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知道吗?     
鸟类睡觉为何不会从树上跌落?人类习惯于躺着睡觉,即便某些特殊情况下能坐着入睡,但也总是睡得东倒西歪。不过鸟儿却大都是以双足紧扣树枝的方式“坐”在数米高的树上睡觉的,却从不会跌落下来。专家发现,人类和鸟类的肌肉作用方式有很大的区别,而在进行“抓”这一动作时,更  相似文献   

2.
有的鸟会自己筑巢,在鸟巢里睡觉。而有些鸟就直接站在树枝上睡觉,那它们睡觉的时候为什么不会从树枝上掉下来呢?给我们来信吧。答案正确的前10名小读者,都将获得本刊赠送的精美图书一册。站在树枝上睡觉,对人来说的确是不可思议。但是对于鸟儿来说,这真是太轻松了。A1:鸟睡觉的  相似文献   

3.
你知道吗?     
《科学与文化》2008,(3):16-17
鸟儿睡不睡觉?鸟儿当然也要睡觉。不仅要睡觉,有的鸟还能一只脚站着睡,雨燕甚至能在飞翔中睡觉。更令人惊奇的是,我们也可以向鸟儿施行催眠术。只要在鸟笼上盖一块毯子,造出一个黑夜小环境,鸟儿很  相似文献   

4.
鸟儿排排站     
<正>如果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电线上的麻雀常常像排队似的一只挨一只地站在一起,就像一串被线绳穿起来的小毛球,还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既热闹又可爱。在自然界中,还有很多小鸟喜欢"排排站",有时甚至数十只鸟同时成排站在一根树枝上,把树枝压得不堪重负。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它们为什么喜欢这样做呢?难道和幼儿园的孩子们一样,排排坐,等着分果果?  相似文献   

5.
《今日科苑》2008,(11):79
眼皮经常跳、指甲上出现了白点、经常有针扎似的疼痛……我们的身体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奇怪症状,究竟为什么?症状1:嚼东西的时候腮部经常发出声响,招来别人的注视。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紧张的腮部肌肉过于疲劳或者用力不对。如果肌肉用力不对就会使颞下颌关  相似文献   

6.
明亮平滑的镜子里,照映出我们自信而健康的笑容。我们对着镜子做鬼脸,对着镜子观察自己,对着镜子模仿着各种各样我们感兴趣的动作和表情。这些镜子是如此神奇,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世界上的人情冷暖,让我们变得善解人意。其实,我们的大脑中也有一面“镜子”。察言观色的镜子当你看一场惊心动魄的电影时,是什么让你与主角一起欢乐,一起紧张,一起落泪?当你观看一场精彩激烈的足球盛宴时,你全身的肌肉为什么都会兴奋起来,就好像你亲自在场上比赛?一个偶然而有趣的发现,或许可以让我们一窥察言观色的秘密。在意大利帕尔马的一个研究机构里,已经被植…  相似文献   

7.
有些人可以整晚不睡觉,第二天依然能精神抖擞地工作;而另一些人如果前一天晚上没有睡好觉,第二天工作起来就会昏昏沉沉。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呢?现在科学家们找到了这个答案,这是你的睡眠基因在作怪。  相似文献   

8.
科技快递     
肚子“咕咕叫”的秘密肚子为什么会“咕咕叫”?德国科学家发现,其实当人们说自己的肚子空了感到饥饿的时候,在胃部也并非是空无一物,而是存有空气与水。在这种情况下,胃部肌肉的相互“拉扯”运动,会使得胃部形成诸如一根“软管”一般的状态。“而空气和水就在这根软管里受到挤压,自然就会咕咕作响”,整个过程其实只是人体内一个很自然的反应。  相似文献   

9.
你知道吗?     
《百科知识》2009,(18):30-30
鸟儿为什么长不了太大? 鸟一般长不了太大,一旦达到一定的体重,它们在起飞时便无法控制肌肉的力量。而美国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观测表明,羽毛可能最终限制了鸟类的体型大小。  相似文献   

10.
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的翱翔是人类由来已久的心愿,严格地说,飞机只是部分实现了人的心愿。可是,荷兰内伊海根大学的海姆博士却说:“我们能令所有的东西,包括薄饼、青蛙和人类,都能在空中自由飞翔。” 怎么回事? 原来,海姆博士是利用的一种“反重力机器”来实现人类这个心愿的。 1846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某些物质具有“抗磁性”现象,因“抗磁性”产生的磁场力方向,与物体重力方向相反,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时,物体即可“悬浮”起来,看起来就像“飞”起来一样。 其实,众所周知的高速悬浮列车就是利用“抗磁性”原理制成。磁悬浮列车本身并无磁性,是设在铁轨下面超导体磁铁的强大作用,使列车产生了极大的“抗磁性”,列车即悬浮在铁轨上做高速运动。同样的道理,尽管薄饼、青蛙和人类等物体也不具有磁性,但当它们遇到足够大的外界磁场作用时,其体内的每一个原子都宛若一个小磁铁,它们组合在一起如同一个大磁铁。这个大磁铁的磁场将全力抗衡外磁场,即产生了“抗磁性”。而且外部磁场越强,抗衡外磁场的力就越强大。正是这个道理,荷兰科学家在自己的高磁场实验室中创造了强大的磁场,能令质量较小的青蛙飘浮在空中,且能自由活动。 如...  相似文献   

