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敬爱的周总理病重时,犹眷眷不忘任何一个对革命做过贡献的人,关照有关同志,对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注意调查研究;特别提到对杨度晚年参加了党,要作出正确的叙述。——这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志式的关怀,给我们指明:应当实事求是地全面评价历史人物,而要全面关键在于调查研究。何汉文、杜迈之编著《杨度传》(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一版)遵循周总理  相似文献   

2.
历史学应该研究什么?这是史学家们不能回避的难题。二百年前的历史学家更多地把历史看做“帝王的家谱”,或“一些战役的围城;行政部门的盛衰;宫廷的密谋”(麦考莱语)。他们所写的历史书,不过是对政治与军事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所作的喋喋不休的叙述。在这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历史学家们开始关注起人民的历史和人们的生活来。他们不再把历史看做帝王将相史,而是主张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出发,去追踪一个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过程,深入分析社会的经济生活与结构以及全社会的精神状态。应该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是历史唯物主义的…  相似文献   

3.
江涛 《新闻前哨》2012,(6):19-21
《一年又一年》是中央电视台在每年春节期间推出的一档特别节目。从2002年开始,每个年三十的下午四点,节目一边直播春节联欢晚会前最后几小时的幕后情况,一边用精彩话题渲染节日的欢乐气氛,提前把人们带进了年夜饭的团聚氛围中。而在2011年的《一年又一年》特别节目中,除了主打新闻直播牌,最大亮点是和腾讯微博的合作,而这也是传统主流  相似文献   

4.
5.
柯文浩 《报刊之友》2010,(12):128-130
本文运用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法,选择英国的路透社和美国的《纽约时报》网络版作对比分析,研究二者对2010年中国"两会"的报道,并探究两家媒体如何设置对华报道框架,尝试挖掘出不同西方媒体在常规议题和报道方式两个维度上建构中国新闻框架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与21世纪的历史跨越期,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浪峰上。青年是时代的缩影,青年人有火热的追求,他们热切地盼望着在改革开放的海洋中遨游,胜利地到达光明的彼岸。但当他们触及到当今中国的社会矛盾,面对前进中的诸多问题和挫折时,又有些迷惘、困惑、忧虑、烦恼,甚至失望。那么问题的产生是时代的偶然还是传统的必然呢?青年人眼中的中国社会是怎样的?青年人应当怎样正确看待中国的社会问题呢?由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4家人民出版  相似文献   

7.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里面把艺术分成三类:说明性的艺术、情感性的艺术和道德性的艺术.①这正暗合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纪录片创作的任务是为政治服务,高高在上的创作视角、充满说教的造作色彩、空洞乏味的内容、立场鲜明的先行主题,是其最主要的特点,即说明性的艺术.1990年,吴文光《流浪北京》横空出世,中国的纪录片创作者们开始了对人的关注,尤其是社会底层和边缘的人,他们用一种平视的视角对待拍摄对象,摄像机成了他们的悲欢离合的见证者,这类作品归类于情感性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桑东辉 《兰台世界》2012,(28):88-89
"革命"一词出自《易·革·彖》:"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后世人多将革命与革卦及其下一卦鼎卦联系在一起,乃至革故鼎新成了"革命"的代名词.把"革命"一词笼统地归之于《周易》首创似不确切.准确地说,"革命"理念出自《易传》而非《易经》,代表着《易传》作者的思想,而与《易经》革卦的内容迥然而异.  相似文献   

9.
2013年,以新东方集团的发迹史为摹本的电影《中国合伙人》上映,这部励志电影试图让人回忆起该集团的一句重要口号:“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生命必将辉煌。”这是一个典型的存在主义式口号,它的前半部分让人以否定的方式看待自己:放弃希望意味着放弃自己对自身理想社会位置的期待,而后半部分则预言了这一否定过程必将导致肯定的结果,因为,放弃这一位置反而使自己超越了这一位置,走向更为开放的社会舞台,进而达到人生的辉煌。  相似文献   

