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考纲”和“考试说明”保持稳定不变,体现连贯性,为高考备考提供了有利条件。“考纲”是高考英语学科试题的命题依据,广西高考英语学科试卷使用的全国高考英语I卷便是教育部考试命题中心依据“考纲”命题的。综合分析近年高考试题的各种数值和高考质量分析报告,我们可以推测试题的稳定性将会延续。“考纲”与“考试说明”包含了高考命题依据的四项内容。  相似文献   

2.
现代文阅读的备战,首先应该学习研究高考《考试说明》中的“现代文阅读”部分的九个考点的要求,其次则是具体承载着高考语文命题组专家们的思想的试题分析,再次是建立起文章和作品的概念,并据此分类进行现代文的阅读备考。  相似文献   

3.
现代文阅读题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重头戏之一,与95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相较,199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中的现代文阅读题,保持了命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符合教纲和考纲的要求,难易适中,有利于选拔人才,也对语文教学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如果说95年的《〈叶圣陶语言教育论集〉序》(节录)的现代文阅读题是“品位高导向明”(参见拙文《品位高导向明》,《考试》1995年4期)的话,那么今年的《贝多芬之谜》现代文阅读题则是稳中有变,能力至上的一道高质量题。下面就是这道题:  相似文献   

4.
2009年高考课标版《考试大纲》“新鲜出炉”了。由于《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必须遵循的法则,所以认真解读考纲,关注其中变化点,把握命题新趋向。对于考生备考复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期老编特邀全国各个学科的顶尖名师专家,深度解读课标版《考试大纲》,并依据考纲精神为考生点明复习方向,传授备考策略,希望以此能对考生备考复习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陆建新 《时代教育》2010,(6):202-202
高考语文中的现代文阅读是考试的重点,占总成绩的比重比较大,可以说现代文阅读做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高考语文成绩的高低,甚至影响高考的成败.基于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对现代文阅读的命题重点和阅读解题技巧加以分析,并找出对策提高高考现代文的得分率.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颁布的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规定了高考的性质、目的、内容、能力要求和形式,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对高考命题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同时,考纲是师生复习备考的依据,充分研读考纲,有利于避免备考的盲目性,有利于减轻不必要的负担,因而考纲备受广大教师和考生甚至家长的关注。但考纲内容的表述较为笼统和粗略,需要教师对考纲能力要求和考点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细化,才能对复习备考起可操作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钧 《广西教育》2015,(12):45-46
广西2015年高考将首次使用课标卷,与2014年使用的高考大纲卷相比较,课标卷的地理试题,其命题与备考所依据的考纲不同,试题结构、考试范围、考试内容及考题特点等都有一定的变化。因此,教师研究《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和近年高考试题,对正确把握2015年高考的方向,做好备考工作,提高备考成效至关重要。一、考纲解读考纲与2014年的课标版考纲几乎  相似文献   

8.
回首几年高三备战高考的艰辛历程,有欢歌笑语,也有心酸教训.今天我把高三复习备考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总结出来,与同仁老师一起切磋和交流. 一、研究考纲,领会精神 《考试大纲》是考试的主旨思想和命题依据,以及考试的范围与要求.面课本是《考试大纲》的载体和具体阐述,又是高考命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高考备考中必须强调.首先,仔细比对研究近两年《考试大纲》,虽然考试立意和范围总体比较平稳,但是也会结合时政热点和社会、教育需要有一定的变化.通过比较研究,领会《考试大纲》要旨,找出考纲的变化之处,然后把它们体现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之中.  相似文献   

9.
一、引入课改理念,认真研究考纲考题《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规范了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等,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三复习备考的依据。我们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每年高考考纲的变动上。以今年《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为例,语文科主要变动情况解读如下:1.今年  相似文献   

10.
科技文阅读是近几年高考中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分值、题型一直比较稳定。通过训练 ,我们完全可以掌握它的解题技巧 ,增强阅读能力。一、“三知”的内容一是知“考纲”。现代文阅读 ,特别是科技文阅读 ,基本上是无本可依。教师只能选用各地交流的资料 ,因此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明确“考纲”的具体要求。学习“考纲”对学生及老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学生是高考的直接参与者 ,教师只是参谋者。所以 ,必须让学生知“考纲” ,明确考试的内容及方向 ,做到心中有数 ,才能临阵不慌。二是知“考题”。所谓知“考题” ,就是把握命题思…  相似文献   

11.
现代文阅读自主命题训练法是学生自己尝试命题并做题的一种训练方式。以前我们习惯了老师命题考试→学生做题→老师评讲的模式,仿佛学生做题是天经地义。现在我们让学生自己来命题!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考试说明》中关于现代文阅读部分的考试能力要求和考查要点写得很清楚,又有历年来的高考试题作样板,照下面步骤试一试,这不难!  相似文献   

