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世纪以来,主要是70年代以来,随着妇女参加社会活动的日益增多,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妇女问题已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之一。妇女学、妇女社会学、妇女人口学、妇女心理学等有关学科先后应运而生。但是,妇女教育心理学,目前还没有形成明显的既完整又独立的体系。在此之际,由周毅刚、徐大其、李宝峰合著、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女性教育心理学》的问世,填补了我国妇女科学领域中的一个空白点。该书是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改革课题──提高中国女性受教育机会的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之一。《女性教育心理…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妇女成人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妇女成人教育从萌芽到社会主义新中国再到改革开放的今天,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妇女成人教育的今天正朝着妇女教育权利法制化、妇女教育培训的正规化及妇女教育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化的方向前进。妇女成人教育正处在不断上升的趋势,我们要把握住当今世界的教育发展的主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妇女成人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阿尔及亚一位名叫巴迪斯的改革家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培养一个男孩,只是培养了一个人,而培养一个女孩,则关系到一个民族.”还有人说:“女童是明天的太阳.”.妇女教育关系到每个家庭乃至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可以肯定,绝大多数女性会成为妻子和母亲,假如她们缺乏应有的文化科学知识和素质,无疑会直接影响到家庭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其子女的教育,而新生一代能否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又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妇女教育或妇女受教育程度,不但是衡量女性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直接影响妇女能否充分发挥其社会职责的一个主要因素.从根本上说,只有提高妇女教育水  相似文献   

4.
贫困地区乡村民间妇女教育渠道罗兆红妇女文化素质的高低是衡量妇女进步和妇女受教育权益实现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各级政府历来重视妇女的教育,把提高妇女的文化素质作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战略任务,作为我国执行《内罗毕战略》实现九...  相似文献   

5.
把握机遇明确方向大力发展农村妇女教育□薛伯钧妇女是创造人类文明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伟大力量。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妇女是最大的人力资源。大力发展农村妇女教育,提高妇女素质,乃是开发这一人力资源、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个重大发展战略。一...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的诞生,为中国妇女同男子一样接受各类文化教育开拓了广阔的天地,中国妇女接受文化教育的人数和受教育的层次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代中国妇女教育的状况与发达国家及某些第三世界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还要作不断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基督教教育与近代中国妇女社会思想观念的变迁李湘敏剖析长达千余年的基督教在华传播的历史,我们发现在中国妇女社会思想发生了划时代变化的历史过程中,基督教教育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从基督教教育下的中国妇女中也涌现了一批杰出的人才,这是一个不容否认的客观...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女在封建的男权社会里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近代以来,随着东西方联系的日益加强,女子教育开始受到重视,并开办了一系列的女学堂。妇女的地位也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改变。  相似文献   

9.
十九世纪末期,随着大量中国女性移居南洋各地,新加坡华侨女性人口开始大幅度增长,达到了相当规模。但是,华侨妇女社会地位低下,一直是男人和家庭的附庸。辛亥革命前夕,流亡到新加坡的中国革命党人及华侨中的先进分子决心改变华侨妇女的生活状况,大力发展华侨妇女教育,拟从根本上解决或遏止歧视华侨妇女等多种社会问题。新加坡女子教育由是而起,到1911年后,新加坡华侨女子教育日渐繁荣,为提高新加坡乃至整个南洋地区华侨妇女的生活水准、社会地位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妇女解放问题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的实践过程中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也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妇女解放思想不仅指出了中国妇女千百年来受压迫的原因是经济原因,还倡导广大妇女团结起来提高自身素质,和残酷的封建制度抗争以取得自身的解放。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现代女子教育除传统的家庭教育之外,还有教会女子学校教育、太平天国女子社会教育、清末女子学校教育、民国时期女子学校教育与新民主主义时期根据地女子教育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女子教育的目的各不相同。从维护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到培养具有一定文化修养和较高政治素质的妇女干部,提高和改善广大妇女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使之为争取民族解放、社会解放、妇女解放做贡献,中国近现代女子教育的目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封建时代对贵族妇女的教育不仅仅局限在“三从四德”,还包括立德修身、谦虚谨慎、居安思危、遵礼守法、勤劳节俭等涉及贵族妇女们立身处世的方方面面。在当今历史条件下,全面正确认识古代对贵族妇女的教育,有助于我们对各级领导干部的配偶及家属的约束和管理,使其正确认识权力、自身的位置等,当好贤内助,做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相似文献   

13.
贾宝玉女性化人格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雪芹之所以要把寄予家族厚望、担负光宗耀祖重任的贾宝玉,塑造成一个“男貌女心”的“双面人”,其创作动因或潜隐意图,在于他远祸避害的现实考量、“补天弥隙”的政治理想,以及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规范和要求。我们不能将饱含作人生智慧、社会追求的思想结晶,仅仅视为一种审美趣味的提升和写作技巧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公民教育在国外大学教育中由来已久,而我国公民教育仅在九年义务制教育当中有所涉猎,在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关于这方面的教育几乎还是空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法治化的不断完善,社会需要能够对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和社会责任有自觉认识的公民。现代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力的高素质的公民,因此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教育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孔庙的教育功能试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庙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重要的文化现象,在中国2000余年的封建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作为儒教的倡行机构其祭祀功能仅仅是外壳,是手段,其实质的功能是教育,通过孔庙的教育,通过思想的渗透和灌输牢牢地控制人民的思想,实现“德化天地”“礼仪四邦”的目的。孔庙的教育功能是围绕儒教而展开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的教化功能,二是学校的教育功能,三是劝学功能。教育的内容是儒教,教育的方式是强制和潜移默化相结合。三者相得益彰,使得封建国家牢牢地控制社会的意识形态。孔庙是国家机器之外的又一重要的御用工具,历朝历代均将建庙、修庙、尊孔、祭孔作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6.
在以藏文化教育为主的甘南藏区,汉文化教育开始也很早,主要形式有官学、书院、义学和私塾。教育内容主要是灌输封建伦理纲常。其消极作用为笼络当地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加强对少数民族人民的思想控制,积极作用为促进汉藏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从哈佛学院到社区学院--美国高等教育模式演进历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欧洲而言,美国高等教育的演进历程较为短暂,但在移植与借鉴欧洲高等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美国高等教育始终坚持其服务社会的世俗化倾向并不断加以革新,从而建构起自社区学院到本科大学直至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高等教育体系,在契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为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成功经验可资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之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魏晋南北朝这个纷繁动乱的时期,思想文化潮流因这一时期封建礼教束缚的放松而得到极大的解放。女性这个在古代社会处于从属地位的群体,她们的思想在这一时期也极大开放,社会地位也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教育文化领域女性的地位显著提高,为这一时期的教育文化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宋代文学家庭有三百五十多个,在封建社会中的各朝各代中是最多的。文学家庭繁荣的原因不仅是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还有家庭教育、科技、科举、社会交往、社会风俗、区域文化、商品经济、文学观念等,均对文学家庭的繁荣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安娜与繁漪为了爱反抗黑暗的封建家庭,追求自由是相似的。安娜勇敢地逃出了家庭,而繁漪却没有,然而她们都没有逃出爱的牢笼,却把自己葬送在爱的漩涡中,成为了封建贵族社会的牺牲品,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成为当时社会的牺牲品,这对异国姐妹的爱情虽然以悲剧结束,但是这也预示着中外妇女为了追求平等自由的生活,大胆地向封建男权社会挑战的勇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