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师院校增设非师范专业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院校增设非师范专业刍议安徽阜阳师院邹斌关于高师院校的办学方向问题,多年来一直存有争议。专业设置是和办学方向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过去人们对师范院校设置非师范专业也就讳莫如深。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师院校不再囿于纯...  相似文献   

2.
高师院校发展非师范专业是其综合性办学转型、推动地区产业经济发展和繁荣区域精神文化的必然选择,但是面对非师范专业办学过程中显现出的核心竞争力不强、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需依托优势、更新理念、制订方案、凝练规格、建立机制、调整面向,有效提升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我国高师院校自诞生之日起,主要承担培养中等教育师资的任务。高师院校专业设置主要依据中学课程的需要,大多为师范专业。上世纪80年代末,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高师院校在承担培养师资任务的同时,开始关注整个社会的发展,纷纷开办了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非师范专业。全国有700多所本科院校,其中高师院校97所,占近1/7,97所高师院校都在办非师范专业。1995年一般地方师范院校,常设非师范专业与师范专业之比平均在1∶3,省属以上重点师范大学,比例在1∶1左右,到2007年非师范专业与师范专业之比达到2∶1至5∶4左右。通过对我国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发展这一普遍、现实问题作系统地历史回顾,可以为高师院校发展非师范专业提供可资借鉴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师范性是高师院校的首要特性。随着非师范专业的发展,高师院校专业结构和办学定位的变化使得综合性成为其发展的趋势和既定事实。如何整合师范性与综合性,成为高师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实现高师院校保持师范性与发展综合性,应实行管理多元互补,实现领导理念与思维的复合拓展;发挥学科综合化优势,在更高层次上优化学科,突出师范特色;坚持分类指导,让各类专业释放活力,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完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素质的综合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师范性、综合性整合与高师院校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范性是高师院校的首要特性。随着非师范专业的发展,高师院校专业结构和办学定位的变化使得综合性成为其发展的趋势和既定事实。如何整合师范性与综合性,成为高师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实现高师院校保持师范性与发展综合性,应实行管理多元互补,实现领导理念与思维的复合拓展;发挥学科综合化优势,在更高层次上优化学科,突出师范特色;坚持分类指导,让各类专业释放活力,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完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素质的综合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师院校纷纷增设非师范专业。从现状上看,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远远超过师范专业;从政策上看,非师范专业经历了从禁止发展到限制发展、谨慎发展,再到引导其健康发展的历程。探明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于高师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师范院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基于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的现状,对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开拓和建设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就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原则、措施和功能的开发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师院校非师专业良性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高师院校发展非师范专业是师范教育改革的一种需要,关系到师范院校能否良性发展。但是师范院校在发展非师范专业的过程中存在着学生的专业自我认知度不高,学校办学能力不足,社会的认可度低等不利因素。因此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发展的良性运行需要学生、学校和社会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多元化办学体制的逐步形成,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日渐增多,但由于缺乏对学生实施系统有效的就业教育,致使所培养的毕业生整体就业竞争力不强。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的就业教育面临新的要求,需要及时更新工作理念,加强理论研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完善管理和教育机制,切实提高就业教育的实效性,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为国家和社会承担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但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需加以改革。在充分考虑高师院校办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高师院校自身发展实际,其非师范专业应该构建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特征上应体现“厚基础、宽口径、有特色、重实践”;培养目标、内容和方法上要实现“三对接”;模式运行上要有相关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一、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办学方向模糊不清 近些年,高师院校的连年扩招以及中小学校教师容量的相对有限,给高师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同时,社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多元性、综合性以及层次丰富、结构完善的学科体系的发展,使原有相对单一的师范人才培养日显不足。由于非师范专业和社会经济结合更紧密,能给学校或学院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梁永怀 《文教资料》2012,(17):108-109
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为国家和社会承担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但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需加以改革。在充分考虑办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发展实际,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应该构建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特征上应体现"厚基础、宽口径、有特色、重实践";培养目标、内容和方法上要实现"三对接";模式运行上要有相关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我国教师教育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教师教育系统内外对有限教师教育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综合性大学纷纷举办“教育学院”,跻身于教师教育行列,为教师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而高师院校则努力向综合化迈进,开办大量的“非师”专业,有些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数和在校生数已超过师范专业,更有甚者,有些新升格的高师院校几年后又迅速更名,这种“围城现象”对高师院校既是发展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地方高师院校要在变革中主动应对,保持良好的竞争态势,就必须坚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确定办学定位,提升核心竞争力。一、科学定位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  相似文献   

14.
一、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办学方向模糊不清 近些年,高师院校的连年扩招以及中小学校教师容量的相对有限,给高师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同时,社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多元性、综合性以及层次丰富、结构完善的学科体系的发展,使原有相对单一的师范人才培养日显不足.由于非师范专业和社会经济结合更紧密,能给学校或学院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高师综合化发展道路之我见鞍山师范学院宋涛在深化高教改革的形势下,我省的高等师范院校纷纷创办了非师范专业、职业技术师范专业,积极实践和探索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道路。但是,怎样对待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的办学模式,目前认识尚不一致。笔者试从比较教育的角度,结合...  相似文献   

16.
地方高师院校在发展中不仅包含师范类的专业,也包括一些非师范类的专业,当前非师范类专业在就业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发展中也有一些瓶颈需要突破,尤其是学生在创业教育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不利于高师院校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此,对高师院校非师范类的创业教育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先分析了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瓶颈问题,接着提出了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对策,以便更好地推进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7.
高师院校面临着坚持师范专业优势与发展非师范专业的两难选择,而调适二者关系的核心在于科学分析学科与专业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打造优势学科群、强化院校研究以及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途径,打造高师院校专业特色,发挥其专业优势.  相似文献   

18.
改革当代中国高师必须遵循三个前提,即必须坚持高师为中等学校服务的办学方向;必须符合高师自身的独特性;必须正视高师所处的当今社会背景。同时还要着力解决三个具体问题,即“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问题;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问题;教学与科研问题。如此,我们才能把一个具有个性鲜明的、中国特色的、达到世界水平的新型高师带入21世纪!  相似文献   

19.
张斌 《文教资料》2005,(20):57-58
通过对广告专业学生的实习、就业状况之调查,分析了非师范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优势特点,对制约非师范专业学生成长的因素作了进一步分析,对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高等师范教育是一种教师职业教育,在办学中应突出“师范性”。文章从高师院校的性质和任务决定其办学方向应紧紧围绕“师范性”出发,分析了高师办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办学中突出“师范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