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空间概念,突破"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这一教学难点,文章提出了一种E字型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演示仪的制作方案,详细介绍了这种E字型演示仪的制作步骤和工作原理,阐述了将其应用于"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等的教学的方法。教学实践表明该演示仪制作简易、操作方便、演示直观,教学效果良好,值得在地理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教材:“昼夜长短变化的形成”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第一单元《人类认识的宇宙》第5节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让学生掌握昼夜长短变化的形成及其变化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使其学会运用相关的知识和图表来解释生活现象和分析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具有内容抽象、不宜动态直观展示的缺陷。为帮助学生掌握局部电流和兴奋传导方向的关系问题,可借助白铁板、木板、小磁铁等材料自制一款"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演示仪"教具,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学生参与该教具模型的构建,能够激发其求知欲望,培养其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4.
静摩擦力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教材的实验设计和传统的实验器材在探究静摩擦力的方向及大小的变化特点上存在不足。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静摩擦力,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变化特点,教师可自制静摩擦力演示仪,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场景下的静摩擦力,进而让学生掌握静摩擦力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为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昼夜长短在两个半球上的渐变过程,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我设计并制作了"昼夜长短变化演示仪",下简称演示仪.现将这一演示仪的设计、制作及演示操作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教材中有关该内容是用夏至日、冬至日和春秋二分日三幅图配合文字来说明的,如果将该部分的三幅图综合成昼长曲线图(图1),就大大地缩小了教材文图之间的思维跨度,学生也就更好理解了.  相似文献   

7.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单元因其知识的综合性、灵活性、读图能力要求高,倍受高考命题的青睐,昼夜长短部分又是其中必考内容。今将昼夜长短的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日出日落和极昼、极夜等知识归纳总结如下,以期对高三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为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昼夜长短在两个半球上的渐变过程,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我设计并制作了“昼夜长短变化演示仪”,下简称演示仪。现将这一演示仪的设计、制作及演示操作简要介绍如下:1材料白色装饰有机玻璃簿板一大块,红、兰彩色有机玻板各一小块...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0,(35):135-136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打造活力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师永恒的追求,也是永远的研究课题。生物学科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很多知识点比较抽象。而初中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很多抽象的生物知识,他们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教学内容,如何突破学生思维的瓶颈,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帮助学生对新知建构搭桥,让学生能在短时间内,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的知识,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所在。故本文主要探讨巧用多媒体课件能有效地解决生物课堂教学的难题、激活生物课堂、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丰富多样,其中很多知识都比较微观、抽象。在教学中,如何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深刻理解,精准把握这些微观抽象的知识,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陈晓宇 《考试周刊》2013,(15):60-61
数学复习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将前面在较长时间内所学的知识澄清、巩固,掌握知识的本质联系,熟练解题技能与技巧,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作者认为,应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精选有代表性的例题,注重解题方法的变化,注意题目的引申扩展,将习题适当归类并巧练.  相似文献   

12.
地理思维具有空间特色。在地球概论课程教学中,运用初等数学知识,通过图示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师范生推导具有普适意义的任何地点昼夜长短公式,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去,激发学生从学习、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的兴趣,促进其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我在教学“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前认真地分析了学生的学情状况,如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智力水平等;也研究了教材,认为一节课的容量只能学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和规律,变化的结果即四季和五带可放到下一节课去学,并进行练习巩固。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和掌握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和规律。2.根据实例分析说明不同纬度、不同日期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高中生物许多知识点很抽象,很多的生理过程无法用肉眼观察,这是高中生物的一个特点,学生因此无法形成具体直观的经验。所以对于很多抽象的知识,教师需要将其转化成形象的或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知识来讲解,运用类比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效果好,学生也从中也掌握了当遇到抽象知识可运用类比来帮助理解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武慧 《地理教育》2015,(Z2):46-47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难点。其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内容因其时空跨度较大、知识较为抽象而成为本节教学难点之一。针对这部分教学内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活动建议:运用教具、学具或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教材也提供"图1.23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如何依据  相似文献   

16.
袁亚玲 《考试》2004,(12):53-54,52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单元因其知识的综合性、灵活性、读图能力要求高,倍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昼夜长短部分又是其中必考内容。今将昼夜长短的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日出日落和极昼、极夜等知识归纳总结如下,以期对复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一册第二章“细胞增埴”中有丝分裂和第五章“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形态、行为变化是理解细胞分裂特征的重难点,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掌握,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我在教学中经过反复试验摸索,制作了《细胞分裂演示仪》,能直观、形象地演示染色体的动态  相似文献   

18.
高中数学是高中学生学习阶段具有难度与挑战的一门学科,其难点体现在知识含量大、抽象难懂、研究深入等方面,学好高中数学不仅需要学生努力,更需要教师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善于将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与逻辑转化为简单、形象的数学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益于学生接受,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图象演示法是一种经过实际运用并论证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图象的形象展示与科学演绎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解球面三角形得出半昼弧公式。通过该公式对昼夜长短纬度分布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进行了科学分析,并对昼夜长短的其它因素作了进一步的说明。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学生能完全掌握并对以后学习起重要作用的那些基础知识,最好让学生不单纯凭借教师和书本,而通过自己的操作和探究来获得。这无论是对掌握知识还是培养能力和个性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操作教学法。何谓操作教学法呢?操作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大量的直观教具、图片、实物等,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操作和探究,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抽象概括从而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差,空间观念正在初步形成。因此,几何初步知识虽是最基础的,对他们来说仍是很抽象的,而这些知识又是他们以后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