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勃拉姆斯的《钢琴五重奏》Op.34创作于1864年,是勃拉姆斯室内乐作品中唯一的一部钢琴五重奏作品,是为钢琴和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所作。本文以勃拉姆斯《钢琴五重奏》Op.34第一乐章为研究对象,以其曲式结构为切入点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200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地利女作家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的多部作品都以女性为主题,描写了妇女在残酷冷漠的社会中被压迫的悲惨命运.本人也因此被称为"女性主义代表作家".在其代表作《钢琴教师》中,作者就以抽象的语言,不同于传统女性主义文学的刻画方式描写了主人公埃里卡·科胡特的被压抑扭曲的人生.本篇文章将以女性主义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电影《钢琴别恋》是由新西兰女导演简·坎皮恩执导的一部以“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为出发点的富有浪漫情谊的爱情片,这部影片也被视为是“现代女权的经典之作”。从女性主义理论的角度出发,分别从女性的话语权问题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及成长这两个方面来进一步解读这部经典的影片。  相似文献   

4.
万维佳 《文教资料》2011,(35):84-86
文章从时代背景、内在逻辑、创作特点等方面解读贝多芬《“热情”钢琴奏鸣曲》,挖掘这首钢琴奏鸣曲的艺术价值,为学习和演奏该作品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人父母者希望自己的孩子学有专长、出人头地似乎是无可厚非的愿望。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的《钢琴教师》就是关于上述主题的一部作品。望子成龙的美好愿望如何制造了一部精神变态的悲剧?这样的悲剧是否正在更多的家庭中重演?作品所揭示的一个钢琴教师个人成长的经历,同时也伴随着心灵扭曲的历程,将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对于今天的教育、危机中的世界、艺术与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耶利内克的《钢琴教师》描写了极端权力衍生下异化的人际关系。从母亲与女儿、老师与学生、女性与女性、女性与男性等多重对抗语境,立体地展示作者对男权社会中女性人格和个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利盖蒂作为伟大的作曲家,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木管五重奏》是利盖蒂所创作一部室内乐曲作品,分别是在1953年和1968年前后创作了同一题材的木管五重奏作品,前期的作品代表了利盖蒂转型和探索的特点,后期的作品则反映了利盖蒂大胆的创新以及音乐技巧的娴熟。本文将围绕后期的《十首木管五重奏》进行分析,对乐曲结构等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8.
钢琴音乐是比其他任何一种音乐形式更能通行全球的共同语言,钢琴音乐已经在全球广泛流行并成为传播不同音乐文化的共同媒介。在中国,钢琴是一件较为普及的乐器.钢琴音乐成为人们比较容易接受的一种音乐形式,钢琴音乐研究也已经成为我国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中国钢琴音乐研究》一书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大背景下对中国钢琴音乐进行长期研究而形成的结果,它将中国钢琴音乐的研究和发展放在中西方文化全球化和交融化的时代视野下进行。  相似文献   

9.
艾尔弗丽德.耶利内克的半自传体小说《钢琴教师》着力于探讨老科胡特女士和埃里卡的母女关系。在显性的“母女”关系之下隐藏着深层的“夫妻”关系。造成这一关系的根源,从精神分析角度来看,与埃里卡童年时期母亲的渎职和父亲的缺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11.
根据中国传统古名曲改编的钢琴曲《阳关三叠》,是一部着力表现离别之情感的曲子。在艺术特点上,钢琴曲和古曲在标题性方面有某种联系和相同的意境。钢琴曲用叠奏式的结构发展而成,在文化内涵上展现了思念的情感这也是人类共有的情感,在独具魅力的钢琴艺术形式中展现了"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2.
《C小调钢琴协奏曲》(KV491)是莫扎特创作于1786年的3部钢琴协奏曲(KV488/491/503)之一,同年4月7日在维也纳音乐会上首演,它也是莫扎特创作晚期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的特色就在于它通篇都弥漫着一种悲婉暗淡的情绪气氛,这种氛围甚至贯穿持续于每一个音符律动之中,有些顽固的附着于主题之上。  相似文献   

13.
耶利内克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作家,在2004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她更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关于她的作品,从语言、性、权利、欲望等多种角度,有很多不同的解读。本文试从耶利内克的代表作品《钢琴教师》中反抗意识的解读来探析其作品中对男性统治秩序的质疑和挑衅,以及对男性话语统治下女性受到的侮辱和摧残的揭露,深入理解作者对男性权威控制下女性命运作的深刻洞察和剖析。  相似文献   

14.
荣获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耶利内克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主要以表现女权主义、抨击反犹主义和当今政治为主题。半自传体小说《钢琴教师》是她女权主义的代表作。作者试图通过一名女钢琴师在母女关系、男女关系上的种种不合常规的事件,来表达对男权世界的不满和自己对这个世界无可奈何的愤怒。文章主要从女主人公的母亲和爱情来分析作家表现女性受到男权社会压制的状况,并以此来达到对男权社会的控诉。  相似文献   

15.
《和》是1992年朱践耳先生基于现代音乐观念创作的一部五重奏作品,作曲家在《和》中将古、今、中、西的思维、技法、观念相融合,既发扬传统,又超越传统;既取法现代,又超越现代。本文从文化内涵、音乐语言特色和音乐技术应用、音乐结构、风格特征等几个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力求对这部具有个性和现代意识的中国作品有一个新的审美认识。  相似文献   

16.
《凯风》是千百年来传诵不衰的一首诗,但它的诗旨却是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对诗中的几个问题解释失当。从凯风与母亲、棘与子、寒泉、黄鸟的声色几个层面,用文字学、语法学、文献学、生物学的方法予以诠释,得出其诗旨是“歌颂与自责并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是以创作实践来证明十二平均律的优越性和实用价值的划时代作品 ,常被称为“全部音乐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钢琴音乐的《旧约全书》” ,而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鸣曲则被称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在此以前 ,键盘乐器大多按“中庸律”调音 ,能够演奏而不会走调的音阶 ,只有降B、F、C、G、D、A等大调和 g、d、a等小调 ,因此作曲家在选调和转调上受到很大的限制 ;而采用了十二平均律 ,就可以自由选用大小24个调 ,并自由转调。所以说 ,没有巴赫对平均律的实践 ,近现代音乐的发展要延迟很长一个…  相似文献   

18.
《钢琴基础教程》共四册,是在教育部的组织下按一九八一年颁发的《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学大纲(草案)》编印出版的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根据当时的情况,各师范院校的钢琴教学基本上是按专业音乐院校的路子走的,即注量技能和技巧,忽略实际和应用。尽管有这一套《钢琴基础教程》,有些学校采用,有些学校不采用,仍然是按所谓多年来的老传统、老教材、老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其结果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在中学的音乐课上不会弹简易的即兴伴奏,或能唱不能弹,或能弹不能唱等现象。由此,国家教委于一九九五年九月二十七日制订出《…  相似文献   

19.
贺渊 《江西教育》2012,(25):34-35
新课程改革给教育界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化的挑战。而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发展过程。因为教师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化者。作为教师,倘若对理论没有充分的了解,对实践没有有效的把握,那么这种转化就会有很大的落差。因此,拥有较高的专业  相似文献   

20.
现在钢琴教学在我国逐渐普及,钢琴的启蒙教程在钢琴的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选用目前国内最常用的两种钢琴启蒙教程《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与《巴斯蒂安钢琴教程》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两种教程不同的入门方式,从而对老师与学生提出使用教程的建议,使钢琴启蒙教学更有效率、学生更容易上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