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书架人文     
《教育》2011,(4):61-61
家心与教育 书评: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句话来自于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编写的《爱心与教育》一书。阅读这本书源自于2009年4月的一天,笔者有幸聆听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专题讲座。在那一天的讲座中,李镇西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很多感人的教育故事,这些教育故事深深地震撼了笔者的内心,让笔者对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认真研读了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掩卷沉思,感触颇多,深深为李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仰所折服.《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6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教育智慧的精华集萃,李老师用自己的真诚和爱教育了学生、感染了老师,用自己的教育实践告诉了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最好的班主任,更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教育的灵魂和真谛.结合自身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觉得教育的灵魂体现在班主任的内涵品格上就是六个字:幸福、执着、"美丽". 用心去体会"幸福感"——做一个精神幸福的班主任.《做最好的班主任》让我们的精神"坐标"更加清晰:哪怕只做一天班主任,我们都不仅要"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而且要让自己因为作为一个好班主任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相似文献   

3.
《教育》2014,(9):82
正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什么?——追求人生的幸福。四川省成都市磨子桥小学分校校长杨国兰和老师们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这,也是磨小分校人孜孜追求的教育理想。磨小分校地处成都市武侯区晋阳街道办五大花园,创办于2007年9月。在新的社会历史时期,磨小分校鲜明地提出了"幸福教育"办学特色。围绕"让每个孩子享有幸福的童年,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学校遵循以人为本,强化人本管理,树立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经营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学生体验幸福童年,教师享受教育幸福"的精神家园。在"幸福"理念的感召下,近年来,磨小分校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行走在一条内涵发展之路上。学校以活动为载体,先后开展"幸福教育大家谈""幸福故事大家讲""幸福讲坛""我心中的幸福""我们心中的幸福学校"等活动,教师们对"幸福教育"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37):181-182
<正>2015年暑假,我非常有幸能赴天水听取李镇西老师精彩的讲座,深深地为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和教育情感所折服。于是我买了一本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认真阅读,仔细体会。《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集中展示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他擅长把理性思考融入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引人入胜的故事中,使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及教育情感融汇其中,读后发人深省,撼  相似文献   

5.
顾敏娟 《课外阅读》2010,(12):110-110
火车已经开动,一群送别老师的孩子含着热泪情不白禁地跟着火车跑,边跑边喊:“老师再见!再见!”这是一个教师的幸福梦想。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聆听了全国著名的班主任——李镇西老师的讲座,他讲述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上述感人场面正是李老师教育生涯中一个生活场景。  相似文献   

6.
正听了陶继新老师教育思想的讲座,感受颇深。作为教师的幸福感,在言语间缓缓地流淌出来,让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平安与快乐。我知道,这种长久的幸福来源于我的学生、我的讲台、我的工作。一、在教育过程中发现美,感受幸福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是塑造学生的人格和品质,让他们用所学到的知识回报社会,做一个有用的人。陶老师就是坚持这样的教育目的,用智慧的双眼不断地寻求教育过程中的真善美,在发现、提升、实践的基础上,不仅让自己感受到幸福,也帮助他人实现了理想,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是如此。教与学是一个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6月,在"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的筹备会上,我首次见到了淮安市实验小学的戴铜校长,共同的教育理想追求,让我们一见如故。这次拜读该校的相关文章,则进一步了解了戴校长及其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实践,受益匪浅。淮安市实验小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一方面传承了学校厚重的历史文化,一方面坚持不懈地锐意进取和创新,让我感动。学校的创始人、民国时期的教育家李更生先生提出的"动的教育""从事上磨炼"的教育思想,放在  相似文献   

8.
潘秋英 《教师博览》2022,(23):65-67
<正>幸福,是一个让人感到温暖、甜美的词,每个人都希望找到自己的幸福。在现代社会,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职业幸福,是一个人生命质量、生活幸福指数高低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职业幸福当然也是如此,教师也特别希望获得属于这个职业、属于教育工作者个体的幸福。那么,什么是教师职业的幸福?如何理解和找到这份教师职业的幸福?读了杨斌老师的教育随笔《教师职业幸福的秘密》,我有了许多新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愿孩子是一粒幸福的种子,在我们这片爱的土壤里生根、发芽。"一次听教育讲座,汤普逊老师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特别是那一句"我们要做孩子生命中的贵人",让我久久不能平静。静静的夜空,繁星闪烁。我们身边这一个个孩子,就像那一颗颗亮晶晶的星星,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就能看到每个孩子身  相似文献   

