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兰亭  赵聪 《收藏界》2011,(4):52-55
本文所附十个青花葡萄纹折沿花口盘图出自八部古陶瓷专著。图1选自赵力成编《中国明清青花瓷器图录》第9页,口径44厘米,高7.5厘米。图2选自梅宁华、陶信成主编《北京文物精粹大系陶瓷卷下》第96页,口径45厘米,底径28.8厘米,高8.2厘米。  相似文献   

2.
兰亭  赵聪 《收藏界》2010,(2):69-71
这四个青花瓜果纹折沿盘,图1高6.5厘米,口径33.6厘米,足径20.5厘米,出自《景德镇珠山出土永乐官窖瓷器》第123页;图2口径37.6厘米,  相似文献   

3.
李建廷 《收藏》2010,(8):96-97
本人收藏三面双龙镜,据卖家说,其中的一面出自朝鲜,另外两面出自吉林和黑龙江。第一面双龙镜直径23.3厘米,镜缘厚0.85厘米,重1255克(图1)。第二面直径23.2厘米,镜缘厚0.7厘米,重1150克(图2);第三面直径23.5厘米,镜缘厚0.8厘米,重量1350克。  相似文献   

4.
马起来 《收藏》2006,(5):60-60
珍贵的元青花双兽耳大罐,又称“僧帽盖钮青花缺勤”(如图)。高47.5厘米,口径16.6厘米,1973年在安徽蚌埠市东郊曹山明初大将汤和墓出土,是景德镇窑元青花瓷中一件难得的大器。  相似文献   

5.
何闽生 《收藏界》2013,(6):46-47
十年前,我在本地古玩市场上淘得一件清代青花瓷罐。2011年7月11日,"CCTV《寻宝》专家走进连云港"鉴宝活动在连云港市博物馆举行。该罐经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邱小君先生鉴定为真品。此罐(见图)高23.5厘米,口径11厘米,腹径28厘米,底径19厘米。口沿部绘有14个乳钉纹,罐内腹壁上因柴窑烧制而自然形成的5个鸡爪纹,罐底圈足无釉处露出火石红,  相似文献   

6.
王军  马来富 《收藏》2010,(12):81-81
本人从事收藏已有多年,所涉及品种颇多,尤对铜器情有独钟。以下介绍的便是本人十分喜爱的一件铜笔洗。 此器黄铜材质,口径17厘米,最大腹径22厘米,底径15厘米,高12厘米,器壁厚0.3厘米(如图)。笔洗敞口外撇,束颈,鼓腹,5层台式圈足,底内凹。  相似文献   

7.
清“四僧”之一髡残(石溪)《山林暮色图》,又名《秋高气爽图》)(图1)(见台北中华书画出版社1975年版《石溪画集》第23页、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四僧画集》下卷第229页)。纸本设色,立轴,纵124.4厘米,横60厘米。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藏。  相似文献   

8.
王德安 《收藏》2008,(10):47-48
《浣纱记》 青花瓷纹饰研究的工具书《中国青花瓷纹饰图典》人物分册新近出版发行。这是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征集百多位瓷友收藏的标本,经鉴定、整理而成的大型图录。作为封面图的这件残盘是我的藏品,应该是清代初年的器物(图1)。盘上画面有位戎装人骑在马上与浣纱女说话,大家都说这是浣纱女西施的故事,而那位骑马人物是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  相似文献   

9.
吴天明 《上海集邮》2011,(12):14-14
孙中山身着中山装的标准像(图1),是新中国邮票上出现最多的孙中山照片,纪38(图2)、纪90-2、纪120、1999-20-1(图3)、JP56(图4)和香港《孙中山诞生一百四十周年》邮票第4图(图5)主图都选用此照片。孙中山目光深邃,仿佛在洞察灾难深重的中国,谋划拯救中国的方略。  相似文献   

10.
张大千(款)《仿唐六如吴小仙仕女图》第一眼看《仿唐六如吴小仙仕女图》(图1,154.5×63.5厘米),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是出自张大干的笔下,虽说款识的纪年是“丙子”(1936年),当时张大千38岁,此时的画笔多拟明清诸家,然其绘画的个性风格已渐现规模。这一点我们只要品赏一下他作于1936年的《仕女图》的局部(图2)和作于1941年的《纨扇仕女图》(图3),便可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马起来 《收藏》2007,(7):69-69
该碗高6.2厘米,口径15.6厘米,足径5.4厘米,安徽宋墓出土。碗内壁有五条凸线纹,碗底中心印有“河滨遗范”4字楷书底款。这种印有“河滨遗范”的铭文碗是龙泉窑特有产品,目前像这样完整的碗发现很少。“河滨”是指今山东西南部万福河上游的定陶县。传说舜曾在河滨制陶,《史记·五帝本纪》即载有“舜陶河滨,器不苦窳”。“苦窳(yǔ)”指器物粗劣。  相似文献   