10.
严峻的现实社会,正逼着我们就范,这个“范”,就是实事求是。事物的多面性、复杂性,正把我们的新闻报道赶入社会万花筒。我们新闻界开始从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观察社会了。在报纸上出现了许多实事求是分析我国国情的报道,新闻界有个说法,把这类报道叫作“深层报道”。最近,在这些“深层报道”中,有两篇比较引人注目,一篇是新华社记者刘远达、贺晓林写的《从物价看国情》(见6月22日人民日报),另一篇是人民日报记者艾丰写的《社会公平的辩论》,(见人民日报7月11、12日)。这两篇报道的共同点是,讲的都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院士、微波通信及光纤通信专家叶培大先生有言:信息的流动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确实如同血液之于躯体。信息的有序流动需借助一定的媒介或技术,而通信则是服务于人的信息表达、存储和传送的  相似文献   

12.
两本书:“中国通”眼中的中国美国最近出版了“中国通”所写的两本新书:一本是罗斯·特利尔(Ross Terrill)的《我们时代的中国》(China in Our Time),另一本是林培瑞(Perry Link)的《北京夜话》(Evening Chats in Beijing)。《我们时代的中国》一书的副题是《人民共和国史诗:从共产党胜利到天安门广场以外》。这本书主要披露了作者与中国各界人士谈话后的分析见解。在中国大陆,作者结交了  相似文献   

13.
反映中国少数民族可歌可泣革命斗争史实的宏篇巨著《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最近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八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之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史研究室的专家、学者撰写,它以翔实资料记述了中国少数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反抗封建压迫的斗争历史,反映了近现代史上少数民族在维护祖国统一、推翻封建统治、缔造共和国革命中所作的贡献,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书的出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2001年4月6日,《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出席了研讨会,国家一些部委、研究单位和高校  相似文献   

14.
迪士尼根据中国民间故事题材,三度拍摄《花木兰》,我国历代文人对花木兰故事的各种改编也不计其数,但让国人心有不平的是,为什么迪士尼改编的花木兰题材的影片可以全球热映,而我们改编的花木兰作品却难以走出国门?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如何创新、突破?文章梳理、分析了花木兰故事的起源与改编,反思其在传播过程中带给我们的困惑,提出讲好中国故事的思路:精品化打磨、多元化呈现、全球化传播、品牌化提升。  相似文献   

15.
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在《社会冲突的功能》一书中阐述了社会冲突中的安全阀机制对于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此处的"社会安全阀"体现了社会冲突理论的一个侧面,其本质肯定了社会冲突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然而,在阿道司·赫胥黎的文学作品《美丽新世界》中,其虚构社会中的"安全阀"背离了社会冲突理论,而以一种非暴力的、更富欺骗性与麻醉性的形式浸透社会,致使人性的许多侧面在无知觉中消弭。  相似文献   

16.
在和平、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全球反恐的大趋势下.通过军事政变、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变得越来越困难。不过,外部干涉势力以及内部在野势力并未放弃实行政权更迭的野心,而是改变了行为方式,如今美国更倾向于通过选举策动“颜色革命”在对象国进行和平夺权,这就为大众传媒参与政治运动的最高形态——政权更迭提供了尽显“英雄”本色的舞台。  相似文献   

17.
《西点军校人文建筑之旅》是"世界著名大学人文建筑之旅丛书"之一,从建筑学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西点军校的历史和文化,由美国著名建筑史学家罗德·米勒编著。坐落于西点的美国陆军军官学院的建筑风格反映了美国的历史、传统,也反映了其武装力量的特色。冷冰的建筑、草坪、街道,经作者一诠释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全书采用了旅游书籍惯用的手法,  相似文献   

18.
我们把主持人与嘉宾、观众在演播室围绕某个话题进行即兴讨论的节目称为谈话节目。近两年,谈话节目在国内发展迅速,成为荧屏一大亮点,而林林总总的谈话节目在竞争中积极探索、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那么,风格各异的谈话节目之间有没有“共性”可循呢?本文试图以中央电视台二套在2000年7月推出的演播室谈话节目《对话》为例,探讨谈话节目的共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这两种说法最早兴起于18世纪的欧洲。西方人将当时的文学作品分为"朴素的"和"伤感的",并逐渐形成两种区别明朗的文学创作风格。其实,早在我国古代,就已发展出不同的两种文学创作流派,这种分别尤其体现在诗歌创作上。本文将以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和中国第一都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为例,分析中国古代文坛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20.
林语堂所著《中国人》,旧译为《吾土吾民》,是林语堂乃至中国作家最早向西方介绍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林语堂在西方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全书分为背景和生活两大部分,其中涉及到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文学艺术、中日战争等内容。本文主要评析了《中国人》一书中林语堂式的幽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