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咸亨酒店孔乙己给孩子们吃茴香豆的情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料,读了《想起了“茴香豆”》一文(见《经济日报》1995年2月23日二版),竟发现《孔乙己》中的茴香豆却被人搬迁了。请看该文第一段:“鲁迅在《社戏》中写他少年时和小伙伴看社戏的情景,回来时经过种有茴香豆的田地,  相似文献   

2.
何立波 《湖北档案》2008,(10):41-43
对于京剧,鲁迅小时候就不怎么喜欢.鲁迅对于京戏的评价,不会比地方剧种更高些。有一回,鲁迅看了湖南水灾捐募的义务戏,在台上唱的是龚云甫的老旦,还有谭鑫培的老生,他看了都摇头。散文体小说《社戏》中,鲁迅说他自1902年至1922年20年中,总共看过两回京剧,而给他留下的印象无非是“咚咚口皇口皇之灾”,戏台下是太“不适于生存”了。  相似文献   

3.
一 在《扬子江评论》看到王彬彬先生的《鲁迅的不看章太炎与胡适的不看雷震》一文,受益匪浅。此文从当时险恶的历史大环境出发,对鲁迅不看章太炎,给予了“理解之同情”。不过,关于胡适为什么不去看雷震,我不太赞同王彬彬先生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书业内外     
《收获》刊文贬损鲁迅引起质疑 据《北京晚报》等传媒引自新华社电讯,文学刊物《收获》近期集中刊登3篇贬损鲁迅的文章,引起绍兴市政协委员、绍兴市作家协会主席朱振国的不满。朱在一封公开信中质问:如此“集束炸弹”贬损鲁迅,意欲何在?今年第二期的《收获》在题为“走近鲁迅”的专栏中,分别刊登了冯骥才的《鲁迅的功与“过”》,王朔的《我看鲁迅》及林语堂发表于1937年的旧文《悼鲁迅》。  相似文献   

5.
坐在家里看电视片比在影院看电影惬意随便,看立体片比平面片逼真,彩片比黑白悦目,有声片比默片悦耳—…·。但在无电视、立体、彩片、声片的时代,看无声片会怎样呢?《中国无声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告诉了我们:“此时无声胜有声。”默片的效果完全可以像古代王冕画荷、梅兰芳唱戏所引发出来乡邻的惊叹、外国人叫绝那样的艺术效果,因为它突如其来地在思想、情感、审美等方面给人们打开了一个或者说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这又是鲁迅的《社戏》描写的乡下儿童对社戏的焦灼、期待的心情所不可比拟的,它的陌生感在量和质上又…  相似文献   

6.
鲁迅名篇《社戏》描写了"我"少年时期在乡下与伙伴们结伴玩耍、看戏、吃豆的有趣经历,本文从遁入"心斋"、"至乐"的体验、妙趣的横笛三个方面赏析该文包含的人生意蕴。  相似文献   

7.
《新闻业务》第六期上郑成训同志的《鲁迅的几种修辞手法》一文,对于我们了解鲁迅先生的语言艺术很有启发;但就中有一处提法,我以为欠妥贴。说到鲁迅先生用词新鲜贴切,不落旧套,郑同志认为,这与鲁迅先生的“避去熟字”这一修辞手法有关。鲁迅先生用词的确避去陈词滥调,但这不能说是“避去熟字”的原因。相反,鲁迅先生用语用字一向讲求大众化,用大众懂得的语、字,而不易为读者所  相似文献   

8.
话说孙犁     
我过去的一位同事,每年春节都要回天津老家去。到天津时,也都顺路去见孙犁先生。那时我所在的鲁迅研究室,每月要出版—本《鲁迅研究动态》,孙犁是期期都看的。孙犁见了我的同事,总要聊起那本杂志,说他对有关鲁迅史料的文章,很感兴趣。鲁迅研究室的同仁,对先生热衷于鲁迅的态度,颇为感动。直到现在,杂志还期期赠送与他。孙犁对鲁迅的敬仰,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据说1949年“进城”后,他有个时期的购书,是参照鲁迅的书帐单来选择书籍的。对鲁迅的持之以恒的学习和研究,这其实是可以看出他的人  相似文献   

9.
1942年10月中旬的一天,陆定一同志叫我到他和秦博古同志办公的窑洞里去,告诉我说:“过几天,就是鲁迅去世六年了,我们要发一篇社论,纪念鲁迅先生;你去准备一下,写一篇,拿给我们看看……”说时,他和博古都望着我,面带微笑。为《解放日报》起草一篇社论纪念鲁迅,对我当时那样一  相似文献   

10.
希望年轻人去创造“思想”李泽厚我最近给香港《二十一世纪》杂志写了一封短信,其中提出90年代学术风尚特征之一是“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显”。鲁迅、胡适、陈独秀等退居二线,王国维、陈寅恰、吴灾等则被抬上了天。而从一些刊物的自我标榜看,仿佛有些人硬想回到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图书评论》编辑部: 贵刊1991年第3期发表的《鲁迅作品词典指谬》一文,我已拜读。该书若干条目,一字不差的抄录我社出版的《鲁迅杂文辞典》(“指谬”一文,两相对照,举例说明)。我们看了该文后,十分气愤和吃惊。今奉上我社出  相似文献   

