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集邮者对极限片有较广泛的接触始于1982年。当年的10月20日,邮政署发行“第三届远东及南太平洋伤残人士运动会”纪念邮票,运动会举办机构为筹募经费,经邮政署长同意,用邮票图案印制了一套明信片,并于邮票发行当天在各邮政局发售。集邮者购买空白明信片后,再贴票盖戳,才制成极限片(香港称“原图卡”)。这些明信片的图案完全复制自邮票,包括铭记及面值在内。而极限集邮规则禁止使用复制邮票图案的明信片,但大多数集邮者(包括笔者)对极限集邮规则毫无认识,因此乐于收藏这些极限片。  相似文献   

2.
喜爱以专题形式编组极限邮集的作者需要经常与经营外国极限片的邮商打交道。面对他们手中形形色色的外国极限片,如何选择呢?其实,万事不离其宗,与中国极限片大同小异,其规律是相同的。外国极限片也是由集邮者、集邮团体制作和邮政部门开发等几种形式。法国是极限集邮大国,极限集邮开展得很早。打开法国邮票目录,你可以发现,没有制成极限片的邮票并不很多。法国极限集邮协会于1945年成  相似文献   

3.
2006年1月21日,法国邮政发行一组印象主义画派经典画作邮票,10枚,彩色胶印自贴小本票。同日, 法国极限协会发行一组与邮票相同画面的极限明信片。盖销2006年1月21日巴黎首日纪念戳。10枚极限片画作与邮票中的画作(局部)结合在一起,使人在欣赏邮票的同时,更加感受到原画的魅力。这10幅绘画作品是:  相似文献   

4.
贵刊2002年第10期第34页刊登了香港邮友陈进权先生的文章《谈香港极限集邮》,该文介绍说“据知香港最早的极限片是贴1953年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加冕纪念邮票制作的,现在已难觅芳踪,笔者甚至连图片也未见过”。文中所指的极限片即是香港极限集邮家陈国富先生的藏品(下称:“陈片”),所贴邮票为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加冕纪念邮票,香港邮政1953年6月2日发行,盖销香港荃湾邮局邮戳,时间是1954年4月8日。  相似文献   

5.
极限集邮的基本概念是邮票、明信片、邮戳三者最大限度的一致,是一种充满乐趣和创造性的集邮方式。多年来,极限集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集邮者,产生了众多极限邮迷,制作出大量精美绝伦的极限明信片。极限片的引人之处是将邮票贴在与邮票相似图案的美术明信片上,利用邮票图案和片图的偶然巧合,组合出新的、自然和谐的美,仿佛天造合一。其令人叫绝之处,便是先于邮票面世,数载后竟与新邮相映成趣的明信片。其实,能与明信片  相似文献   

6.
当国家公布2010年要发行《梅兰竹菊》邮票后,极限集邮爱好者就想到要制作极限片。梅兰竹菊被历代文人称为"花中四君子",它们在人们心目象征高洁、清逸、气节、淡泊,深受人们的喜爱,制作《梅兰竹菊》极限片也就成为极限集邮爱好者翘首期盼的重头戏之一。  相似文献   

7.
张罗 《集邮博览》2009,(6):36-36
有幸拜读《集邮博览》2009年2月(总第244期)上的《质疑极限片加盖"借代戳"》一文,受益颇多。在此,晚生也谈谈对"借代戳"的看法。读完全文,晚生觉得要理解什么是"借代戳",有必要回到"什么是极限片的和谐性?"这个问题上来。《FIP极限集邮展品评审指导要点》中有关极限片"和谐性"是这样说明的:"题材的和谐一致是极限明信片最本质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适逢香港回归祖国五周年,中国香港邮政特发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五周年纪念”邮票一套4枚,每枚邮票均以两个图案组成,与1997年7月1日发行的一套特区成立纪念邮票的设计形式不谋而合。笔者是极限集邮爱好者,趁此机会自制了全套极限片。由于每枚邮票由两个图案组成,因此可以分别制作两枚极限片。现将几枚极限片展示给大家,供同好欣赏。1.维港  相似文献   

9.
万花筒     
两枚法属南极领地的极限片我在收集国外极限明信片时注意到,法属南极领地极限片,与法国官方制作的极限片风格一致。不同的是:每种极限片的销戳日期都是邮票发行当年的1月1日,很少见到其它日期。原来,法属南极领地的全年新邮均在当年的1月1日一次发行,所以官方发行的相应邮品,如首日封、极限片等,都是统一销盖当年  相似文献   

