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永进 《语文天地》2011,(18):42-43
国王、诗人两反目《王书》"序诗"成檄文菲尔多西(940-1020?),中古波斯诗人,著有叙事诗《王书》。这部诗是古代波斯民间文学的总汇,有近六万行。按照当时的惯例,受国王保护的著名文人的创作都要题献国王,一般来说卷首还应有颂诗一首。为了让诗人在这部  相似文献   

2.
歌德是举世闻名的德国诗人,是德国古典文学和民族文学的主要代表之一。本文阐述歌德钻研东方文学中的阿拉伯文学、印度文学、中国文学和波斯文学,编写12卷本的诗集《西方诗人的东方诗作》,尤其是他循着波斯诗人哈菲兹的足迹,创作哈菲兹式哲理诗,详细叙述他的人生观、宗教观和宇宙观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一九二四年,叶赛宁在高加索创作了他最著名的《波斯组曲》,接着,在一九二四年末到一九二五年初,他又创作了抒情叙事史诗《安娜·斯涅金娜》。这是叶赛宁诗歌宝库中的一对明珠,而相比之下,后者更胜于前者。当时叶赛宁就曾在给《巴库工人报》的编辑恰金的信中写道:“我觉得,它(《安娜·斯涅金娜》)比我所写的一切诗都好”(1924年12月24日)。在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五年间,叶赛宁写了一百首诗,包括一些长诗,单从数量而言,就是他在一九一九年到一九二三年间发表的诗的一倍以上,而《安娜·斯涅金娜》则是最后的一部长诗。它象一个焦点般集中了诗人这两年间创作  相似文献   

4.
苏涣是中唐时期的诗人,经历曲折,《唐·艺文志》有诗一卷,已佚,唯剩《中兴间气集》所辑三首变律格诗及《赠零陵僧》一首。其人因被杜甫倾倒,才留有事迹传世,虽然诗人有作品传世,却并未受到当时乃至于后世的重视,本文认为对其诗歌的分析更能了解诗人生活及其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5.
杜甫《绝句四首》是官军平叛后,杜甫返回成都草堂创作的即景组诗。这些诗充分表露了诗人当时的情绪心境,其诗语更是妙悟创造的呈现,体现了这组人工制品与自然环境、个人心绪的和谐。解析诗歌结合研究诗人的创作意图,可以纠正偏颇的读解,开放并细腻地找到诗歌的审美意指,回归文学本质。  相似文献   

6.
《圣经》中大卫的诗创作朱韵彬法国伟大诗人雨果在论到《圣经》时说:“正象整个大海都是盐一样,整部《圣经》都是诗。”①我们通览古希伯来人的这部经典,深知这位毕生对《圣经》悉心研读且有深遵独到见解的诗人兼学者所论,实指古希伯来的诗人之多,诗歌创作质高、量大...  相似文献   

7.
李学洲先生可谓是一位多产的诗人,在繁忙工作之余,勤奋创作,成绩斐然,前年刚出版一部厚厚的诗词集《吟啸烟雨》,时隔两年,诗兴未艾,文思如涌,倚马可待,今天又拿出来这部《玉壶冰心》诗集,让我钦佩。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诗歌美学是"诗言志""诗言情",这部诗集延续他以往的诗风,心系苍生社稷,  相似文献   

8.
陈静 《现代语文》2011,(10):45-46
2011年江西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选择的是黄庭坚的《清明》,诗后有注释: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这条注释介绍了诗人创作《清明》的背景,极大地帮助了考生理解诗人感叹“人生无常,世事无情”、“看似消极,实则愤激”的思想感情。2010年全国卷II古诗词鉴赏,选的是欧阳修的《梦中作》,注释中这样说道:“本诗约作于皇佑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相似文献   

