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当前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会计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以"卓越计划"为契机,从国际化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国际化合作与交流、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等方面研究"德、知、行、思"、"多元化、开放式、学做研合一"的国际化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满足全球经济发展环境下的会计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意味着我国法律人才培养面临着重大变革。如何从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理念、目标的确定,培养模式的改革等方面着手.探索一套适合各高校改革的卓越法律人才培齐体系,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层次法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完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发展迅速,却仍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要解决好当前法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创新法律人才培养方式。促进法律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法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法律人才职业道德素质,完善我国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推动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卓越经济学人才培养应该强调动手实践教学,加强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传统的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理念,并在培养方案制定主体的选择、培养方式、培养过程等方面进行创新。首先,要确立由学生、用人单位和教师"三位一体"培养方案制定模式;在培养方式上应该遵循理论课程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路径,并将其落实到培养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当下高校在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对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缺乏统一认识。为了更好地实施该计划,高校需要厘清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三者关系,界定明确清晰的培养目标;有效部署教学内容,规范与优化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针对如何为制造类产业集群输送“职业素养高、岗位技能精、创新能力强”的卓越人才这一时代命题,借助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契机,创新出一套“思政引领、教改带动、竞赛强技、校企共培、科研促创”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在培养卓越人才的同时,也能很好地反哺专业群各类标志性成果的建设,为高职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卓越计划”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一项重大改革项目,必将引领高校全面和深层次的改革与发展。构建一种基于"卓越计划"的"1214"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一个目标、二个计划、三个模块、四个重点"的"1234"思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强调,企业专家全面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专业按照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培养一线工程技术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分析造价工程师的工作技能与执业能力,探究卓越造价工程师的卓越之处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培养。结合多年的办学经验,提出卓越造价工程专业后备人才培养的可行方案,利用咨询企业的技术优势与实际工程项目,探索在校企合作框架下培养卓越造价工程专业人才的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卓越人才培养"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界的重要任务之一,并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查阅相关书籍和论文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关于我国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文献,指出我国当前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进一步推动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国家面向企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信息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同时具备较强动手能力和较强创新精神的新要求。目前高校信息类专业传统的本科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讲解,轻创新实践训练,教学方式陈旧等缺点;本科毕业生创新能力不强、动手能力弱,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通过对欧美高校工程教育模式的案例分析,借鉴其先进的经验,我们确立了创新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有效的实践动手训练的培养机制,在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基础上逐步改善,推进实践教学训练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水产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剖析改革与实践的内容,分析总结取得的成效。通过教学与课程试点改革,实现培养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的目标,培养过程贯穿产、学、研领域,对提高水产人才的培育质量有重要意义,值得在水产类专业进行推广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根据社会需要,结合学校和专业的发展需求,大连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在德育教育、学籍动态管理、实践与创新、教学管理等方面对车辆工程"詹天佑"班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车辆工程专业卓越人才特有的培养模式,对我国车辆工程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所谓高职卓越工匠人才,是指通过职业教育使学生成为具备工匠精神、创新意识和精益求精品质的新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代表了技能与精神的完美结合。目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有了显著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应该高度重视新时代卓越工匠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研究和应用实践,把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渗透到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教风学风等价值体系中,融入治校方略和价值导向中,在制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深入体现,把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卓越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评价体系建设,造就信念执着、品德优良、技能过硬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行业企业急需的能工巧匠。  相似文献   

14.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前瞻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城际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区域联动发展趋势,审视上海及周边地区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形势,在详细调研论证基础上,成立轨道交通学院,开设电子信息工程(轨道通号技术)、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辆工程)、土木工程(轨道工程),交通(轨道工程)等专业,着力培养"卓越一线工程师"轨道交通专业人才。轨道交通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结构优化、高水平师资队伍、产学研合作办学、专业实验室建设与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积极研究与实践,初步形成基于培养"卓越一线工程师"为特色的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5.
卓越工程师的核心是创新能力,为配合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以及信息化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在"卓越计划"的背景下研究一种全新且实用的信息化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还有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思维开创性和创新性能力。  相似文献   

16.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目前,地方高校法学专业的培养普遍存在困境,为走出当前困境,我们应将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作为契机,按照其要求,改革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突出高校地方性与实务性并探索国内外联合培养模式;建设优秀的法学师资队伍;完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以滨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本文探讨了基于校企合作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并从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共建师资队伍、实施项目驱动等方面给出具体且行之有效的做法,阐述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卓越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人才发展规划的重大改革项目,以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目的。笔者在多年本科教学及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结合"卓越计划"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两广—两精—两平台"的培养模式与方法,旨在提高大学生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希望能得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民族高等院校办学宗旨、生源及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特点,民族高等院校应当以国家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指引和契机,改革现有的法学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一批具有奉献精神、较强实践能力,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20.
王健  孙国 《职教通讯》2019,(17):60-64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技能应用为目标,需要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人才培养体系,其教育管理内涵与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具有高度的契合。以卓越绩效模式为模本,建立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卓越绩效模式的映射关系,探索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七维度"模式,提出远见卓识的领导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推动力,科学的培养方案是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向力,社会与市场的需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拉动力,强大的教育资源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规范的过程管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抓手,测量、分析与改进是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科学手段,培养结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