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缺乏态度、方法、价值、情感、责任等人文内涵,导致学生对学科以外更为重要的社会、伦理、生态环境等问题缺乏应有的知识和重视。这不仅难以应对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生态环境、文物保护、道德风尚等现实的社会问题,而且可能因科技的负面作用引发新的社会问题(就像过去已经发生的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一样)。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人文科学教育和艺术素质教育,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学生的人文知识不断丰富.人文素养不断提升,最终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发挥图书馆优势 推进中学生德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学生德育工作实效性低,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中学图书馆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认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二课堂,但具体到图书馆推进德育工作的功能却未被深入挖掘。中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德育信息资源,如何发挥图书馆优势,充分利用图书馆有利条件,弥补目前德育工作中的不足,从而推进中学生德育工作,已经成为凸显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对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进行了探索。认为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丰富情感塑造健全人格,尊重学生独特个性飞扬创造激情让他们的人文素质得到培养。作者在文中列举了一些作法,试图阐明它们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护理学科的发展,关键在于护理人才,人才的培养重在素质教育。护士要体现护理服务的艺术与科学,保证高质量的护理,形成一种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习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满足患者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就必须要有较高的素质。因此,加强护理教育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人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各科教学中,每位教师都负有培养学生人素质的职责。遗憾的是,在现实教学中,理科教学过于强调科学素质,导致了人教育的“缺失”。现代教育应该是将科学教育与人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在理科教学中,要注重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与培养,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理解其中的人资源,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地理教育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步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基础是“地图素养”,只有全面认识地图素养,才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地理教学,进而极大提高地理教学效益,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田颖 《教育教学论坛》2014,(11):212-2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如何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成为我国高校教育界的热点话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兼顾语言教学和人文素质培养的重任。  相似文献   

10.
对中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加强能力培养,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物理学以其丰富的知识,与实际结合紧密的特点,及其广泛的渗透性,成为中学生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搞好物理教学,能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人素质对科学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挥至关重要。科学思维能力是大脑诸要素系统整体运作效率的体现。主要由人教育培养的优良情、意素质赋予科学思维以热情与顽强,使科学思维具有方向性,独立性、灵活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2.
13.
新的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注重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它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品质、道德水平、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在学校日常的各项工作里,我们应贯彻新课改和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4.
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生活技能修养。初中语文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从语文学科优势出发,在实践中对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人文精神是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之一,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长期实践的指导思想,同时又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精神,在其指导下,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人性的发展。所谓人文精神,是以对人自身的关注为内在规定,以人类共同的生存和发展利益为最高准则的一种价值取向,是人类有史以来不断形成、积淀、丰富的精神文化的总和。人文精神通过人文素质、人文素养显现出来,而人文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提高滋润着人文精神的完善。随着内在气质、性格、价值观念、个性的积淀和形成,人文素质、人文素养逐渐升华为人文精神。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要求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  相似文献   

16.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  相似文献   

17.
王永安  薛建民  周长海 《教师》2012,(30):42-42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一直以来人们关注的是技术性的内容,而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们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开始认识到科学教育与素质教育同等重要,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都是时代发展的必须,深厚的科学素养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英语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得所需要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也是渗透人文教育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正确、全面了解东西方文化,增强世界意识,健全人格,培养合作精神和社会公德意识,构造一个人的人文思想及人文素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形式和手段,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一名有技能、有修养、有独立人格的人。本文就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世界意识,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怎样才能把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恰当地统一起来,切实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呢?  相似文献   

20.
论中学生法制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立足于整个人类的21世纪的前瞻,还是基于对中国的现实状况或者未来前途的思考,人们有必要也有理由对下一代有更高层次的期待。然而,事实上,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现象远不如此前人们所想象的那么乐观。人们对当前在一部分中学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自制力脆弱、责任心贫乏、个人主义盛行、法制观念淡薄深感担忧。在感叹世风不古的同时,也开始对教育进行严厉的质问与认真的反思。那就是,未来的素质教育,除去社会进步所需要的各种素质要得到很好的发展之外,提高青少年的包括法制素质在内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