11.
一“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当一个人把生命的全部意义确定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时 ,他会因拥有伟大的目的而拥有伟大的力量”———左拉从古至今 ,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探索一刻也没有止息过。早在战国时期 ,大诗人屈原就在《天问》中叩问上苍 ,万物的起源是什么 ?我们从哪里来 ?生命从哪里来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认识你自己”更是千古的命题。从宏大的天体到微小的粒子 ,从无穷尽的宇宙到人类自身 ,人类探索着一个个为什么 ,又破解着一个个为什么。在这不断的发现与破解中 ,人类前行。这种破解与发现又总是从对客…  相似文献   

12.
许多世纪以来,插翅飞行一直是个激动人心的理想;可是屡次的尝试,总不免失败。人究竟有没有可能利用筋肉的力量飞行呢? 任何飞行器的成败,首先取决于有没有足够的动力。研究表明,飞鸟重量增加时,维持它飞行所需要的能量,是和重量的1.167次方成正比地增加。鸟所具有的能量,取决于肌肉的力量。一般说来,肌肉的截面积越大,能量也越大。但是,当鸟的重量增加时,肌肉截面积的增加总是落后于重量的增加。所以,当鸟的重量增加时,所需要的飞行能量增长得很快,而它身体实际  相似文献   

13.
乐翻天     
《科学与文化》2009,(6):32-33
歪打正着 汤姆在小学任教,长得人高马大,威风凛凛,只是一紧张讲话就口吃。一次监考时,他发现有一个学生在作弊,于是气急败坏地指着那名学生吼道:”你……你……你……你……你竟敢作弊,给我站起来!“语毕,有5名学生同时站了起来……  相似文献   

14.
今人喜欢养宠物:狗、猫、鸟、鼠、蛇、蜥蜴、蟑螂、蚂蚁……可谓五花八门。古人也爱养宠物,例如一千多年前的大辽王朝,就把一种叫海东青的鸟儿当做宠物。海东青凶猛、剽悍又聪明,飞得又高又快,驯化后可以捕猎。当发现猎物时,它会迅速将两翅一收,急速俯冲而下,像投射出的一支飞镖,“飕——”地径直冲向目标,一举而获。早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可能已经解开了多年来困扰他们和上百万儿童的奥秘 ,那就是为什么自己搔自己不会笑 ?《每日电讯报》报道这一秘密在于人的小脑 ,它可以从行动预测到感官结果 ,并且向人脑的其余部分传递忽视感官结果的信号。  伦敦大学的布莱克莫尔对 6名自愿者进行了调查 ,当一部机器搔这些自愿者的手掌时 ,机器成功地使这些自愿者笑起来 ,因为当外来刺激或人脑知道将被搔时 ,小脑不能警告人脑其余部分。这一机械原理可以保护人类不受食肉动物的侵犯 ,因为可以辨别来自自己抑或外部的刺激自己搔痒为何不笑  相似文献   

16.
正稀有的表情一个人究竟能做出多少种面部表情呢?美国FBI心理专家曾认为,人类只有6种不同表情,分别是愤怒、恐惧、惊讶、快乐、蔑视和厌恶。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科学家则认为,人类实际上只有4种表情,即快乐、蔑视、愤怒或厌恶、恐惧或惊讶。因为他们发现当人做出愤怒和厌恶表情时,面部肌肉运动一模一样,它们应该算作一种表情;同理,恐惧和惊讶的肌肉运动也一样,也应该算作一种。  相似文献   

17.
你知道吗?     
《百科知识》2015,(4):45
<正>为什么全世界孩子都喜欢捉迷藏游戏?捉迷藏是全世界孩子都喜欢玩的游戏。科学家认为,"人类是在幼年时期进行捉迷藏游戏的动物",这个假说比"捉迷藏游戏是从一个地区开始传播到其他地区"的假说更为合理。科学家发现,幼小的弥猴常常玩一种接力游戏,即"拉树枝追赶游戏"。这个游戏中有这样一种规则:拿着东西的猴子逃跑,其他没有拿东西的猴子追赶;  相似文献   

18.
你知道吗?     
为什么酒混着喝容易醉?人们早知道白酒、啤酒和葡萄酒混着喝易醉,原因何在?英国伦敦国立神经学和神经外科医院的一个科研小组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通常情况下,一定量的饮用酒精即乙醇并不容易醉人,而当乙醇同与其化学结构相近的物质如甲醇、丙酮等混合进入人体,对神经系统产生作用后才容易造成醉酒的感觉。几种酒混着喝容易造成乙醇同与其相似的化学物质混合,因而容易醉人。(姜言提供)打呵欠为什么会传染?科学家认为这与“移情作用”有关。你越是容易移情,就越有可能与呵欠者“站到一起”,自己也体验一下呵欠。在研究中,科学家发…  相似文献   

19.
1896年2月17日,俄国化学家季米特里·门捷列夫在玩单人纸牌时打了一个盹。一觉醒来,他发现自己解决了化学元素如何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分组排列的问题。也许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一觉醒来,昨天晚上还看似不能解决的问题突然间有了答案。这是为什么呢?睡眠是普遍存在于生命体的一种生理状态,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寻找为何人们在早晨起来时更“聪明”和更“勤快”的原因。为什么要睡觉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睡神与死神同是夜神的孪生子,经由身穿白衣的睡神手中的罂粟花枝扫过便可一夜好眠,若轮到身穿黑衣的死神来临便会永久长眠。科学家发现,相对…  相似文献   

20.
《西藏科技》2005,(3):56-56
大脑作为人体的“司令部”,它怎样进行学习、感知、记忆和思维?当脑重大疾病日益危害人类健康时。人们是否能够找到修复脑损伤的有效措施?这些有赖于科学家对人脑神经系统中精确的神经回路的形成和发育机理的认识。10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发现引导神经生长方向新机制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