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2020,(4)
正导语:我国南北方均出土一类施釉部位在最大腹径以上的汉代原始青瓷(或称早期青瓷),其定性一度有"釉陶"和"原始青瓷"两说,断代则西汉、东汉均有。近年陕西考古出土中多次出土西汉草木灰釉青瓷,尤其是西安凤栖源张安世家族墓、西安南郊曲江空军印刷厂基建工地西汉成帝建始三年墓等西汉纪年或明确的西汉时期墓葬出土的这类瓷器,反映出这种汉代原始青瓷的烧造时代主要为西汉,但同时也提出疑问,那就是此类内部带有落灰痕迹的原始青瓷究竟是如何施釉的。  相似文献   

2.
关林  郭永淇  杨军凯  辛龙 《收藏界》2012,(5):107-110
2011年2月25-28日,为配合西安市西效杨家围墙城中村改造,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此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基中一座唐代古墓出土了大量精美、完整的瓷器,另外还有一件三彩器,色彩鲜艳,较为珍贵。  相似文献   

3.
王蔚波 《收藏》2007,(12):85-89
汉代陶猪圈的建筑雕塑艺术形式多样,造型千姿百态,反映了汉代文明的一个侧面。中国古代猪的雕塑艺术可以追溯到距今七八千年以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出土的两件陶塑猪首,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时代较早的猪塑艺术品。当时畜牧业和制陶业兴起,猪被驯化饲养,而且还被制成陶塑加以表现。此后各时期猪的雕塑造型多有发现,考古资料表明,作为随葬明器的陶猪圈建筑模型的大量出现是在汉代以后。汉代政治稳定,农业发展,使得一般地主官僚过着“谷物满仓,牛羊成群”的安乐生活。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6,(23)
正2014年12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岳阳市康王乡茆山村抢救性考古发掘一座宋代砖室墓(图1)。茆山村地处洞庭湖东岸丘陵地带,墓葬位于一座山丘的北部。墓葬为长方形并列双室券顶墓,外有砖砌墓围,长6米,宽4.6米。墓室由两个结构相同的长方形墓室构成,墓壁中以"过仙桥"相连通,两室皆长5.33米。两室中前部各有一道封门墙,将墓室分为前室和后  相似文献   

5.
《收藏》2020,(8)
正两汉时期,经济迅速发展,王侯大族"广起庐舍,高楼连阁",建造了许多工艺精湛的单体建筑与群体建筑。目前,遗存下来的汉代地面建筑仅有河南、四川、山东等地的石阙、石室、石祠等,要全面了解汉代的建筑规模与形式,除史料记载与考古发掘的画像砖、石墓室外,最直观的就是作为墓葬装饰的画像石与画像砖上刻画的各种建筑图像及陶仓楼、陶院落等建筑物明器,从中可窥汉代建筑的宏大规模与雄伟气势,折射出现实生活中的建筑风貌。  相似文献   

6.
杜文 《收藏》2022,(11):27-37+26
我国南北方均出土一类施釉部位在最大腹径以上的汉代原始青瓷(或称早期青瓷),其定性一度有“釉陶”和“原始青瓷”两说,断代则西汉、东汉均有。近年陕西考古出土中多次出土西汉草木灰釉青瓷,尤其是西安凤栖塬张安世家族墓、西安南郊曲江空军印刷厂基建工地西汉成帝建始三年墓等西汉纪年或明确的西汉时期墓葬出土的这类瓷器,反映出这种汉代原始青瓷的烧造时代主要为西汉,但同时也提出疑问,那就是此类内部带有落灰痕迹的原始青瓷究竟是如何施釉的。  相似文献   

7.
1977年秋,在酒泉城西北7公里处的丁家闸,挖掘出东晋16国的古墓一座,墓深距地面约12米,占地约60平方米,墓由甬道、前室和后室三部分组成。前室呈方形,覆斗顶,莲花藻井,顶部四面画有天景,神龙护卫。东壁上部画东王公,西壁画西王母,南壁有神鹿,北壁有天马,云气飘渺,仙灵气腾,整个画面潇洒安逸,是一幅道教的神仙天堂图。四壁中部山峦叠翠,树木参天,流水潺潺 各种动物画得形态各异,卧鹿、惊鹿、山羊在漫步,  相似文献   

8.
关林 《收藏界》2012,(7):122-124
2012年5月27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长安区郭杜产业园进行发掘时,发现一座葬于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间的夫妇合葬墓,该墓出土了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陶俑、铜镜、铜钱等器物百余件。此墓为长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平面呈"甲"字形,坐南朝北,由墓道、3个天井、3个过洞、甬道、封门、墓室组成(图1)。  相似文献   

