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变     
从朝阳到夕阳,那是时间的改变;从年轻到年迈,那是容颜的改变;从稚嫩到成熟,那是人生的改变。人的一生从小到大,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其实,我们有时并不会刻意改变自己,只不过在时间的流逝中、在环境的影响下,我们不知不觉地改变了自己。等到沧海桑田的变化发生以后,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原来已经改变了许多。当心灵被现实所累及时,我们不妨改变一下;当日常生活变成一种倦怠的习惯时,我们不妨改变一下;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四处碰壁时,不妨改变一下。改变,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尝试着改变。改变洋娃娃的衣服、发型,我们乐不可支。只是,这种改变仅…  相似文献   

2.
我始终觉得自己是一个特别平凡的人,像所有人一样工作、结婚、生孩子,一切似乎都将平平淡淡地度过,没有惊险,也不会有惊喜……我常常在心里对自己说:这是我的人生,我得好好地接受它;我是个普通的女人,不需要有太多要求,也不需要太能干。 产后我休息了一年才回单位,却发现原来的岗位已有了新人,科长对我的态度也不冷不热,每天的上  相似文献   

3.
改变心态     
夏甾 《老年教育》2008,(1):20-21
一位哲学家问三个正在操作的泥瓦工:请问你们在干什么?其中一个回答:垒砖;另一个回答:盖楼;第三个却回答:我们正在建设美丽的家园。哲学家听了,拍拍第三个人的肩头,赞许地说:你今后将是幸运的。果然,许多年后,第一个人依然是泥瓦匠,第二个成了工程师,第三个则成了他们的老板。三个泥瓦匠后来的反差如此之大,从中不难看出:态度决定命运。  相似文献   

4.
改变     
有甲乙丙三个人,一直是蓬头垢面,衣鞋龌龊。一天,有个朋友给了甲两块钱。甲拿出一块给乙,让他为自己理发洗头;另外的一块钱他付给了丙,丙把  相似文献   

5.
<正>往灰色地带看教育,总觉得朦胧一片,很难改变;向绿色原野看教育,总觉得生态一片,正在改变。改天换地,不可能一蹴而就;改变一点点,却可立竿见影。黑手套白手套课始,乐起。蹊跷的是不见执教老师。正纳闷间,倏地瞥见钢琴上方,和着节拍,轻盈浮现一只戴着白手套的左手,友好地向每个孩子摆了摆,接着出现一只戴着黑手套的右手,亲切地向每个孩子挥了挥,随  相似文献   

6.
<正>古往今来,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像卡夫卡的小说《城堡》中老百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一样,他们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两者之间的关系疏远,甚至有些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而今,新课程倡导的是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  相似文献   

7.
改变记忆     
<正>直截了当地改变记忆是一件很难办到的事情。但是,人们对于记忆的调整,把那些记忆中散落的碎片一片一片捡拾起来进行整理的时候,往往在整理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当下的主体意识和主要情绪融入其中,这种记忆的衔接常常让同一个故事有不同的、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版本。我们能够在很多的重大历史事件的阐述和解译中领略到这种情况,同样我们也能够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中感受到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纠结的不同看法、理解和告白。虽然讲述的都是事实,捡起的都是真实的记忆的碎片,但往往让人产生不同的或是相反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改变再改变     
Change源于拉丁语中的cambire一词。Cambire在英语中是“toexchange(交换)”的意思,源于欧洲一个常见的词根“kamb”,意思是“tobend(弯曲)”。现代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仍在分别使用“cambiar”和“cambiare”来表示变化的意思。  相似文献   

9.
当喜迎新年的时候,当再一次捧读略带墨香的新杂志的时候,不知您是否已经发觉杂志已悄然改名,又启用了她的原名“小学教学”。这一点点改变可以让我们去揣摩编辑部的初衷:或许是因为现在的她已经不仅仅属于青年教师,而是深受大家的欢迎;或许是她也经历了“少年”“青年”直至“壮年”而趋向成熟,更有力量承载“小学教学”的重任……无论怎样,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一点点改变,凝聚着多年来的实践与感悟;这样的一点点改变,昭示着自身不断完善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往灰色地带看教育总觉得朦胧一片,很难改变;向绿色原野看教育总觉得生机一片,正在改变。改天换地,不可能一蹴而就;改变一点点,却可立竿见影。黑手套白手套课始,乐起。蹊跷的是不见执教老师。正纳闷,倏地瞥见钢琴上方,和着节拍,轻盈浮现一只戴着白手套的左手,友好地向每个孩子摆了摆,接着出现一只戴着黑手套的右手,亲切地向每个孩子挥了挥,随之,"黑手套""白手套"轻轻拍了拍,轻轻握了握……乐终,"黑手套""白手套"消失,蹲在钢琴下方的音乐老师起身,微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改变     
新课程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文化,而教师是落实理念的关键。为了实现教育文化的转变,教师需要:改变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把教育理解为有教师介入的一种学习,把学生当作教育主体;奉行教育走在发展后面的教育规律,将以社会为本的教育转变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以"过程与方法"打通三维目标,内在地实现教育的道德目标;走进学生,从心理学、...  相似文献   

