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高校中的“弱势群体”,贫困生已成为各校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而要真正解决贫困生问题,除了给予一定的物质资助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从思想上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形成健全的人格。这就需要各高校正确把握这一“弱势群体”价值观的特殊性,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对他们的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2.
作为高校中的"弱势群体",贫困生已成为各校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而要真正解决贫困生问题,除了给予一定的物质资助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从思想上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形成健全的人格.这就需要各高校正确把握这一"弱势群体"价值观的特殊性,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对他们的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3.
高校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以高校贫困生的价值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闽江学院的贫困生进行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归纳贫困生的价值观特点,了解他们存在的不健康价值取向,同时分析高校贫困生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异同点,并采取多渠道的教育对策,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对于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贫困生日益增多的情况下,研究贫困生消费问题,尤其是探讨贫困生中的“高消费”问题,对于加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实现贫困生的自我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抓住高校贫困生“高消费”问题,围绕贫困生消费特点、“高消费”原因和解决对策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5.
顾军燕 《文教资料》2014,(24):102-103
“90后”已成为高职院在校大学生的主体,他们中的贫困生作为经济弱势群体,受到国家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某些“90后”贫困学生诚信的缺失,不仅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产生巨大的冲击,而且会导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对学校、社会和谐产生负面影响。本文从辅导员的实践工作为出发点,针对如何加强高职院90后贫困生的诚信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根据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特点,对贫困生在思想、心理、精神等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高校在完善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同时,要重视和加强贫困生素质教育,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综合能力,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校贫困生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和高校已采取多种措施对其进行资助。大部分贫困生把资助用在“刀刃”上,然而一些贫困生却铺张浪费,不合理利用资助。因此,高校应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加强对贫困生利用资助的监管。  相似文献   

8.
根据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特点,对贫困生在思想、心理、精神等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高校在完善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同时,要重视和加强贫困生素质教育,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综合能力,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贫困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贫困生现象也日益严重,在政府加大对贫困生经济资助的同时,也要在重视他们心理上的贫困现象。首先在经济上要对贫困生给予帮助,同学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高校进一步扩招,贫困大学生的数目明显呈上升趋势,而随之的就业形势进一步严峻.贫困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难点问题.作为高校弱势群体的贫困大学生,他们的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就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与就业结合来分析相关的对策,以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克服就业心理障碍,提高贫困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关于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大学校园里的弱势群体,高校贫困生非常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其经济资助,以解其学业的后顾之忧。但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应该重视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这对于完善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增强他们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现有社会支持系统对高校贫困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引领作用并不突出。高校贫困生需要确立独有的爱国爱家、自强自立、自尊自信、诚信感恩的核心价值观。以盲助、有偿、给渔、权力与义务平衡、诚信为原则构建社会支持平台,有助于培育高校贫困生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贫困生的就业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高校贫困生的就业,也是影响着他们改变个人与家庭的生存处境的关键所在。因此,帮助贫困生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进行合适的职业选择及应对就业的挫折、调整过大的就业压力,是社会、学校、家庭乃至学生个人的共同责任,已成为高校关注贫困生群体、深化就业教育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关于高校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弱势群体”一词,在我国官方最早出现于朱基任总理时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弱势群体享有特殊的就业资助”。[1]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改革中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均处于劣势的人群共同体。高校弱势群体,笔者认为主要包括贫困生、成绩差等生、有身体缺陷或心理疾病的学生。本文特指贫困生。它与我国社会的弱势群体问题息息相关。高校弱势群体实际上是社会弱势群体在高校中的特殊存在形式,这个群体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在提倡科学的发展观的新形势下,社会公正日益成为政府和社会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高校贫困生目前已成为有着一定数量和规模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具有明显的弱势群体特征。通过对高校贫困生弱势群体特征的考量,"能力贫困"是他们之所以归属弱势群体的内源性因素。他们不仅需要经济上的资助而且需要精神层面的扶助。其实现路径为:优化社会扶助体系结构,完善有偿支持保障;拓展社会扶助渠道,加大精神关怀力度;理性运用社会扶助,主动拓展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16.
高校贫困生是大学校园里的弱势群体,如何真正帮助他们在精神上"解困",树立自强自立意识,激发其奋发图强的斗志,我们尝试将典型教育法运用到高校贫困生教育中去。本文针对该方法的应用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汪雅  高佳 《教育教学论坛》2014,(31):196-197
高校贫困生的消费现象集中体现在:消费水平低,勤俭节约是消费观念的主流,很少进行享受型消费,但出于自尊心理的影响,消费行为存在误区。本文针对高校贫困生的消费误区提出建议,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实现贫困生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境况下,作为“弱势群体”的高校贫困生的就业压力更大,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逐渐被边缘化。造成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的就业环境的影响,也有高校在人才培养、就业指导等方面的缺失。解决当前贫困生就业难需要政府、高校和贫困生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高校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构建贫困生能力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大学里,生活着这样一个“特殊部落”、“弱势群体”,他们就是靠学校补助艰难度日还要不断承受白眼的贫困生,请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相似文献   

20.
闵珍  岳克勤 《文教资料》2006,(36):24-25
对于“双贫困生”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心理上的帮助和引导,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助贫应该先要助志,要在理解他们的基础上全力帮助他们建设一个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