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东荪对中国哲学之现代化有重要的贡献:在20世纪,他给中国哲学贡献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第一个把中国哲学家提升到可与西方大哲平等地、建设性地对话的新高度;在中国哲学史上,他贡献了一个“以知识论居先为方法”的全新的方法论;从具体哲学理论方面,也可以概括为三方面:他独立地打起“观念论”与“理性论”的旗帜;他独立地打起“知识论居先”、“是何在先”的旗帜;第一个勇敢地建立起独立而自足的知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的科学哲学思想是否有过重大转变,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爱因斯坦是从经验论者转变成了唯理论者;有人认为不存在这种重大转变.也有学者认为其思想一直存在"多元张力".但是,从逻辑和史实的进一步研究,都说明爱因斯坦的思想有重大转变.在研究科学家的科学哲学思想时,应该把其思想的自我表述和客观实践区别开来.由此得到的启发是,科学家的科学哲学思想对其科学活动的作用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3.
崔清田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10):35-38,55
张东荪有关"逻辑与文化"的思想不乏合理之处,对逻辑学、逻辑史、中国逻辑以及逻辑比较的研究多有启迪,应当继承和发展。张东荪关于比较法的方法论思想,明确了"逻辑与文化"讨论的基本思想,规避了简单比附的偏差,对中国逻辑思想乃至中国思想的认识与研究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西文化比较是张东荪文化思想的重心,他本人不但参与了五四东西文化论争,而且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反思和批判了这场论争。通过梳理张东荪五四后相关文化观点,考察他对五四东西文化比较的整体认知,旨在借助这一特殊历史人物的视角,窥见这场思潮的概貌。  相似文献   

5.
6.
尽管张东荪与文化激进主义者一样,都主张彻底采用西方文化,但是,张东荪并不赞成全盘抛却传统文化。张东荪与文化保守主义者持论颇为相近的是,二者都极力调和中西文化,宽容对待传统文化。实际上,张东荪与诸多文化保守主义者不仅思维模式相同,而且彼此相互欣赏,私交甚笃。  相似文献   

7.
张东荪认为逻辑与语言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语言的不同可以引起逻辑的差别,由此就产生了中西方不同的逻辑。张先生的观点强调了逻辑的特殊性,可以启迪我们考察中国逻辑的特性,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东荪认为逻辑的多元性是由文化的多元性决定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引发不同的逻辑。张东荪坚持非普遍性和非惟一性(即多元性)的逻辑思想,否认欧洲学术为天的说法,尽管这种逻辑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这种逻辑观对当前的逻辑学研究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东荪认为人生观是以宇宙观为基础的 ,我们的宇宙是由无数架构相互套合、互相交织而成的一个总架构。人的价值便是追求人生在宇宙中有较实在、较进步的地位。人是事实和价值的统一 ;科学亦能亦不能解决人生。人欲并不是无足轻重的 ,我们只能化它、移它 ,而不能绝它 ;人之相忘于社会正犹鱼之相忘于水。凡人皆不朽 ,不朽只是指其人对于宇宙人生的进化所贡献的影响大小、广狭而言 ;人之一生只是一个理智的实现而已 ,人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理智 ,理性地生活 ,努力把无目的的自然生活改变为有目的的理想生活。  相似文献   

10.
张东荪认为,哲学关注价值既是哲学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时代赋予哲学的神圣使命;道德哲学本质上是一门价值科学;道德是文化价值的一种,是“文化之最重要方面”。张东荪强调道德评价的标准是“社会心”,应从事实与价值的统一的角度进行道德评价,道德价值与人生价值具有一致性。张东荪道德价值观带有明显的“自我实现论”之倾向,过分强调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忽视了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张东荪认为讲人生观就非讲宇宙观不可,人生是宇宙中的一部分,人生观的目的重在说明人生在世应当怎样.我们应取一种新的态度--进化的态度,来看待人生观."自我"是随宇宙由物而心的创造进化产生的,我们必须光大自我.人欲并不是无足轻重的,我们只能化它、移它而不能绝它.人之一生只是一个理智的实现而已,人应用自己的力量去改造自己,突出理性在人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东荪认为知识是感相与格式以及设准等 的产物。判定一种知识真理性的标准是看它在所对上是否是相应的,在系统上是否是符合的,在未来上是否是有用的。凡满足这三个条件的知识就是真理,反之亦然。他的这些观点、看法虽然是对先验唯心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调和,在整体上是错误的,但也包含着新思想的萌芽,引发了我们对知识、知识标准的重新思考,有利于我们全面审视知识和知识经济,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标准。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4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张东荪对社会主义进行了集中的研究,在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等问题上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但由于受时代条件、阶级局限及理论方法等因素的制约,其探索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错误。  相似文献   

14.
15.
梁漱溟的东西文化观是以“意欲”为本源来构建其文化哲学体系的。他所阐述的“文化三路向”说和“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 ,试图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比较中国、印度和西方三大文化体系的异同问题 ,以期指明中国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张东荪在对西洋哲学的引介与探讨上对国人的贡献颇大,其输入的西洋哲学,几乎涵盖了西洋哲学的主体部分与核心部分的全部。他在翻译介绍西方哲学著述中的一些做法仍然值得我们今天予以参考和借鉴,尤其是对康德哲学的关键概念如“apriori”、“transcendental”与“transcendental”的把握与翻译值得后人学习,对目前思想概念词语的翻译困境及对策研究有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17.
元朝蒙古统治者在入主中原农区之初 ,企图以游牧生产方式代替农业文明。但是在客观规律惩罚下 ,逐步认识到发展农业的重要 ,在思想上发生了重大转变和哲学飞跃 ,由于重农思想及其政策措施的贯彻 ,农业生产很快得到发展 ,为元帝国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徐亭 《柳州师专学报》2004,19(3):116-119
通过对钱钟书的文化哲学思想进行考察,认为钱钟书的文化哲学是以探索人的心性灵魂奥秘为目标.途径是不通过形而上学的方法,而通过大量具体文化元素的阐释来达到这个目的。因为钱钟书优越的先天和后天条件,使他取得的相应成就非同凡响,和新儒家哲学的大师相比,钱钟书的文化哲学思想具有别具一格的独特意义,对未来的文化创新将富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汪曾祺曾受到存在主义、道家思想、儒家思想的影响,并在兴趣主义的前提下,融合上述各种元素,形成了独特的以自由、生命、个体为中心的整体生活观念以及生活审美主义艺术精神。正是这种独特的哲学思想,使汪曾祺的小说在20世纪独放异彩,并成为接续现当代文学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调和论是章士钊在《甲寅》时期(1914-1927)的哲学思想。它分为调和立国论和新旧杂糅调和论两部分。调和立国论主张中国各派政治力量互相容纳,互相尊重,遵循西方政党政治的规范和道德,是一种自由主义的政治观;新旧杂糅调和论主张在文化创新时要注意文化继承,鼓吹维护和保留中国固有文化,反对新文化运动破旧立新的文化大革新,是一种保守主义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