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帮助同学们搞好复习,本文就与平均值有关的问题作一介绍。 一、求平均速度 求平均速度要用指定的时间去除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而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不等于各段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例1 一段路程为s,一辆汽车在通过前(2/3)s的速度为v_1,通过后(1/3)s的速度为v_2,则汽  相似文献   

2.
一、平均速度的意义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各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往往是不一样的,如果不需要精确的研究物体在每一时刻的运动快慢情况,仅是粗略地知道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中的运动快慢,只要计算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或这一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就行了。平均速度其意义是指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平均速度υ等于物体通过的路程s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υ=s/t。  相似文献   

3.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2.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留的时间.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4.
对于计算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一些同学感到很棘手 ,总把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平均值混为一谈。那么什么是平均速度 ?求平均速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平均速度是表示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变速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其计算公式 :υ =st ,可见 ,平均速度等于变速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求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变速运动物体在不同时间段内 ,其平均速度是不同的 ,因此必须指出是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例 1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某物体 ,前 5s通过 1 0m路…  相似文献   

5.
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在全程上的平均速度不等于运动物体在各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的平均值。例1 一个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前半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v=30千米/小时,在后半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v=60千米/小时,则这个物体在全程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相似文献   

6.
一、正确地求解平均速度在学习物体运动知识的过程中,同学们经常会遇到求解平均速度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求某个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或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应该用该物体通过的这段路程除以该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总时间.然而在实际运算中,情况常常却比较复杂,甚至有时因为受到"平均"二字的影响,会造成一些错误的出现.为此,下面我们一起对  相似文献   

7.
一、已知物体运动的各段路程和对应时间,求平均速度.如图1所示.例1某同学赛跑时,头2秒内跑了12米.接着又用6秒时间跑了4O.8米.最后用1秒时间跑了72米,求全程中的平均速度.解S一出十sZ+S。一12米十40.8米十7.2米一60米t—ti+t。牛t3—2秒W6秒WI秒一9秒S60Xi__,,,_。了,————一>一6.67Xi/aptgYp,,,答:这个同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667米/秒.二、已知物体运动的各段速度和对应时间.求平均速度,如图2所示.sl一百)ltlSZ“vctZ*一*I十小一月111一r7,2八1一出十八SI)It]“7)2t2。,一K一xtrtvty…  相似文献   

8.
在物理学中求平均速度、平均密度等,都涉及到“平均”二字。这与数学中求平均值的概念不同,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几个数之和的平均值,而要根据题目内容正确理解“平均”的含义,下面举两例加以说明。例11人在前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m/s,在后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5m/s,求此人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错解:一些同学简单的认为,此人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3m/s 5m/s)÷2=4m/s,初看好像是正确的,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样理解是错误的。正解:此人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应该是,此人所行的全部路程除以此人所行全部路程所用的时间。设这人所行的前半路程为s1,前半路…  相似文献   

9.
巧求平均数     
题目:某汽车过一段有上坡、弯道、下坡的路程,各段路程相等,已知上坡的速度为每小时行30千米,过弯道的速度为每小时行40千米,下坡的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求汽车在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分析与解:要求汽车的平均速度,应该用三段路的总路程除以行三段路的总时间,而题中这两个条件都未知,这时,我们可以假设上坡的路程为120千米(30,40,60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按平均速度的数量关系列式为:(120+120+120)÷(120÷30+120÷4+120÷60)=360÷9=40(千米)。答:汽车在整个路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描述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物理上引入了平均速度这个物理量,并把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经过的路程和经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比值(也即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平均路程),叫做运动物体在这段路程内(或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见,平均速度的算法用式子表示应当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1.
平均速度能大致反映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说到平均速度必须说明是在哪一段时间内或在哪一段路程中,求平均速度要用定义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千变万化,但很多问题常常蕴含着相似的规律.下面的几个题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答案都是(2ab)/(a b). 例1 某人上山的速度是a千米/小时,沿原路返回下山的速度是6千米/小时,求此人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探索分析设某人上山的路程为s千米,则上山的时间为s/a小时,下山的时间为s/b小时,根据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  相似文献   

13.
平均速度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平时的练习、考试中,常会犯一些错误,现通过题例分析如下,供参考.例1自行车运动员骑自行车沿着崎岖的山路做变速运动,自行车行驶的平均速度A.肯定随运动路程的增大而增大B.肯定随运动时间的增加而减小C.等于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D.与运动的路程及所花的时间无关错解选择D.错解原因混淆了"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和"平均速度"的概念.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运动的路程及所花的时间无关,  相似文献   

14.
平均速度是初中物理中的难点,许多同学求解时经常出现差错. 首先要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在变速运动中,物体的运动快慢是经常变化的.为了粗略地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大致情况,引入平均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通过的这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  相似文献   

15.
<正>对平均速度的理解有以下3点:(1)谈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在计算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找出该段物体运动的路程s与该段路程运动的时间t,利用公式v=s/t计算平均速度;(3)千万不可以将物体运动的每一段路程中的速度的平均值理解为该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  相似文献   

16.
<正>例题小丁的家距学校600m,某天上学时,他以2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为3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上学的平均速度为()。A.3m/sB.2.5m/s C.2.4m/sD.2m/s分析:首先我们要知道平均速度的定义——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  相似文献   

17.
教材中是这样叙述平均速度的:“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是S,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或者说它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一人t·”平均速度能大体上反映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程度.乍一看好像叙述得额累赘.请注意划重点号的两组短语,一是“这段时间内”.一是“这段路程中”,它说明平均速度是有归属的,平均速度公式的运用是有条件的‘若运动所用的时间是*,走过的路程是。,贝U。,一。打得出的平均速度应当归属这段时间t内或这段路程‘y内的.外推到其它一段时间或路程上一都是不正确的.例…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有一节实验课:"测平均速度",实验方法是: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用停表测出小车通过某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用刻度尺测出这段路程,计算出平均速度.  相似文献   

19.
物理公式需要同学们在实际中概括、归纳和总结,这样便于记忆和运用,这里举两组形式相同的特殊公式。1.物体先后以V1、V2的速度在相等的时间内匀速运动了两段不同的路程。求全部路程的平均速度。2.相同体积的两种物质混合(混合前后体积不变),密度分别为ρ1、ρ2。求混合后液体的密度。  相似文献   

20.
在有关平均速度的计算中,有些同学往往把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混为一谈,认为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是一回事.事实上,速度的平均是物体在t1、t2两段时间内的速度的平均值,写成公式v′=v1+2v2.而物理学中的平均速度可以理解成是用物体通过的总路程除以这段总时间的商求得的.写成公式v=st总总=s1+s2+…+snt1+t2+…+tn,平均速度是一个完整的物理量不能把它们分开理解成速度的平均,也就是说,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平常人们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的都是平均速度.解有关平均速度的计算题时应注意:(1)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往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