12.
散议三题     
旧话重提近读前辈编辑家赵家璧先生回忆鲁迅一九三六年编选《苏联版画集》的文章,内中转引了鲁迅先生给他的信: 如果印起来,我看是连作者的姓名和题目,有些都得改译的……《郭尔基》在中国久已姓“高”,不必另姓……(见《编辑忆旧》,三联书店一九八四年版)  相似文献   

13.
由于教学需要,我咬了咬牙花了十多元钱买来一本“著名鲁迅研究专家林志浩教授审定”的《鲁迅作品辞典》(以下简称《作品辞典》),翻开一看,原来是一部错误连篇,拼凑抄袭十分惊人的辞书。现仅就其“历史人物”部分稍加举例,想借贵刊一角之地发表出来。现只抽举“历史人物”的第三画,此画共收中外人物8人,现选  相似文献   

14.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6,(15):86-86
《女性特质》;《挑灯看剑:观察经济大时代》;《如慧划过夜空》;《再造“病人”》;《像男人那样去战斗:我就是那个“说球的”》。  相似文献   

15.
几家报纸对鲁迅使用笔名的数量说法各异,莫衷一是,使人不知该相信谁的。《中国教育报》1999年11月2日第4版,《鲁迅笔名浅谈》一文中说:“鲁迅用过的笔名达140多个。”辽宁的《青年知识报》1999年11月3日第三版,在题为《鲁迅的笔名与爱憎》一文中说:“鲁迅的笔名共有130多个。”《天津老年时报》2001年9月15日第四版,在题为《鲁迅笔名知多少》一文中说:“鲁迅使用的笔名大约有158个。”上述三报三种说  相似文献   

16.
我看“家”与“商”读到鲁迅先生《集外集拾遗》中的一则广告——《三闲书屋校印书籍》: “本书屋以一千现洋,三个有闲,虚心绍介诚实译作,重金礼聘校对老手,宁可折本关门,决不偷工减料,所以对于读者,虽无什么奖金,但也决不欺骗的。”说得好!这种对革命、对文化出版工作、对读者的负责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出版家的气魄!  相似文献   

17.
孙伏园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报人。他参加过北京《国民公报》的编辑工作,主编过号称“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中的《晨报附刊》与《京报副刊》,后来又发起成立著名的文学团体“语丝社”,并创办了《语丝》周刊。他为编辑这些刊物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有时甚至“自跑印刷局,自去校对,自迭报纸,还自己拿到大众聚集之处去兜售”(鲁迅:《我和<语丝>的始终》)。他编辑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春天,我去黑龙江省农科院联系购买种子事宜,顺便到哈尔滨《农垦日报》社看朋友,却被他们订阅的《新闻三昧》杂志吸引了,我便索性找来几本看了起来。几个熟悉的栏目令我惊喜:原来的《通讯员园地》现在叫《笔友自助餐》,内容较前更广阔、更精彩了。一个个作者的不懈奋斗的心路历程,面对困境迎难而上的勇气,抓住机遇一展才华的成功喜悦,使我一次次感动,给我坚持写作以有力的鼓励。《编读往来》是读者心灵的“家”,这是让我们向《三昧》说几句“悄悄话儿的地方”。像我这样不是专业新闻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作者,  相似文献   

19.
北京鲁迅博物馆寄来一册《唐弢文集·书信卷》,内中收录了唐弢先生给我的三封信。其实,在我的书箧中,收藏先生的书信远不止此数,计有18封之多。今日重读这些手泽,往事历历,不免有物在人亡之痛。 唐弢先生是我素所敬仰的作家之一。很早以前,我就知道他是“鲁学”专家,曾与鲁迅先生有过直接交往。鲁迅逝世后,他编辑出版《鲁迅全集补遗》和《续编》,对搜集和保存鲁迅遗著作出贡献。他的杂文,被认为深得鲁迅笔法,有些篇什足堪与鲁迅媲美。他的旧体诗词也极有功底,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更使我倾慕的,是他与我同乡,都是宁波人,我为有这样一位前辈乡贤而感到自豪。 1956年秋天的某一天,我当时是新闻日报《人民广场》副刊的编辑,到上海作家协会去组稿,第一次拜识任《文艺月刊》副主编的唐弢先生。胖胖的身体,圆圆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三六年四月下旬,国民党特务张春桥的日子很不好过。因为他以极左面貌出现,对反映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所作的“评论”,被伟大的鲁迅一下揭穿了:是向敌人“献媚”,替敌人“缴械”。在心惊肉跳、惊慌不安之中,他以一副可怜相拿起秃笔给鲁迅写信说:“看到《夜莺》第三期的稿件,里面有先生的那篇《三月的租界》,是关于我的。这使我心里不安好几天了……《三月的租界》这个题目很伤大家底感情,我也不想说什么了。”张春桥为什么特别害怕《三月的租界》这标题?你看,“三月”对“八月”,“租界”对“乡村”,两两相对,锋芒犀利,击中要害。广大人民群众在“八月的乡村”艰苦卓绝英勇战斗的壮烈图景,映照出藏在“三月的租界”里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