12.
回眸2005年丰富多彩的高考语文试题,再结合高考语文的历史沿革,我们应该看到这样的一条高考命题原则:高考是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寻求适度变化的。现代文阅读的命题也是基于这一原则,在能力要求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考查形式、考查内容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延续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为我们的备考复习暗示出了一定的规律性的东西,也为我们寻求应试策略、突破难点做好了相应的铺垫。高考在即,现代文阅读的备考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调适应试心理,冷静面对阅读材料从现代文阅读的材料来看,第Ⅰ卷主要考查科技文或社科文,第Ⅱ卷主要考查文…  相似文献   

13.
现代文阅读板块,历来是考生备战高考的必争之地。高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根本在于阅读本身,而现代文阅读的有效备考则主要在于审题能力的强化训练。高考命题语言表述是符合“准确、简洁、规范”这一标准的,题干中的用语都有其所指,承载着命题者的意图,蕴含着答题指向。考生只有准确挖掘题干所含信息,才能把握答题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把握学科高考的走势,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以赢得更多的备考时间,从容应对高考。为此,我们特别设立了“高考走势”专栏。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伟民先生为这个专栏奉献了他的力作,对高考现代文阅读的测试目标、命题思路、解答技巧进行了深入精辟的分析,对我们正确把握复习方向、重点,提高阅读能力毫无疑问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2012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既是高考语文试卷命题的准绳,更是我们普通高中语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的依据、参考。2012年考试大纲发布后,通过对考纲的研读和组内教研学习研讨,可以说对我们以后的语文教学备考参考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也有了以下几点思考:1.明确考纲有较小的调整,与近几年来的考纲比较,稳中有变,变中创新,日趋科学、合理与完善,但较之  相似文献   

16.
鉴于我国高考是“高厉害关系测试”,即高考成绩直接影响考生能否进入高等学校或进入哪类高等学校,指导高考命题和考生复习备考的高考考试大纲对于广大师生非常重要,考试大纲的颁布也有利于将测试“去神秘化”,改变了以前把考试神秘化的做法,如不公布考纲且把题型故意变来变去,中学师生只得年年猜测考题,是否猜中直接影响到考生分数,损害了测试的公平性,而且考试时考生还得耗费时间理解新题型新要求,从而干扰了考试。所以,考试大纲对考生是非常重要的指导性件,特别是自2005年起的英语考试大纲明确细化了语言运用中听力、阅读和写作各项微技能,除了有利于规范命题专家命题外,也有利于考生备考,有利于消除考生对试卷的神秘感,缓解考试时的心理压力。本主要以全国考试大纲为分析对象,对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进行解读,因为各自主命题省市也将参考全国大纲制定本省市的考试说明,有的就以全国考纲为准。  相似文献   

17.
胡小玲 《作文》2023,(12):61-62
<正>本文通过对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现代文阅读题目的分析,总结语文学科素养视域下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目的命题特征,浅要分析高考生现代文阅读的备考策略,以期启发一线语文教师优化教学策略,指导学生科学备考。一、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现代文阅读题命题特征分析2019年开始,全国Ⅱ卷中对现代文阅读部分的命题顺序进行了调整,原本顺序为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现阶段顺序为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通过命题顺序的变化可以发现,命题更加突出地体现出循序渐进的规律,从论述类到文学类,试题难度呈持续上升趋势,2020年试卷中仍然延续这一顺序,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程改革强调建设轻负高效课堂,其实质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难点和重要得分点,学生既渴望得高分又有畏难情绪。那么,如何在有限时间里搞好文言文阅读的高效复习以应对新高考呢?笔者认为要讲究六条策略。策略一:准确解读考纲要求《考纲》是高考命题、备考和评价的依据,是教育部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阅读是高考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从湖北省及其他省市模拟试题赋分的走向来看,2006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分值必将增加,而且,原来的多项选择题被主观题取代也是必然。然而许多考生对现代文阅读望而却步,片面的认为在短期内改观阅读题的得分可能性不大。其实,只要考生能够做到端正心态,平时多阅读多思考,掌握命题趋势和答题策略,增加阅读题的得分是不难的。在引导学生掌握命题趋势和答题策略方面,笔者认为,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复习备考指导思想。何谓“深度阅读”?有专家指出,“深度阅读”的“深”体现在如下几点:一是深识…  相似文献   

20.
考纲是高考命题的风向标,准确分析、研读考纲,有利于高三师生把准高考动向、高效复习备考。诚如丁祥云老师所言,复习备考犹如下一盘大棋,一着不慎就可能影响全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研读考纲、吃透考纲?且看下祥云老师如何在宏观上研判取势,分析试题结构,探究命题立意,明晰命题思维;又如何在微观上妙手收官,探讨备考方向,把握复习重点,着手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