安及其周围地区不断出土各种秦汉瓦当。在这些瓦当中,除了历年来曾经多次出土过的常见品种外,还有一些新的发现和过去比较少见的珍稀品种。  相似文献   

6.
赵艺蓬 《收藏》2014,(12):98-102
“周原瞴瞴,堇荼如饴”,此诗句出自《诗经·大雅》中的《绵》。这是2000多年前的先祖对周原一带最忠实而又生动的描述。周原即周先祖古公宜父所迁之“岐山之阳”,在文王“作邑于丰”之后,周原也仍然是周人祖庙之所在,直至西周为犬戎所灭。  相似文献   

7.
瓦当即筒瓦之头,西周时已用于屋面,为半圆形,亦称半瓦当,纹饰比较简单,有的为素面。战国至秦汉时期,流行圆形瓦当,纹饰瓦当贯穿于秦汉两个时期,汉瓦当则以字为多。  相似文献   

8.
早在西周时期的建筑就开始使用瓦当,战国时多种纹饰在瓦当上的出现,形成了最初的瓦当艺术。秦和汉代瓦当造就了瓦当艺术的一个高峰。六朝瓦当虽失去了秦汉瓦当的富丽堂皇,富于变化的生机,却仍是瓦当历史长河中的一环。由于地域性和时间性的定格,六朝开放性思想的影响,使六朝瓦当形成自己的特有魅力。近日,笔者得到南京大学教授贺云翱先生赠予的《六朝瓦当与六朝都城》一书,看后收获颇深。贺先生对六朝瓦当的分析,是从南  相似文献   

9.
周原出土甲骨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玮 《收藏》2010,(6):59-64
周原甲骨文的发现 周原位于宝鸡市东北,西周时期曾是周人的发祥地,《诗经·大雅·绵》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诗句,所说“周原”即指这一带。周原又有广狭不同两个概念,广义的周原是指东起武功、扶风,西至岐山、凤翔,包括宝鸡、眉县、乾县和永寿等县的一部分。《尚书·禹贡》有“壶口治梁及岐”“荆岐既旅”“导岍及岐”的记载,这里的“岐”,即岐山,是北山的一部分,岐山之阳即周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广义的周原,或者说大周原。此外,岐山的最高峰箭括岭往往被看作是岐山的代表,常常也称之为岐山,地在宝鸡市扶风县和岐山县北界的交界地带,这是狭义的周原。  相似文献   

10.
吴磬军 《收藏界》2015,(1):70-77
燕下都乃春秋战国时期都城之一,其遗址位于今河北省易县县城东南五华里处,其规模在战国时期诸侯国都城中最大,遗址面积约40余平方公里。百余年来,出土瓦当数量之丰富、纹饰种类之多样、制作工艺之精美、青铜气息之浓郁、文化内涵之深厚,为学术界所关注,与齐临淄瓦当和秦雍城、栎阳、咸阳瓦当并称为我国先秦时期三大地域瓦当。瓦当乃建筑物脊端和檐前筒瓦的当头部分,除保护建筑物檐前、脊端免受风侵雨蚀外,在  相似文献   

11.
陈根远  罗小幸 《收藏》2007,(6):164-165
在距今约3000年前的西周早期,中国传统的土木建筑中最重要的屋面材料——瓦出现了。随着瓦的不断使用,多有纹饰和文字的筒瓦之头即瓦当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迅猛,七雄各霸一方,各国所用瓦当多各具特色,瓦当艺术第一个鼎盛时期因之形成。随着汉帝国的建立,瓦当在使用的广泛性与艺术性方面均发展至极盛。文字瓦当的流行与四神瓦当的出现成为瓦当艺术第二个高峰时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杜鹏 《收藏界》2014,(11):73-75
2010年9月,安徽省淮北市博物馆(暨淮北市文物管理所)在新火车站广场工地,对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桓君山藏书处"遗址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当考古发掘进入汉代文化层后,遗址现场出土了数以万计的汉代子母扣砖、筒瓦、板瓦、彩绘云纹瓦当、陶器残片、汉代成熟青瓷片等。经过清理,发现了一处用石块和汉砖垒砌的三进六开间的庭院遗址。  相似文献   

