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钟表的认识》时,出现了这么一个问题:屏幕上出现一个钟面后,我告诉孩子们,小明同学在这个时候到校,恰好第一节课的预备铃响了。钟面上显示的时间是7时55分,可是居然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说成是8时55分! 我本想直接告诉他们,第一节上课是8时,如果说成8时55分,那小明必定是迟到啦;我还想直接告诉他们,这时时针接近8时,但是还没到8时……但略一思索之后,我改变了主意。我笑着对他们说:“孩子们,到底是7时55分还是8时55分?老师也搞糊涂啦!究竟是几点?谁能帮帮我,也帮帮大家,行吗?”听我这么一说,教室里顿时沸腾了,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大有一种不说不快的架势!嘿,孩子毕竟是孩子,好“哄”! 有的说:“应该是8时55分!我是看时针靠近8时,而不是指向7时的。”看来,这是他错误判断的根本原因。反对者马上进行反驳:“不对!如果是8时55分,时针应快指向9时,可这时还没到8点!”反驳还是很有针对性的。  相似文献   

2.
前几天听一位青年教师上“时、分的认识”,课上出现了这样一道填空题:钟面上有( )个数。当时,学生的回答很合老师的意:“钟面上有12个数。”可是,仔细一想,钟面上真是都有12个数吗?好像并非如此。课后,我问学生:“你们见过的钟面上都有几个数?”这下同学们讨论开了。有的说,我家的挂钟上一个数也没有;有的说妈妈的手表上有6个数,是一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教材的实践者和开发者,教师对教材的感受、理解、把握、创造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我两次执教了《认识钟面》这一内容,对关注学生、开发教材有了新的认识。第一次教学1.认识钟面(1)情境创设。出示“龟兔赛跑”情境图。问:小朋友,你们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结果是谁赢了?小白兔为什么会输?(2)认识钟面。请学生看主题图上的钟面,问:你们知道乌龟和小白兔是什么时候开始比赛的吗?钟面上有些什么呢?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以及1至12的数字。在自己的小钟上找一找时针、分针。2.认识整时(1)继续看主题图。问:乌龟和小白兔是几时开始…  相似文献   

4.
我听过一节课,教学内容是《认识钟面》。教师讲到钟面上“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时,问学生:“大家知道为什么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吗?”问题很明确,可是学生的回答却让人啼笑皆非。  相似文献   

5.
犤教学内容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6~77页“认钟表”部分。犤教材简析犦本部分内容主要是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教材先让学生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弄清楚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再认识钟表(包括电子钟)面上的整时数。在此基础上,认识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理解“大约几时”的含义。犤教学目标犦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3.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同时激发学…  相似文献   

6.
“时、分的认识” ,大多数教材是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教学时、分的含义和进率→教学看钟表的方法及时间的写法”的顺序编排的。在教学实践中 ,大多数教师也是按照这个顺序来教学的。确实 ,就知识结构而言 ,钟面及时、分的进率是学看钟表的“上位”概念。但我认为 ,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之前 ,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有了丰富的看钟表的经验 ,钟面结构的原理以及时、分的进率反而成为学看钟表的“下位”概念。如果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 ,很明显是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起点。因此 ,我是这样导入该课的 :师 :今天 ,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我们的课 ,我的心情…  相似文献   

7.
数小格     
李兆筠 《小朋友》2004,(10):2004
我们在认识钟面时,同学们发现了钟面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外,还发现数字、大格和小格。大格数字最易数,一看就知道有12个数,12个大格。但数小格时,文文同学一格一格地数,只数了58个。我们齐声说:“错!60个才对!”老师问:“你们怎样知道是60个小格呢?”同学们都纷纷举起手来。  相似文献   

8.
关于认识“时、分、秒”,教材是这样表述的:“钟表上时针刚走过数几,分钟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如何让这段文字内化成学生的理性认识。通常的作法是教师出示数个钟面图形,显示不同的时间让学生辨认。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当分针位于钟面上“6”字前面时,时针靠近的刚走过的数字,学生大都能准确读出钟面上显示的时间;当分针走过  相似文献   

9.
[案例]我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我刚刚说今天我们认识钟面时,拿出钟面,拿出钟表学具时,班级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要求说出自己知道的内容。。生1:钟面上有时针、分针、秒钟。生2:1小时=60分生3:分针1小时走1圈。  相似文献   

10.
“小时与分的认识”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分,掌握“小时”与“分”的进率,能正确地认识钟面所示的时间。教学重点是钟面时间的认识及小时与分之间进率的掌握。教学难点是“1小时=60分”的推算。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应准备好钟面模具、小钟等教具和学具,采  相似文献   