9.
在东方文学绚丽多姿的百花园中,有一簇长青的、永不凋谢的、特殊的、稀有之花——《蔷薇园》。它是波斯古典文学的代表作,是波斯古典文学的自豪。在浩瀚的波斯诗文中,它以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成为一首不朽的诗篇。它的作者是伟大的诗人、思想家协依合·萨迪。萨迪继承了萨曼王朝光辉灿烂和崇高的文学传统。将其与自己的创作实践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使过去许多优秀的、先进的精神财富得到了不断发展,在当时,他是理解社会和世界最突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对《蜀道难》艺术成就的推崇,前人几乎众口一词;而对其立意旨趣,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立足《蜀道难》的思想内容,结合其创作背景、诗人当时的创作状态和创作初衷对该诗的旨趣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菲利普·锡德尼的《诗辩》从几个方面对诗人进行了辩护,并针对英国文学的弊病提出了当时的英国文学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研究《诗辩》的写作背景,揭示了锡德尼提出的诗人要有原创性的创作观的现实意义,并通过锡德尼同时期及之后的代表诗人的文学风格研究其提出的观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波斯中古诗人欧玛尔·海亚姆的四行诗集《鲁拜集》,经英国诗人菲茨杰拉德的创造性翻译,成了英国文学的瑰宝,其汉译本也异彩纷呈,其中物理学家黄克孙的译本备受称赞.菲译和黄译都是以不忠实于原作著称的,黄氏称之为“衍译”.本文以互文性理论为基础,以《鲁拜集》的菲译和黄译为例,指出衍译的实质是在互文性基础上翻译和创作的结合,是译诗...  相似文献   

13.
就初唐诗人宋之问创作《渡汉江》一诗的具体历史背景,以及宋之问当时的为人行事格调,指出《渡汉江》一诗清新健康的诗格与宋之问卑劣污秽的人格存在背离现象,并就封建文人的功利性追求、双重人格的作用、作家才气和文学修养的作用诸方面深入探讨此现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14.
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蜀道难》和《将进酒》都是他的扛鼎之作,具有震撼人心的永恒魅力。两首诗都有着独具一格的时代风格与时代精神,洋溢着一股涵盖天地的雄浑之气,同时,又具有各自不同的审美特征。一、两首诗都写出了诗人真切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受《蜀道难》创作于天宝初年,即李白第一次入长安的时候,当时表面繁荣的唐朝隐伏和酝酿着衰败、变乱的危机。藩镇割据,怀觊觎之心者,非徒安史。诗末抒发的感慨,当是针对时局而发,寄寓着诗人深沉的隐忧。此诗表面上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逢踬碍的生活经…  相似文献   

15.
刘勇  赵萍君 《商洛学院学报》2010,24(1):67-69,75
《御览诗》是唐人选唐诗中唯一由皇帝钦命编纂而成的一个诗歌选本。因其选录的诗人多不为后世所知,故不为后世所重视且多遭讥评,但将《御览诗》放置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并与选家的审美标准相结合进行考察后,其个中缘由均能得到解释,可以说令狐楚《御览诗》的诗人选录,较为公正客观地反映出元和诗坛原貌,为后人了解元和诗坛提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这也正是《御览诗》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6.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他的叙事长诗《奥辛的漫游》写于1886—1888年间,于1889年出版,当时诗人24岁。这首诗是他的第一本诗集《奥辛的漫游》的压卷之作,是叶芝以爱尔兰民间传说为题材创作的第一首诗,曾被誉为叶芝诗歌创作中的第一个里程碑,正如莎士比亚根据一则凶杀复仇故事创作出了不朽之作《哈姆雷特》一样,一个本来粗糙的民间传说片断,在叶芝  相似文献   

17.
叶赛宁(1895—1925)俄罗斯诗人。意象派中心人物。1921年离开意象派并与到莫斯科访问的美国舞蹈家邓肯相识。热恋成婚,后离异。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1925年9月三度结婚(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然而,11月便因精神病住院治疗,完成自我审判式的长诗《忧郁的人》,12月26日写下绝笔诗,28日拂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投缳自尽。  相似文献   

18.
沈尹默的《月夜》发表于1918年1月出版的四卷一号《新青年》杂志上,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本诗的发表极大地加速了新一代知识分子觉醒的速度,可谓在新诗创作上有荜路蓝缕之功。同时,也显露出诗人渴望进取向上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9.
罗伯特·彭斯是十八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其在短暂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伤情诗,《杜河两岸》和《一次亲吻》是这类诗歌的典型代表.伤情诗往往通过构筑错综的时空场景,抒发诗人难以忘却的情怀.伤情诗在语言、诗律、风格等方面都呈现出诗人特有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0.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创作于元和年间的讽喻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涧底松》就是《新乐府》五十首当中的一篇代表作。该诗将矛头直指唐朝统治者,反映了底层知识分子阶层的不易与艰辛,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从诗歌的内容入手,探讨了诗人的创作思想,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政治迷途中穷且益坚地呐喊着的文人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