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和人们生育观念的逐步转变,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独生子女成为幼儿群体中的主体.由于独生子女特殊的家庭环境,祖父母、父母等长辈过分的关心与溺爱,事事围着孩子转,使一些独生子女在个性心理品质发展方面存在偏差.因此,针对独生子女幼儿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品行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大.据对我局小学五年级21个班的调查统计,独生子女学生已占60.1%.一个家庭一个子女已成为当今中国的一大国情,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就成为当今中国教育的一大课题.独生子女因  相似文献   

3.
风笑天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独生子女,首先必须科学分析独生子女现象。孤僻、自私、懒惰、自恋、娇气、任性等一度成为独生子女的代名词,一些媒体也用"小皇帝""小太阳"等词语来指代这一群体。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或"问题青少年"吗?风笑天:独生子女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西方,研究独生子女问题的学者普遍意识到,社会舆论、传统以及民间存在着一种对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4.
姬东凤 《成才之路》2011,(23):84-85
近年来,我国独生子女比例迅速增加,在今后四五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独生子女将成为我国教育对象的大部分,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已成为一个关系整个新生一代面貌的重大问题。所以,教育好独生子女是一件大事,而独生子女的幼儿期教育尤为重要。作为幼教工作者,如何做好独生子女的幼儿期教育引起了我的思考。一、要掌握和了解独生子女个性品德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独生子女教育在学前教育中显得十分重要,做好独生子女的教育培养工作,促使他们遵循体、智、德、美和谐发展,茁壮成长,已成为学前教育中有针对性、普遍性的问题.当前对独生子女的教育与研究,出现了褒贬不一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往往有不少人一谈到独生子女,就视之为“难养的一代”指责他们任性、自私、生活自理能力差,并称之为“小皇帝”、“小太阳”.其实,在对于独生子女的教育中,固然有其难度,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更应看到新一代独生子女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独生子女有着比非独生子女更多的优越性,他们的素质、身心发展、自信心都胜于非独生子女.根据笔者体会,独生子女所具备的以下一些特点,对我们当前的教育特别有利.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独生子女一族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而独生子女的娇、宠、傲、懒已成为家庭、学校教育中不争的事实.老师常常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德育工作难做.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面对独生子女的主体,作为班主任,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如何整合德育工作资源,寻求和探索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最佳途径,准确地把握和捕捉班主任工作的最佳时机,适时地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是当前学校德育的重大问题.现以近几年来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7.
日益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正在成为我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深入研究独生子女的群体特征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客观分析不同成长环境给独生子女带来的影响,对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提高国民素质和未来民族竞争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独生子女独立自主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不仅关系到他们能否在社会中生存下去 ,而且关系到他们能否成才的重大问题。从长远观点来看 ,独生子女教育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问题 ,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教育和培养独生子女独立自主能力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相互配合、齐抓共管 ,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独生子女作为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是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物,这就决定独生子女问题在中国有着鲜明特色,因此,基于本国实际、因地制宜的研究成果对于制定相关的独生子女政策、解决独生子女发展问题更具现实意义.本文将对近十年来国内独生子女问题研究的总体状况、理论成果以及存在问题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0.
独生子女家庭在中国家庭中的比例逐年增加。独生子女问题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独生子女的人格特征,包括人格的优点和人格缺陷两方面。同时探讨了独生子女的人格特征的根源。最后对独生子女的教育与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人口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独生子女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独生子女作为近代社会的一种现象,始于本世纪初.当时在德国和欧洲通过“限制产儿”,把子女数量控制在一至两名.目的是为能对这些少数的孩子进行更好的教育,实现优生优育.从本世纪初至今,仅仅是几十年的时间,世界各国独生子女的占有率都越来越大.目前,我国不仅在总人口上占世界各国之首,所拥有的独生子女数也居世界之首.如此众多的独生子女的出现,当然引起了世人的普遍关注.美国的心理学家博汉农(E.W.Bohannon)在1898年发表的《家庭中的独生子女》 (The ony child ina famlly)的论文中,认为独生子女本身就是“问题儿童”.其后,围绕着独生子女究竟是“问题儿童”还是“非问题儿童”的问题,即独生子女是否存在着“特异性”的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经过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医学家们的共同努力,最终得出了独生子女是“非问题儿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尤其是城市,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有许多明显的差异,出现了很独特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全面正确认识独生子女成长发展特点、怎样教育培养独生子女,已成为教育界以及家庭的一个重要话题。文章在简要分析独生子女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独生子女教育应该注意的八对关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和人们生育观念的进步转变,独生子女成为幼儿群体中的主体。由于独生子女特殊的家庭环境,祖孙、父母等长辈过分的关心与溺爱,事事围着孩子转,容易造成独生子女个性品质发展方面的偏差。针对独生子女幼儿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品行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本仅就当前独生子女个性品质发展存在的问题,谈谈增强家庭教育有效性、针对性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4.
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独生子女独立自主能力的教育和培养,不仅关系到他们能否在社会中生存下去,而且关系到他们能否成才的重大问题。从长远观点来看,独生子女教育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教育和培养独生子女独立自主能力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相互配合、齐抓共管,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在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懒惰、自私、任性、骄傲”等问题。如何教育好独生子女,已成为每个家长甚至全社会共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从独生子女品德现状及其成因、独生子女品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从而提出:强调独生子女内在素质的教育;强调在独生子女品德教育中,家庭所起的决定性影响;强调爱国、责任感、文明、勤劳、独立性、勇敢等品德的培养与教育;强调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和人们生育观念的逐步转变,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独生子女成为幼儿群体中的主体。由于独生子女特殊的家庭环境,祖父母、父母等长辈过分的关心与溺爱,事事围着孩子转,使一些独生子女在个性心理品质发展方面存在偏差。因此,针对独生子女幼儿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品行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城市和农村的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独生子女现象已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性的社会,大多数独生子女是在"糖水"里泡大,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溺爱、娇宠,往往经受不住任何风吹雨打。为了孩子的明天,教师和家长都有责任共同来探讨独生子女教育的新路子,完善独生子女教育,给独生子女一个灿烂美好的明天。一、独生子女的特点独生子女某些优良或不良的个性并非先天具备,与家庭教育关系密切,分析之独生子女有其优点,也有弱点。1.独生子女的优点。相对于非独生子女来说,  相似文献   

18.
巴珠 《成才之路》2010,(34):I0005-I0006
1979年我国政府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大量增加,引起了家庭结构的变化。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由于独生子女家庭情况特殊,家长对这种特殊性缺乏认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因而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有些人甚至把一些独生子女称为“小皇帝”,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前,以急剧速度增长的独生子女,占我国儿童总数的90%以上.在城市的幼儿园、小学中,越来越多的教育对象是独生子女,研究分析他们的各类特有现象,掌握其个性特点,寻求教育的方针和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探索的重要课题.关于独生子女,在国外早就引起许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医学家的重视和研究.一种观点认为,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即道德品质和性格有缺陷的儿童.一种观点则认为,独生子女在各方面均不逊于非独生子女.我  相似文献   

20.
如何对独生子女进行家庭教育,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仅就独生子女的特点、家庭教育的误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供参考。一、独生子女的特点 1、独生子女的独特地位易形成唯我独尊。独生子女在父母眼中是独一无二的,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这种独特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