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乙醇和水作为提取溶剂,用微波炉提取金银花中的绿原酸,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浓度进行测定,采用单因数测定和正交实验得出金银花中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测定波长选择324nm,实验表明,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最佳微波提取条件为:以浓度为80%的乙醇做为提取溶剂,加醇量为金银花4倍量,微波处理时间为60S,水浴提取温度为70℃,提取水的用量为金银花15倍量,提取时间为50min。得出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为8.3379mg·g^-1。  相似文献   

2.
研究索氏提取法提取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方法和工艺,通过不同溶剂浓度、pH值、虹吸次数3个因素对绿原酸提取效果的研究,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0%、pH为4、虹吸次数为5。本方法工艺简单,提取条件易控制,提取率高,可为进一步研究利用金银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乙醇浓度、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金银花提取液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该方法不需要绿原酸标准物。结果表明,乙醇的浓度对绿原酸的含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观赏金银花为原料,利用超声波强化提取绿原酸化合物.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超声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温度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观赏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0,超声温度70℃,超声时间40 min.在上述最佳条件下,绿原酸的提取量为36.72 mg/g.  相似文献   

5.
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及其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银花的花、茎、叶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溶剂,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金银花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并用所得绿原酸对时令果蔬进行保鲜处理,以研究其对果蔬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从金银花的花和叶中提取其绿原酸的最佳浸提条件:浸提温度60℃,提取时间60min,料液比1:25,乙醇浓度60%.茎中绿原酸的提取最佳浸提条件:浸提温度60℃,提取时间45min,液料比1:25,乙醇浓度60%.保鲜实验结果表明:绿原酸对贡梨、红富士鲜切片都有保鲜效果.对圣女果的保鲜作用差.  相似文献   

6.
HPLC法测定四地产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测定四地产金银花药材中绿原酸的含量,并与对照药材相比,探讨绿原酸含量测定作为鉴定金银花品质的可能性.方法:采用HPLC对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为YWG-C18(250mm×4.6,10μm),紫外检测波长为327nm,流动相为0.4%磷酸水溶液、乙腈.结果:对照药材中绿原酸含量为25.84mg.g-1,山东省为24.10 mg.g-1,河北省为24.48 mg.g-1,河南省为23.10 mg.g-1,安徽省为22.08 mg.g-1.结论: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测定可以作为判定金银花药材品质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HPLC法测定四地产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四地产金银花药材中绿原酸的含量,并与对照药材相比,探讨绿原酸含量测定作为鉴定金银花品质的可能性.方法:采用HPLC对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为YWG-C18(250mm×4.6,10μm),紫外检测波长为327nm,流动相为0.4%磷酸水溶液、乙腈.结果:对照药材中绿原酸含量为25.84mg.g-1,山东省为24.10 mg.g-1,河北省为24.48 mg.g-1,河南省为23.10 mg.g-1,安徽省为22.08 mg.g-1.结论: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测定可以作为判定金银花药材品质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的破壁方法对金银花中挥发油和绿原酸提取的影响。方法采取温差破壁技术、酶法破壁、低温超音速气流破壁技术和低温高频振动破壁技术,以破壁率、挥发油和绿原酸的得率作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破壁方法;比较最佳破壁方法提取挥发油和绿原酸与传统不破壁水提技术的提取效果。结果经过低温高频振动破壁后金银花的破壁率以及挥发油和绿原酸的得率最高;且与传统不破壁水提相比,挥发油得率提高了3倍,绿原酸提高将近1倍。结论植物破壁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金银花资源的利用率,所得产品质量好。  相似文献   