11.
教学《认识钟表》,在教完整点的读法之后,老师说:“杨老师今天中午是一时到校的,薛老师比杨老师稍晚一会儿到校,薛老师是几时到的呢?”一个学生说:“一时多到的。”老师很自然地引导:“对,我们也可以说‘大约一时’到的。”然后,老师又在钟面上拨了几个时刻让学生说(如9∶05大约九时),当老师拨到9∶55时,一个小家伙举手了。“你说。”“小约十时。”比整点多一点是“大约”,比整点少一点不就是“小约”吗?多么精彩的回答呀!把听课的老师全都逗乐了。“坐下去,再想想好吗?”显然,老师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什么是创造?这就是创造!是创新的萌…  相似文献   

12.
问题一:“理所当然”——错估了学生的真实基础 案倒:“时、分的认识”中“认识钟面”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的第一课时“小明的一天”第90~91页内容。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和半点;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整时、半点时指针的特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学重、难点对整时、半点的认读。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大的圆的钟表一个,学生每人准备一块小表。教学过程一、认识钟面1.同学们,看一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大的圆的钟表实物)2.学生回答。3.看一看钟面上都有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同桌先互相议一议,再在全班提…  相似文献   

14.
本单元教材是在一年级初步认识整点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今后学习“年、月、日”等有关时间知识的基础。与原通用教材相比较,教材编排有如下特点: 1.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认识钟面先讲学生在钟面上最容易发现的12个大格,再讲每大格分5个小格,最后讲钟面上一共分了60个小格。 2.增加实践环节,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了让学生直观认识1时、1分、1秒的时间到底有多长,在学习“1分”时,让学生数自己的脉博1分跳几次;学习“1时”时,让学生用平时接触最多的上课和下课的时间来了解1时  相似文献   

15.
<正>问题聚焦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钟表》的教学,笔者安排了学生动手画钟面这一教学环节,研讨时老师们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认识。一种认为没必要浪费时间让学生画钟面,只要看看认识认识钟面就行了;而另一种认为通过画钟面,能让学生更具体、更精细、更准确、更深刻地认识钟面。究竟要不要动手画钟面?请看一段教学实录。实录回放认识钟面上有12个数字、时针和分针后。师:同学们,你们除了见过圆形的钟面,还见过其他形状的钟面吗?  相似文献   

16.
老狼,老狼,几点了?一次听一位年轻的女老师讲《认识时间》一课。这位老师,言语亲切,举止活泼,很受学生的喜欢,课的效果十分理想。课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师问(出示钟面):老狼,老狼,几点了?生答:老狼,老狼,3点了。……老师问得很带劲,学生答得很起劲。教与学看起来很和谐。但我总觉得有些别扭:老狼,老狼,几点了?你是在教学生还是在教什么?教师虽无恶意,但对学生的是非观念恐怕是个误导吧。我这样想,也就在评课的时候毫无保留地谈了出来。但过后一想,真怕那位老师误会。后来,当我上《认识时间》时,学生们在课间时三五成群,这边喊:“老狼,老狼,几…  相似文献   

17.
在教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笔者讲究方法,注重启发诱导,激活学生思维,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一、大小课堂,合理衔接例如,在上《5的乘法口诀》时结合钟面的认识进行教学,把枯燥需记忆的口诀物化在实物钟上,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先让学生在玩具钟面上贴数字1—12,从而体会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再引导学生感知每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然后,引导学生计算从数字“12”到数字“3”,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得到加法算式5+5+5=15,改成乘法算式5×3=15或3×5=15,得出乘法口诀:三五十五。同时…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第一课时,教科书第91~9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多媒体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3.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4.学生通过制作钟面、说钟面,进一步掌握钟面的构造。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认识整时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听音乐,猜谜语播放音乐“嘀哒、嘀哒、嘀哒、嘀哒……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1.请同学们猜…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听了两位教师分别上的二年级数学“时分的认识”一课,她们的教学观念不同,方法有别,达到的效果也完全不同。 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一)观察钟面:发现了什么?(让学生了解有关钟面知识)。(二)认识时分:1、先认识整时;2、再认识几分;3、最后认识几时几分。(三)认识时与分的关系,体会1分钟有多长。(四)练习读时间、写时间、拨时间。(五)比赛看谁拨得快、识得准。结果一节课非常紧张而且拖堂5分钟,最后在练习和比赛中仍有6位同学拨错或读错时间;经课后测试,有近五分之一的学生没有学会。  相似文献   

20.
教学“用24时记时法求经过时间”的应用题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理解“时刻”和“时间”之间的区别的。 首先,我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导入新课:“这节课从8点20分开始到9点结束,共上了多少时间?这40分钟是怎么算出来的呢?”随之我讲了“时刻”和“时间”的概念与区别:“时刻”指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表示的那一瞬间,用单位“几时几分”表示;“时间”是两个“时刻”间所经过的那段时间,是指从什么的候起到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