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母语就是极富表现力的。比喻这种辞格的灵活运用,更令人叹为观止。我们知道,一般设喻,都是选用具体可感、形象生动或熟知可见的事物作喻体,从而使人们对抽象隐晦、虚幻难拟的东西获得印象、理解明白。而一些特殊的比喻,细细品味,却余甘无穷。这里所谓的“虚喻”,形式上与常喻并无不同,区别仅在于取喻的事物往往是不易诉诸形貌、视听的心理、意念或逻辑关系,具有抽  相似文献   

2.
说到盲人音乐家,你也许会先想到近代的阿炳,其实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有一位像阿炳一样精通音律的盲人音乐家,他就是晋国乐师师旷。师旷并不是天生盲人,他因为自己太过聪明,眼睛看到的东西太多,以至于不能专心于音律,于是自己用艾草熏瞎了双眼。  相似文献   

3.
《百喻经》“得”字用例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喻经》是萧齐永明十年(492年)由天竺僧人求那毗地所编译,语句浅白,对中古汉语的研究很有价值。下面,我们就《百喻经》中的“得”字用例,在语义和语法上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归纳,并选出一些具体用例来着重谈一淡助动词“得”的用法。  相似文献   

4.
《百喻经》以近百喻喻世,系中古时期浅显易读的佛典名著。其篇章中的“喻”共有148例,所见类比、明喻、隐喻、对喻、借喻、反喻、讽喻七种形式各有特色,反映了中古时期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成熟和功用。  相似文献   

5.
6.
苏轼诗歌中,博喻的运用时常见,就其博喻的对象而言,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描摹具体事物静态或动态的形象;二是表述自然界中抽象的事理。在运用博喻这种手法时,他做到了“切至”,而不“蒙笼”,这一切使得他的诗篇更显绚烂多彩。  相似文献   

7.
“等组实验”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实验的方式是将接受实验的学生分成四个组,每个组的实验因子是对等的,即学生的智力、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人数、学生的学习环境都完全一样,只有一点不同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篇文章的写作都有一定的目的性,或抒发情感,或阐明道理,使读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抒真情,讲道理,并在抒情、说理的言辞上下功夫。《陈情表》一文的目的在陈情辞官,全文说理委婉、抒情凄楚、感人至深。是一篇情真辞切,感人肺腑的好文章。《陈情表》选自《古文观止》卷七,是李密给晋武帝的奏表。  相似文献   

9.
对联是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含有“苦”字的联语更是引人深思,耐人寻味。如:  相似文献   

10.
11.
钮伟国 《语文知识》2004,(3):23-23,16
《荷塘月色》中有这样的句子:“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高中语文课课练》(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认为“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不是比喻句。笔者认为这一看法是不正确的,因为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12.
注释是教师备课的依据,是学生预习复习课文的最好辅导材料。尢其文言文的注释,对帮助师生正确理解文意、词意、句意作用极大,我们切不可忽视注释。  相似文献   

13.
1 弹力的产生 (1)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引起它形变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叫弹力。 (2)产生的条件:一要有接触;二要有弹性形变(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4.
反切,是古代的一种注音方法,它是用两个字来给一个字注音。反切是怎样产生的呢?西汉以前还没有反切。当时的人遇到古书中难认的字,只能用“譬况假借”的方法来注音,换句话说,是采用同音字的方法来注音。这种直音法有很大的局限,因为有时找不到同音字,有时虽能找到同音字,但那些同音字却都是冷僻字,注了等于不注,于是,有了反切的发明。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音辞篇》中说:  相似文献   

15.
“闲愁”一词在古代诗词中频频出现,它具有深刻复杂的情感内涵,但男性诗人与女性诗人在情感表达上又各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各自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生活阅历不同。诗人敏感的心理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是产生闲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浅说“儒”     
儒家何以以“儒”为称 ,需从字源上探究这“儒”字的含义。《说文》“柔也 ,术士之称”的说法 ,历为学者所宗。其所以谓为柔 ,是由于把其主构“需”与“”相混。这种混淆由来已久。实则两字各有其本义。“需”训须 ,“”训柔。而“儒”取“需”义 ,即迟滞、流连、等待。《说文》“术士之称”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而所谓“术”,乃指道术。“术士”乃从事探求大道的人 ,即学者。儒家是探求大道的学者一派。“儒”作为学者之义至战国始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7.
杨辉 《语文学习》2023,(2):75-76
<正>“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出自李白的《送友人》。让很多老师头疼的是,句中的“班马”常被学生误写成“斑马”。学生之所以会犯这个错误,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班马”的含义。“班马”的“班”是个会意字,金文写作■,其中两边的■,并不是两个“王”字,而是两个“玉”字。当然,现在“玉”跟“王”的区别只在右下角有没有一个点。  相似文献   

18.
什么叫“飞白”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说:“明知其错故意仿效”的修辞格谓之“飞白”。《聊斋志异》里有一篇《嘉平公子》,说的是嘉平公子外秀内拙,“谕仆帖”上错别字满篇,“花椒”写做,“花菽”,“生姜”写做“生江”,“可恨”写做“可浪”,其妻羞之,写诗一首云:何事可浪? 花菽生江;有婿如此, 不如为娼! 《坚瓠七集》(四)也有一则故事,写一个托庇祖荫做苏州通判的人,将“翁仲”读倣  相似文献   

19.
自然主义作为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发生在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运动之后。提出一套自然主义文艺理论的是法国小说家左拉,代表作家是他以及他的法国同胞龚古尔兄弟。  相似文献   

20.
近来,“知识经济”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社会生活之中。那么,什么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如何出现的?知识经济有什么样的特征?我们应如何迎接已经来临的知识经济时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