9.
金银花的有效成分及其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奇 《考试周刊》2008,(20):213-214
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总结,对金银花的分布、药用价值及化学成分作了详细的阐述:对金银花的有效成分绿原酸作了介绍,并对绿原酸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作了描述和对比,为工业上绿原酸的制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中草药金银花中的主要成分绿原酸,建立了一个准确快速的分析方法。回收率为98.26%,相对标准偏差为2.21。用该方法分析了金银花样品,绿原酸含量为2.20±0.046%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金银花样品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提取工艺,并建立两者含量同时测定的方法。方法:设计三水平四因素的正交试验,筛选最佳提取条件,并以此条件处理不同产地的金银花,用HPLC测定其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用50%的乙醇35mL在70℃下回流提取1h;0.5%冰醋酸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50nm,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线性方程Y=1×106x-8067和Y=4×106X-119017,线性区间为:0.2-1.6ug和O.22-2.21ug,回归系数r值为0。9999和0.9997;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试验结果均良好;五个产地的金银花有四个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高于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牛蒡叶绿原酸含量与浸提溶剂、温度、时间、pH及料液比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到了从牛蒡叶中提取绿原酸的最佳工艺条件:用60%醇,1:14的料液比在70℃提取3h,绿原酸的得率约为1.82%。优选得到的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3.
以金银花为原料,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其质量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干燥得到金银花品质最佳,确定微波干燥法可作为规模化加工金银花方法。  相似文献   

14.
血中乙醇浓度与交通肇事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驾驶员醉酒与交通肇事的关系.方法:酒精定量检测仪、1:1硫酸、1%重铬酸钾、50ml/dl乙酸液、特制滤纸.结果:306例肇事人员中,血中乙醇浓度80~90mg/dl占64%,乙醇浓度100~110mg/dl占23%.结论:酒后驾车是引起交通肇事的主要原因,占交通肇事的97%.  相似文献   

15.
罗汉果中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声波法,通过两种溶剂(乙醇和丙酮)的比较。选择乙醇作为溶剂。在确定单因子的基础上,设计正交实验,探讨罗汉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以30%的乙醇,1:30的料液比,浸取24h,在70℃下超声45min。罗汉果中黄酮的浸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索氏提取法、超声波法及微波法提取阔叶十大功劳中抗氧化成分绿原酸,并用331nm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绿原酸含量,微波处理法的提取效果明显优于另外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邢台学院学报》2016,(4):183-185
研究微波辅助离子液体提取金银花中的黄酮类物质的方法。按照单因素变化法,分别对离子液种类、离子液浓度、微波提取时间和液固比值进行条件优化,确定出金银花中黄酮的最佳提取方案:[Hmim]Br离子液体为提取剂,浓度为V(乙醇)∶V([Hmim]Br)=6∶1,微波提取时间为15分钟,液固比例为30∶1(m L/g)。与传统溶剂相比,微波辅助离子液体提取方法具有无环境污染、安全、节约资源、稳定性好且提取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利用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了质量分数在0%~100%范围内乙醇-水溶液的横向弛豫时间和信号强度,分析了乙醇-水溶液质量分数与溶液分子间氢键的整体作用力及核磁共振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乙醇-水溶液分子间氢键的整体作用力随乙醇质量分数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关系,当乙醇质量分数为55.6%时出现最强氢键缔合状态;核磁共振信号强度随乙醇-水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并且二者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可实现乙醇-水溶液浓度的核磁共振测量,为方便、快速、精确地测量乙醇-水溶液的浓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施肥对金银花产量以及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按照随机区组设计,给试验田的金银花追施不同氮磷配比以及不同施肥量的肥料。结果证明.尿素和过磷酸钙的质量比为1:3,而施肥量为42g/墩的施肥模式可以在不影响金银花产量的情况下,能显著提高金银花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乙醇提取八角茴香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用95%乙醇提取八角茴香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比较了索氏(热回流)提取法与冷浸取法的效果。索氏提取法最佳工艺条件是:料剂比(g/ml)为15:100回流4h;冷浸取法料剂比(g/ml)为5:100,室温浸泡4d,两均不必调pH值。用重量法测蜡和胶体的含量,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鉴定其成分。发现索氏提取法周期短,效率较高,产品杂质较少,由此可见,索氏提取法优于冷浸取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