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经过中国人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1945年台湾终于光复。对台湾重回祖国怀抱,台湾民众欢欣鼓舞,民族精神与本土意识高度融合,表现出空前一致的民族与国家认同。但由于国民党政权的专制与腐败,台湾民众因对国民政府不满导致1947年爆发反政府的“二二八事件”,台湾人民的本土意识空前膨胀,民族精神失去主导地位。在短短一年多时间中,台湾民众的民族精神与本土意识产生了更化。  相似文献   

2.
李良平  肖溪 《大学时代》2006,(9):21-21,48
现代社会是一个正在逐渐进入知识经济的社会,知识将在社会中占居主导性的地位。知识分为精英知识和民众知识,进行精英与民众的知识分工,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大批内迁进步化人士的民众意识得到了显增强,这主要是广大内迁进步化人士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成功实施的结果。内迁进步化人士民众意识的增强,为更有效地动员教育民众团结抗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当代我国先进化的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对西北地区而言,新农村的建设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又是一次空前挑战。为了客观了解西北贫困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实际情况而进行了社会调研。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们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公正意识明显提升,而责任意识、集体意识、诚信意识则相对淡化.如何看到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如何直面当前的道德问题,不仅社会民众十分关注,学界也有许多讨论.本文拟对此谈谈看法. 一、关于物质建设与道德建设的关系, 五四运动以来一直令人关注 如何看待物质进步与道德进步的关系,自五四运动以来便特别令人瞩目.多年来,相关论调层出不穷,总结起来,学界和社会的主要见解包含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6.
西北地区曾是华洋义赈会开展工作的主要地区之一。该会在陕西主持修建的泾惠渠和西安至兰州的公路以及在陕西等省组建的农村合作社,对甘肃、宁夏进行的调查,曾对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有的工程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华洋义赈会在西北地区倡导和推进的合作事业,可以说是开西北地区广大农村历史上大规模合作实践之先河。其办理合作社的方式,对西北合作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示范作用和辐射功能。该会在救灾赈济的实践中总结出的救灾不如防灾,防灾要靠民众的建设性防灾理念给后人以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通常认为推动政治进步的力量是自上而下的,即使是民众的力量在其中往往也是起间接作用.但以西方环境运动为分析对象,却证明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自下而上的民众运动正在日益成为推动政治进步的不可忽视的力量.国家与公民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促进政治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历史人物传说是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长期活跃在民众的生活中。江西历史人物传说是江西民众以历代社会生活中实有其人的著名人物为中心构造出来的传说,某种程度上透露出并体现着江西民众的文化心理特征,利用英雄人物、道德观念、宗教意识等来弘扬正义、惩恶扬善、促进社会和谐,对于江西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近代西方思想的影响下,明治初期日本人的公私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私权方面,思想家呼吁个人独立、自由平等、财产私有的权利,这标志着日本人的私意识不断增强;在公权方面,进步思想家以及政治家中的开明派主张民众参与政治的权利,并积极促使国会、议会的召开,而民众则在启蒙思想运动、自由民权运动的影响下提升了公权意识;在公共思想方面,近代日本"社会"的发现以及知识分子对"社会"的审视推动了近代公共思想的出现,激发了人们关注社会、关心国家的热情。但是,由于受到强大的近代残留的公权力这一封建因素的影响,日本人的私权意识、公权意识、公共思想都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最终难逃被扼杀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象征了当代中国社会的进步。大众文化的兴起,不仅打破了中国文化发展的一元化格局,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发展,而且极大地满足了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了大众文化生活,促进了民众思想观念的自由发展。然而,中国大众文化在快速发展中,也暴露了一些不足与缺陷。因此,应辩证看待大众文化意义的双重性,全面提升大众的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促进中国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保和是深受西北人民喜爱的快板艺术家。他的西北快板内容取材于西北军民的生活,其中既有对开发大西北的歌颂,也有对不良习气不良世风的善意批评。在鼓舞人们的建设热情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他的快板语言具体、实在、有趣。心中有国家,眼里有群众,张保和快板的艺术价值,更在艺术之外。  相似文献   

1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西北边疆的社会政治生态与社会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北边疆的社会政治生态是追求中央权威重构的南京国民政府的重要社会资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边疆,从社会政治生态上可分为甘宁青与新疆两区域;而西北边疆地区的民族与宗教关系复杂,对西北边疆的社会政治影响最大.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人关于西北边疆的社会舆论,具有政府意识与民众认识重合并轨的迹象,推进了西北边疆建设意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民族贸易与历史时期西北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时期在农牧产品交易为主体的民族贸易的促动下,西北地区各类自然资源得到开发与利用,大量自然资源产品也通过各种贸易途径源源不断地输入到内地。这不仅丰富了民族贸易的内涵,也促进了西北地区民族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黔西北这块古老而丰腴的土地上,生活着一群在文学领域内辛勤耕耘的高原派作家,陈学书就是.这群作家中最典型的代表。他的中篇小说集《命运魔方》是黔西北生命与历史撞击的闪光,能做到不媚俗,又能为大众接受,体现了现实主义原则指导下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5.
周红 《西北师大学报》2003,40(6):125-129
从总体上说,中国社会已进入了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尽管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对滞后于全国的总体发展,更滞后于东南沿海一带,但其社会转型的过程也已开始。西北地区特殊的民族结构、宗教因素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西北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产生着重要影响。研究该地区政治不稳定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对保持社会转型期西北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西北民族地区区域内部来看,教育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只有各级政府大力支持教育,教育部门调整教育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学校有效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积极合理开发校本课程,教师树立公平的学生观、多元化的评价观,西北民族地区的教育才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作家地区分布不平衡、东南沿海、长江流域作家多,西北地区作家少。这一现象与文化生态环境中的经济、文化、地理因素密切相关。经济发达、文化积淀深厚、地理条件优越的地区,作家多。  相似文献   

18.
在清代,随着大量移民人口移居鄂西北山区,他们不仅垦殖了各类土地资源,还因地制宜地发展了农林特产业,为当地的商业发展提供了物资来源,从而加强了封闭的鄂西北山区与外界的商贸联系,促进了本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鄂西北山区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松筠通过《钦定新疆识略》研究了卡伦制度,总结了自己在新疆活动的经验。他对卡伦设立目的、种类、职能、分布及守卡官兵生活状态的研究较为详细、生动,是同类研究中的佼佼者,其中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但主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非本人能力不及。他的研究对西北边疆史地学和中国历史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他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三江源”生态移民与迁入地城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了“三江源”生态移民迁入地原有发展状况以及移民迁入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其它地区移民的经验,提出通过推进迁入地城镇化建设来实现移民与迁入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