13.
杨勇伟 《收藏界》2014,(4):58-66
晋国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强大诸侯国,位于山西南部的侯马市,古称“新田”,是晋国春秋晚期的都城所在地。1956年在新田遗址中发现了著名的侯马铸铜遗址,是当时晋国重要的手工业区域,其中出土了大量十分精美的青铜器铸造陶质模范,俗称侯马陶范。  相似文献   

14.
燕瓦拾珍     
于军  吴磬军 《收藏》2014,(11):114-119
燕下都遗址位于今河北省易县城东南5公里处的北易水与南易水之间,以武阳台村为中心宫殿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是现存战国都城遗址中最大的一座。现代考古发掘资料表明,燕下都在战国末年遭秦军火焚毁城,但遗址中至今仍能见到大量遗物,其中以瓦当、简瓦等陶制建筑构件居多。  相似文献   

15.
邢舒良 《收藏》2007,(3):115-115
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的建筑就已开始使用瓦当。战国秦汉瓦当造就了瓦当艺术的高峰。六朝瓦当虽失去了战国秦汉瓦当的富丽堂皇,富于变化的生机,但在六朝开放性思想影响下,六朝瓦当形成了自己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李润乾 《收藏》2006,(9):70-77
杨家村,陕西关中西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北依黄土高原南缘(当地人叫北坡)。南邻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杨、王、李三大姓世世代代在这里居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农村,建国50多年来的五大考古发现使外界对它刮目相看,“杨家村”这个名字也因此而蜚声海内外。有专家甚至指出,杨家村遗址就是西周历史的缩影。  相似文献   

17.
戴应新 《收藏》2001,(2):71-72
歧山县京当乡的贺家、礼村、风雏一带,居周原遗址的中心。周族在首领古公亶父率领下,迁来周原,开辟田地,发展经济,历多代先王的惨淡经营,终于翦灭商朝,建立强大的周帝国。在这块周文化的发祥地,历来出土铜器很多,素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  相似文献   

18.
张国柱 《收藏》2021,(3):126-131
瓦当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活化石”,其中的文字瓦当更为藏家所推崇。文字瓦当最早见于战国,汉代十分流行。从唐开始,很少有文字瓦当,明清时期文字瓦当几乎绝迹。前些年,西安市西门外沣镐东路189号院内,发现了一方清代文字瓦当(图1、图2)。该瓦当面径14厘米,边轮宽1.5厘米,当心饰九叠篆“佛”字,当面未分格,饰6字篆书“重修大崇圣寺”。  相似文献   

19.
吴磬军 《收藏》2008,(3):34-38
燕下都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之一,其遗址在今河北省易县县城东南5公里处。燕下都瓦当自上世纪初出土以来,已有百余年的时间,以其丰富的纹饰种类,深厚的文化内涵,精美的制作工艺以及特有的半圆规制,引起了史学界、文博界和收藏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根据自己收藏的瓦当实物和考古资料,从纹饰种类、内容题材、艺术特征以及规制等方面对燕瓦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作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20,(10)
正宝鸡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不仅历史文化深厚,而且自古就与文字结缘,是中国书法重要发源地之一。青铜时代,宝鸡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青铜器,在这些钟鼎彝器上,大多都铸有铭文,有的还是长达数百字的长篇铭文。毛公鼎、散氏盘、大盂鼎等重器上铸刻的金文,从西周早期的波磔肥笔到春秋战国的纤细流畅,无一不是赫赫有名的金文书法典范之作。自1977年至今,岐山周原共发现西周甲骨两万余片,其中有字的卜甲逾千片。每片甲骨上的字数不等,少的仅有1字,多的近40字,这些甲骨字体小如粟米,笔划细如发丝,显示出了娴熟的书刻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