12.
3月1日《浴马图》浴马图(图1),绢本,设色,纵28.5厘米,横155.5厘米。元赵孟頫(图2)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地安门邮政支局,100009)。  相似文献   

13.
刘云辉 《收藏》2010,(8):85-87
2009年9月底,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在西安录制“寻宝——走进大唐”节目,西安收藏家陈先生持家传的一对鎏金狮子葡萄纹银瓶请专家鉴定。银瓶一高18.7厘米,上口直径4.4厘米,圈足直径6.2厘米,重276克(图1)。口沿处有少许残缺。银瓶二高18.8厘米,上口直径4.3厘米,圈足直径6.1厘米,重266克(图2)。专家们从这两件器物的造型、花纹、文化内涵、制作工艺等方面综合分析,认为是唐代的金花狮子银瓶(唐代将鎏金花纹称之为金花)。  相似文献   

14.
高雪 《收藏》2015,(10):92-99
汉·白玉耳杯(图1)1957年吉林省集安县粮食库高句丽遗址出土。耳杯用于盛酒或羹,亦称“羽觞”。实用耳杯多为漆器,亦有陶质的,玉制耳杯为数甚少。此耳杯高3.2厘米,口径13×9.5厘米。  相似文献   

15.
张英 《收藏》2008,(1):108-109
在2005年5月宁复某拍卖公司春季拍卖会和2007年1月黑龙江某拍卖公司冬季拍卖会的图录中,分别见到徐悲鸿款《榕树三骏图》,均为设色纸本,立轴,前幅159×83厘米(图1),后幅158.5×82.5厘米(图2)。  相似文献   

16.
黄敦 《上海集邮》2006,(11):33-34
夏大纬先生在2006年3月的《中国邮刊》(台湾)第81期上发表《新发现的贵州末期银元汇票》,其图1、2是我的藏品,即《上海集邮》今年第3期拙图8和图4,夏图5、6、7(本图1-1、2-1、3-1)曾在2002年3月的《今日邮政》(台湾)第531期上发表,夏图8(本图4-1)则初见,读后,我对夏图8汇票产生疑点,与夏先生通过电子邮件探讨,并翻出我的藏品比较研究,我认为夏图5、6、7也是伪品。  相似文献   

17.
孙艺灵 《收藏界》2010,(2):68-68
一、青花山水人物瓷觚 这件青花山水人物纹瓷觚高38.5厘米,口径18厘米,系清代福建德化窑制品。 青花山水人物纹瓷觚造型仿商周青铜觚,呈大撇口,长颁,腹中部鼓凸,底足外撇,器型挺拔,器身上下以凸弦纹上饰如意云头纹相隔,上下分别绘山水人物和瑞兽呈祥图纹饰。  相似文献   

18.
鲍伟  刘小磊 《收藏》2007,(9):82-83
《龙池竞渡图》是元代画家王振鹏的传世名作。绢本,白描,纵30.2厘米,横243.8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图1)。  相似文献   

19.
阮浩  滕卫 《收藏界》2013,(12):65-72
在中国陶瓷史的研究上,宋三彩指“宋、金时期生产的低温彩色釉陶制品”(见汪庆正主编:《简明陶瓷词典》第93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资料的增多,逐渐对金代的三彩器有了较为全面的认氓。三彩器属于低温釉,  相似文献   

20.
邓毅 《收藏》2013,(3):104-105
文物部门曾在西安市长安区西周丰镐遗址马王镇新旺村分别征集到两批青铜器,一批为环带纹鼎,大中小3件,器型与纹饰相同,仅仅是大小不同。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41.6厘米,口径36.5厘米,腹径36厘米(图1)。鼎为方圆口,方折唇,立耳,腹微鼓,蹄形足。腹上部有6道扉棱,间饰窃曲纹,下部饰环带纹,又称波曲纹;足部饰以扉棱与饕餮纹。腹内侧有族徽(图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