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旅游文本有其自身的特点,富于文化内涵,是信息性的文本和劝导性的文本.汉语旅游文本与英语旅游文本存在很大差异.在把汉语旅游文本翻译成英语时,既要把握旅游文本自身的特点,又要考虑英汉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以及读者的接受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旅游广告是旅游文本的重要形式,以旅游广告为例,重点分析旅游文本的词汇、语法和修辞三方面的语言特征,并以此了解俄语旅游文本的语言面貌,以期在对俄旅游营销文本的撰写中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旅游文本的功能是信息性、情感性和诱导性,文化翻译在旅游文本的翻译中至关重要.旅游文本的翻译原则,即适宜原则与对等原则.通过翻译实例说明以上原则,对提高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更好地传播中国的独特文化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互文性强调某一文本与其他相关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是理解一切文本的前提。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旅游文本翻译中。分析旅游文本中的互文现象,汉语旅游文本及其相对应的翻译,探讨互文性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的运作机制,为旅游文本的翻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杨凤 《海外英语》2012,(1):179-180
近十年来国内旅游文本英译研究取得了快速发展,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料的文本类型及功能研究,汉英旅游资料文体特点的对比研究,旅游文本的文化研究和旅游文本误译问题评析等四方面。这些研究大都限于传统文本即印刷文本的研究,而对旅游网站文本的研究显得比较少,今后应该加强运用语料库研究模式研究旅游网站文本的英译和汉译。  相似文献   

6.
姚慧  南佐民 《现代语文》2013,(5):148-150
旅游正在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热潮,旅游文本的作用也在逐渐凸显。旅游文本不仅能够介绍旅游地的相关信息,也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有力手段。然而,当前旅游文本的英译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图探讨互文性理论在旅游文本英译中的应用,研究旅游文本中的互文现象及其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图式空白和文化图式差异造成了旅游文本英译的难度。旅游文本中蕴涵丰富的文化图式,立足于图式理论探讨旅游文本翻译,总结文化图式在旅游文本翻译应用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旅游翻译是外宣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旅游景区资料翻译已取得显著成就,但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鉴于旅游宣传文本的特殊性,针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和两种文化的巨大差异,翻译汉语的旅游宣传文本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提高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达到宣传旅游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旅游文本翻译的目的是宣传本国旅游资源,吸引外国游客。因此,旅游文本的翻译必须在此目的的指导下进行。但目前我国的旅游文本存在着很多问题,从目的论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期对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旅游文本翻译的目的是传递信息,吸引游客。根据目的论,翻译时可以根据需要对旅游文本进行适当的调整。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对都江堰景区旅游文本翻译进行分析,提出缩译、意译、加注等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巍 《海外英语》2013,(19):149-150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与之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接待能力需均衡发展。如今,硬件设施建设正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而服务接待水平却有待提高。旅游翻译是服务接待中的重要一环。英语是全球化的语言,英文旅游文本是海外旅客了解海南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英汉旅游文本互译的准确性关系到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品牌和形象。旅游翻译之于不同地域有其相应的个性与共性。该文以海南地区的旅游宣传手册为例,探讨归化、异化和杂合等翻译方法在旅游文本中的应用,旨在通过对海南地区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以及民俗风情三方面的旅游文本进行中西对比分析与研究,为海南地区旅游翻译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陶瓷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旅游文本是陶瓷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旅游和翻译都是跨文化交际活动,旅游文本英译的质量对陶瓷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有直接影响。本文在分析陶瓷文本问题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旅游文本英译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旅游翻译是一种在不同的语言和社会心理特征下的跨文化交流。本文以Hans Vermeer的目的论为指导,从目的论的三个原则出发,以宁波旅游翻译为具体文本,简要探讨旅游翻译的一些策略,以期更好地实现旅游文本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刘洋 《教育文化论坛》2019,(1):15-18,135
对外旅游宣传不是简单地把汉语文本翻译成英语,而是首先要了解国外相关旅游宣传所具备的修辞文体特点。文章通过对比贵州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旅游景区的宣传文本发现各自的修辞文体特点及其背后文化冲突的聚焦点,以此服务于贵州的对外旅游宣传的英语文本书写。  相似文献   

15.
随着桂林旅游业的发展,大量的英文旅游文本出现,为游客提供了完整、详细的旅游信息。桂林旅游英文文本是宣传桂林的良好形象,可促进桂林旅游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游客的消费取向。但许多中国人编写的英文旅游文本并不符合外国游客的旅游心理和消费心理。探索桂林旅游英文文本的实现与归化,以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可增强信息传递和促进消费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按照功能学派目的论观点,以吸引游客为目的的旅游文本英译,应该符合英语旅游者的语言习惯;旅游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也要求译文符合英语读者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由此,在对河南省旅游英译文本实例分析基础上,使用各种变译方法、借助因特网搜索引擎技术并借鉴英语本族作者的文本以规范和完善旅游文本的翻译,使译文更贴近英美游客,是有益的实践,同时也丰富了旅游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际旅游深度与广度的加强,国与国之间展开了旅游对外宣传的竞争。中英旅游宣传文本虽同属"信息+劝说"语篇,但其句式结构和表达方式却存在显著的差异。在设计与制作对外旅游宣传资料时,应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潜在游客的可接受性,对旅游宣传文本进行合理的处理。针对不同受众的旅游宣传文本应有所不同,以促进跨文化旅游宣传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8.
旅游文本是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但当前旅游文本的翻译问题层出不穷。基于诺德的翻译误差四分法,本文主要从语言层面、语用层面及文化层面对汉英旅游文本翻译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译者和相关部门两个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比黄山风景区旅游文本和国外旅游宣传资料,结合文本类型理论探讨当前国内旅游文本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旨在准确而有效地传递旅游资料中的文化信息,提高旅游外宣质量,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游览,同时让他们了解中国旅游景观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0.
侯迎慧 《天中学刊》2011,26(4):84-86
旅游资料是海外游客了解旅游信息、感知异域文化的一扇窗口,其翻译实质上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在跨文化语境旅游文本翻译中可以采用删减低值信息、补偿文化缺省、遵从译语规范、归化异化结合等策略,以期提高跨文化语境中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