9.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体育画面三题崔乐泉1971年秋,考古工作者于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店子乡小板申村发现了一座东汉墓,其墓门朝东偏北,墓室是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中室、后室及三个耳室构成的穹庐顶多室砖墓,全墓通长19.85米。此墓内有壁画46组以上。在前...  相似文献   

10.
刘家序 《收藏界》2010,(5):129-129
郴州市文物处考古人员近日向外界公布,3月26日在该市城区梨树山大道一建设工地发现的墓葬群中,1号墓为三国时期吴墓。这是郴州市文物考古历史上首次能由实物确证的三国时期古墓。  相似文献   

11.
王建域 《收藏》2019,(1):88-91
1987年1月16日,铜川市耀县下高埝乡(今铜川新区正阳路街道)柳沟南塬(即西乳山)上发现一座唐代墓葬。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清理随即对此进行发掘,并撰写《陕西耀县柳沟唐墓》简报,刊发于《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3期。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16,(11)
正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巩义市政府四家联合主办,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河南巩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的"昔年茶事一—河南巩义新出唐代茶器"展,2016年4月29日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开展。展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展出2015年5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巩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天玺尚城项目区发掘清理的三座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墓(编号:M234、M235、M226),三墓各随葬有一套三彩或单彩以及瓷茶  相似文献   

13.
杨玉彬 《收藏界》2013,(8):30-36
1991年冬季,安徽天长市东郊三角圩水利工地施工时发现一古墓群,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长文物管理所组织考古队对该墓群进行了清理发掘,共清理战国墓1座、汉代墓葬24座,出土珍贵文物数百件,被评为199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其中仅"桓平"墓就出土玉器90件,现择其精要介绍如下。利物对为仅介  相似文献   

14.
杜文 《收藏》2018,(6):74-76
耀州窑从唐代开始就烧造色釉、器型丰富的陶瓷枕,在唐宋时期曾烧造出釉彩和造型各异的陶瓷枕。唐代该窑也被称作"黄堡窑"。本文主要结合铜川黄堡窑址考古资料,对唐代该窑各式陶瓷枕加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1973年,山东济宁县在喻北屯城南张村清理了一座早年就已发现的东汉墓葬,出土十三块画像石①。 这批画像石皆为浅浮雕,有的细部以阴线刻。画像内容包括了汉代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其中一立石(第二石),画刻两面,一面上下共分四格,在第二格刻画一幅“蹴鞠图”。  相似文献   

16.
盛唐印记     
正日前,笔者在西安钟楼邮局购买"人文陕西"邮资明信片(图1)时,意外发现了一套八枚的、刚刚"出土"的《盛唐印记——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壁画珍藏明信片》(图2)。据邮局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摆上柜台的第二天,我是第一个购买的人。我不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但我还是非常愉快地实寄了一套。为了让大家先睹为快,专撰此文以飨广大邮友。陕西是出土唐代墓室壁画最多的地方,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收藏着李寿、章怀太子、懿德太子、永泰公主、房陵公主等20多座墓出土的500多幅壁画,总面积超过一千平方米。其中有五件(组)18幅被国家定为国宝级,有69件(组)82幅被定为国家一级品。唐墓壁  相似文献   

17.
《收藏界》2012,(12):128
2012年10月15日,即墨烟青路窖头村旧村改造施工现场在挖到1米多深时发现一古墓穴,当地博物馆专家立即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55枚宋代铜钱和一具尸骨。根据墓穴的风格和出土铜钱判定,这是宋代一个大户人家的墓葬,距今有千余年历史。10月16日上午,就在新发现的宋代古墓南侧不远处,施工人员又发现了用几十块  相似文献   

18.
王泰初 《收藏界》2013,(4):65-66
继陕西近年相继发现三枚有马图形的银币(图1、图2为其中的两枚)之后,最近西安又发现一枚龟形银币(图3、图4)。三枚马图形银币与龟形银币的发现,使钱币收藏研究界的西汉"白金三品"货币材质之争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19.
陈桥 《收藏》2020,(5):122-124
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计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种面额。第三套人民币自开始发行起,到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前后历时38年,是五套人民币纸钞中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在第三套人民币中有一个独特现象,就是其中的1角券在短短的3年内曾进行过两次大的改版,而形成了三种明显不同的版别(以色彩和主图内容为区别),即1960年"枣红"1角券(图1)、1962年"背绿"1角券(图2)、1962年"棕色"1角券(图3)。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此票券在短时间内进行两次改版呢?本文结合相关史料和时代背景,对此做以介绍。  相似文献   

20.
1979年10月1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邮电部发行了五组国庆系列邮票,其主图分别为"国旗"、"国徽"、"国歌"、"欢庆"和"实现四个现代化"。在这五组纪念邮票中,J.46国庆三十周年(国歌)在邮票市场持续低迷的态势下仍具有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