10.
我国极限集邮虽然起步较晚,但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集邮爱好者。目前各地各级邮展中,极限集邮已成为集邮者广泛参与、比较普及的集邮类别。20世纪80年代初,笔者在编组专题邮集参加国内和国际邮展时,曾多次选用相关题材的极限片入集,也单独组织过几部极限邮集参展。尽管获奖不高,兴致所至,乐在其中。几十年的“极限”情思,乐此不疲的收藏,积攒了大量符合极限集邮展览规则的极限片,也形成了追寻票、片、戳三者和谐一致的习惯思维模式。无论载体是明信  相似文献   

11.
我收集的外国极限明信片不多。最近随便翻阅一些以名人为主题的极限片,现选出几枚供欣赏,顺便写一点“阅后感”。图1是保加利亚的列宁片。1949年是列宁逝世25周年,保邮政部门为此发行了2枚一套的邮票,这是保加利亚有关列宁的整套邮票,印量低值的200万枚,高值50万枚,目前市场上仍很多见(市价不到10元人民币)。但这枚极限片却很难见到,这是因为50多年前极限片并不像现在这么受  相似文献   

12.
企业拜年卡设计精美,题材广泛,专题信息丰富,图案可谓五花八门,部分企业拜年卡是制作极限片的好素材,只要在《FIP极限集邮评审专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便可以灵活地以片源图文情况确定邮戳,制成极限明信片。一、“以片定戳”。如果企业拜年卡上的图案,有相应邮票(有时纯属巧合),盖上相应的邮政日戳或纪念邮戳,一枚企业拜年卡极限片就诞生了。  相似文献   

13.
上海聋人集邮协会会员朱建霖爱好极限集邮,日前他热情地以笔代语向编者讲述了自己用同一种邮票制作不同题材极限片的心得,这恰与第七期将刊登的《多题材邮票的极限片制作》一文不谋而令。这里先选介他的两组自制片。编者  相似文献   

14.
避暑山庄     
我在《承德避暑山庄》邮票发行首日,亲赴避暑山庄制作极限片,用1976年文物出版社《避暑山庄外八庙》中水心榭一张,贴T.164-2“水榭环碧”,盖销离山庄最近的火神庙邮电支局自戳。山庄不设邮电局所,承德市邮票公司发行的极限片盖销的是特制的“避暑山庄(所)”胶质戳。  相似文献   

15.
李忠 《集邮博览》2011,(1):48-49
本文所指极限片,跟常规意义上的极限片有所区别,主要是指三要素"票、片、戳"中的"票"不合常规,但其选片盖戳还是和制作正规极限片一样。这类极限片贴的"票"不是正规的邮票,而是从邮资封片简上剪下的邮资图,以及个性化邮票的副票(但必须带有原票才行)。邮政法规定:“从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邮资邮简、  相似文献   

16.
《集邮博览》2011年第2期、第4期分别刊登了王忠义先生的《现代史绘画作品极限片如何销戳》和客文达先生的《“从夺取全国胜利”到“运筹帷幄”》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都对中国邮政1998年11月14日发行的1998—24(T)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纪念邮票中的“运筹帷幄”邮票的原图创作及极限片盖戳谈了各自的观点,其实关于《运筹帷幄》原图及盖戳地点,集邮界有不同意见,笔者也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企业广告拜年卡可以用来制作新邮极限片,据不完全统计已达60多种。例如用’95东风汽车公司广告拜年卡制作的96-16-2邮票极限片,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广告拜年卡制作的96-9邮票极限片,都是规范片。 不少人认为用企业广告拜年卡制作的极限片较之用同期无邮资图画明信片更佳,原因是企业广告拜年卡属于邮资明信片。但是,从极限集邮的要求出发,片上是否印有邮资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片源必须符合《FIP极限集邮评审专用规则》的相关规  相似文献   

18.
极限片该用什么戳?提出这个问题似显多余。但笔者认为,对于我国部分集邮公司制作的极限片的用戳问题,却大可质疑。  相似文献   

19.
古越 《上海集邮》2002,(11):27-27
笔者以为,极限片研究有自己的规律,不需要也不可能与其它集邮类别一样。极限片无论用于极限类展集,还是用于专题类展集,都必须遵循和谐一致的原则,邮票带边纸影响极限片的和谐美观。  相似文献   

20.
笔者是一个极限集邮爱好者,收集、制作极限片已经有25年了,平时偶而也制作一些另类极限片玩玩。拜读了《集邮博览》2014年第10期陕西杨启国先生的《另类极限》一文后,感觉文章作者对另类极限的概念有些混淆,甚至把合格极限片与不是极限片的邮品都归于另类极限片之中了。所谓"另类极限",就是不符合现行的《FIP极限集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