12.
<正>MOSS,看似简单的四个字母,却承载着多重身份:MOSS是小小苔藓植物的英文名称;是《流浪地球》系列电影中,550W超级量子计算机给自己起的名字。在电影里,MOSS影响了人类;在真实世界中,苔藓是一类很常见的植物,它们长在路边、攀在树上,却常常因为微小而不被注意。在一次植物社团课上,老师教我们用苔藓做微景观,把大自然搬进家里。老师说苔藓看似微小,却对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伟大的拓荒者,是古老的高等陆生植物,是值得我们深入了解的小植物大使者。看着眼前绿油油毛茸茸的小苔藓,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故事,我曾经多次拿它来教育孩子: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小孩子独自站在山谷里大声嘁道:“喂!”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回他的回声:“喂!”他又喊:“你是谁?”回声答道:“你是谁?”他尖声大叫:“你是蠢材!”立刻又传来“你是蠢材”的回答。孩子十分愤怒,对着小山骂起来,小山也毫不客气地回敬他。孩子回家后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说:“孩子呀,那是因为你做得不对。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它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  相似文献   

14.
这里是妙文收购站,站长一把抓向大家问好!小站才开张不久,目前正在大力收购天下之妙文趣文。诚望大家在学习之余,伸出你们那敏锐的探头,去寻寻觅觅吧。可以是哲理的闪烁、思辨的火花,也可以是奇闻趣事、科技新知;读之让人刻骨铭心者称佳,阅后令人会心一笑者也行。一旦有了收获,快快向我站投售;若被收购,价格保证公道。最后别忘了写明刊登原文的书名及刊名,以及原文的作者。等着你哦!  相似文献   

15.
想法改变了     
当你的孩子由小学进了初中,当你的孩子已经变成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或小伙子的时候,你发现孩子已经不再如你所想得那么单纯;你所做得不能被孩子理解,而你也不能理解你孩子所做的;孩子不再是那么地需要你、依靠你了;更让你不能接受的是,孩子似乎想否定你说的一切。是的,你的孩子已经进入了叛逆期,可此时,家长们又应该如何做呢?就让我们来看看以下国外几位专家的意见,或许他们的意见能给我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杰 《中国教师》2012,(8):62-64
<正>有此感慨,是源于"傻哥"的故事。"傻哥"名叫李军,本是一名很普通的学生,却在开学的第一天便让大家都见识了他的"傻"。那天晚自习无事,我便安排新生之间互相做自我介绍。轮到他时,他慢腾腾地站起来,抬起头,笑眯眯地对我说:"我叫李军,没有特长,啥都不会,以前的同学都  相似文献   

17.
<正>一句话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而且通常都只是在不经意间。一生都具有传奇色彩的拿破仑就是这样。他7岁时,因为哥哥对他说了一句听来平淡无奇的话:"原来,你仅是比我勇敢而已。"听到这番话的拿破仑从此便勤奋读书,不再整日与伙伴们嬉戏、打闹,而是整天沉醉于书的海洋,最终,他成了法兰西帝国的皇帝。大概每个人都知道他说的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知有多少人曾将它当做激励自己进步的  相似文献   

18.
拜读蒋洪兴老师《走在语文教学的"博约"之路上》,感受最深的是读书。读书能改变什么?可以改变教师自身,进而改变学生;这两者都改变了,教育还奢求什么呢?就语文教师而言,读书是提升自身学养的根本途径;就语文教学而言,读书是语文教学的原点。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是"少做习题多读书"。  相似文献   

19.
<正>田翔翔,女,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她的父母工作繁忙,平时较少陪她。父母感到愧疚,从小对她非常宠爱,尽量顺着她,满足她的一切要求。翔翔是在爱的海洋和赞扬声中长大的,可以说是事事顺心如意。  相似文献   

20.
凌娟 《江苏教育》2023,(30):95-96
<正>清,智力水平在70左右,中度自闭,情绪容易失控。清是班级第一个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每天在陪读教师的陪同下上半天课。与他相处的三年,对我而言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成长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