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开展生命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功能。因此深刻挖掘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因素,利用大学语文教学的平台开展生命教育,在文学作品的艺术审美中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学会感恩、相互关爱,这对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生命教育是大学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校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必修课程,对于构建学生个体生命意义、丰富学生生命情感体验有着独特的优势.目前,生命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缺失,制约着大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培养.高校大学语文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灵活使用教学策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实现生命教育,使其回归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赋予了生命教育必要的人文关怀。而数学作为独立的一门学科,也应将学生的成长、发展作为首要因素,把教书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使生命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同时获取珍惜生命、善待人生、积极进取的真谛。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的生命教育仍处于滞后的状态中.大学语文本质上是融美于心灵的审美教育,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功能.挖掘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因素,在艺术审美中培养学生善待生命社会的人文精神,提高群体生命的觉悟性,从而完善大学生素质教育系统,构筑和谐的人格,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张萍 《文教资料》2007,(21):152-154
从"怡情"到"移情"是大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完成了学生的审美实现。而审美实现的完成让学生学会关注个体生命,肯定生命的意义,培养起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实现内心的和谐圆满。  相似文献   

6.
孟令威 《华章》2008,(19):69-70
针对课堂教学的现状,本文提出要赋予课堂教学以生命活力,教师应成为知识的"播种者",使教学达到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孟令威 《华章》2008,(20):69-70
针对课堂教学的现状,本文提出要赋予课堂教学以生命活力,教师应成为知识的"播种者",使教学达到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常民强 《文教资料》2012,(14):65-66
大学语文已经成为高校普遍开设而又难以提高学生兴趣的一门公共课。反思传统大学语文教学,明显存在目标定位不一、教学理念不明等诸多不科学、不和谐的问题,这是导致教育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大学语文教学应定位在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与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上,在尊重大学生人格的基础上进行人文教育,培养他们对生命的尊重意识,使其与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谐、与世界和谐。大学语文应该把语文教育真正变成以"立人"为中心的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育,因此在教学中应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和谐理念,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大学语文教学必须树立"大语文"观念,重视教学中的情感、美感及文化因素,将人文精神贯穿于始终,立足"精神成人"教育,最终使大学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启迪大学生心灵和精神、完善自我人格并走向成熟的神圣殿堂。围绕"和谐"教育,从系统与专题、精讲与泛读、知识与精神等方面切入,大学语文教学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语文中进行审美教育、情感教育,既是上好该课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它能使学生得到真正的情感体验。为配合大学语文审美情趣培养目标,教学中应进行相应教学手段改革。  相似文献   

10.
<正>生命是一切活动的起点,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进行关怀。这种关怀是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教育自身发展价值在"生命活动"实践中的统一。卫生高职校护理专业的德育课程应当以润泽生命、人文关怀为己任,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并丰富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将生命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在德育课程教学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使护生在关怀病患生命价值的同时学会珍惜自己.创造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的质量。在职业  相似文献   

11.
审美教育:大学语文教学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语文教学应以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为内在核心,这是因为本学科根本目的——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本学科教育对象、内在特性以及教学过程规律特点的客观要求。大学语文教学就是审美欣赏和教会审美欣赏,寻找在读者(学生)和作者之间超越物我、超越时空的心灵契合,为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架起一座桥梁;大学语文教学必须以激情为动力,以美景为平台,以生活为基石,始终关注生命的终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母语教学的性质、规律和客观学情需要为立足点,进一步明确了大学语文课程应在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目标下建立新的教学价值观,从而以鲜明的时象意识、设计意识、课程意识。使大学语文回归到文学教育和审美教育,使学生走进语文、喜爱语文,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朝阳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27(2):114-118,124
当下,高校教育无论是在教学的目的、内容还是形式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生命"之维的缺失。为此,高校应适当借助人文课堂来传达生命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生命主体间相互尊重、对话和交流的氛围,要着重对大学生进行生死观教育和审美教育。也有必要借鉴国内外经验,逐步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4.
对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语文"在高校基础课教学中的地位成为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作为一门志在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大学语文关心的应该是当学生忘记了关于文学的概念性的东西以后依然存在的那些东西;不应把呈现在学生面前的那些文学经典仅看作是历史、政治、道德的复制品,而是丰富的人生世界和鲜活的生命体验,学生从中体验到的应该是生命力的激荡.另一方面,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作文应该告别言不由衷的"作伪"阶段,让"作文"成为凸显性灵、抒写自我、自由表达的写作.当然,任何一篇"好文章"都潜移默化地承载着陶冶情操、塑造人格的功能,在大学讲堂上,"大学语文"有义务利用特定的教学模块,有意识地彰显作者身上的知识分子人格境界,这不是一种道德训诫,而是潜移默化中的人格养成.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以帮助学生形成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正确判断,切实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教育。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方式方法,以达到让语文走进生命、关注人的生命及其价值、关注人性之完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生命教育,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学会珍爱生命,进而感悟生命的真谛,理解个体存在的价值,以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有"四策略",即深挖教材资源,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生命进行思考;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生命之美;结合环保教育,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7.
关于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不同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大都表示认同。然而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们大多缺乏审美的意识和技能,一些教材当中时常会出现妨害审美的误读与误导。这都说明审美教育这样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落实得并不好。审美教育的不足,固然和中学应试教育模式有关,但另一方面,这实际上也为大学语文教育提供了充足的运作、发展空间。深化审美教育,理应成为大学语文区别于中学语文的特色,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且也关系到大学语文的任务和定位即课程的合法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学校生命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它能美化学校的校园环境、促进学校教学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的变革,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师生生命质量,促进师生生命全面发展。生命文化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必要内容并不是今天的创新,在大学语文课程教育中陶冶医学生人文情怀,进行生命文化的教育,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针对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目前,与其重要性极不相称的是其陈旧的教法和沉闷的课堂。为此,有必要对大学语文进行个性化教学探析,在"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前提下,采用灵活多样的互动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师生都能在大学语文的课程中获得成长。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高校生命教育课程进行体验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对生命成长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体验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有明显改善.同时,研究结果表明生命教育课程教学以活动体验为主、以课程形式为辅的教学形式更受学生欢迎,高校的生命教育应在保证课程内容的前提下,争取形式的多样化,从而完整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