10.
<正>李镇西老师在一次讲座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一间教室如果没有故事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只有故事方可创造一间教室的奇迹。"那时的我还不懂这句话的意思,更不知道怎样去编织自己的教育故事,创造自己的教育奇迹。然而今天的我在校长和同事的指导和帮助下,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实践、教育理论的支撑下,深深地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是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11.
教苑新语     
<正>"深刻"不是教育的唯一尺度——教育不应缺失或忽视情趣、浪漫、感动、诗意、真善美,对教育的评价应该是多元,评价一位教师是否优秀时,不仅仅要说他是一位"有思想的老师",还要说他是否是一位"有诗意的教师""有情趣的教师""有智慧的教师""有人性的教师""有故事的教师"……因此,"深刻的思想"只是教育的一个尺度,而不是唯一的尺度。(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  相似文献   

12.
正寒假期间,我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它集中展示了李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他从自己身边的故事讲起,朴实形象的语言  相似文献   

13.
《做最好的老师》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镇西老师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全书集中展示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艺术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作者的表达别具一格,语言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李镇西老师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故事之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引人入胜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浑然一体,读后发人深省,撼人心魄,催人泪下。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在李镇西老师…  相似文献   

14.
国庆节后入园的第一天上午,小朋友们按常规去盥洗室饮水,我则精心准备下一节教育活动的内容.突然,吴振、王超然等几个小朋友同时叫了起来:"李老师,我的小毛巾、小水杯都不见了!""李老师,我的也不见了.""李老师……"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嚷了起来.  相似文献   

15.
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关键是教师。那么做一名教师应该是很自豪的,很幸福的。可如今,许多人不愿意做教师,许多教师也感慨当教师不幸福,太累,不安于做教师。在一切向"钱""权"看的今天,教师有的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配角。但是我一直认为做教师是幸福的,做教育者是幸福的!看了于丹教授的幸福教育观的讲学视频,看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著作《教  相似文献   

16.
国家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呈现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有些地方也在探索"体验式"的教育方法,这些教育理念总结起来就是让学生懂得幸福。明白了幸福的定义,搞清楚了什么是幸福,才知道如何才能幸福,在创造幸福的过程中体验幸福,然后回到幸福是什么上的反思中来。从人的定义来看,人需要幸福;从教育的本质看,要让学生感受幸福。因此,做一个幸福的人,对于孩子乃至成年之后,都是一个永不改变的信念。  相似文献   

17.
《第56号教室的奇迹2——点燃孩子的热情》,从书名看延续了第一本书"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这一主题,不过从"让"到"点燃"的改变,又进一步强化了雷夫老师"不强迫学生,只提供建议"的教育准则。这本书采取戏剧式结构,将教孩子"珍视时间""专心致志""远离电视""勇敢选择""追求卓越""懂得感恩""寻求谦逊""不断超越"等教育理念与实践一线串珠,成为第56号教室故事的番外篇。我想,该书的写作一定让雷夫过了一把"莎士比亚"瘾。因为从实质内容看,它几乎  相似文献   

18.
翻开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专著《做最好的老师》,看着一则则生动感人的教育事例,如同发生在我的身边,展现在我的眼前。那字字珠玑的真知灼见,让我由衷敬佩,掩卷唏嘘,生发感慨。做一个有故事的老师,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我们每天与不同的孩子打交道,那些精彩的故事,如能像李老师那样用笔记录下来,该是一份多么宝贵的精神财富啊!我不禁联想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的故事。三年前,我在全塘镇中心小学交流,就曾遇到一个很特别的学生。这是一个六年级  相似文献   

19.
感悟"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很想把这种思想传达给老师,便以"走上幸福的教科研之路"为题作过一次讲座,但是有些老师颇不以为然。后来我想,幸福的感觉其实需要自己去亲历、自己去寻找、自己去感悟,那才有可能获得真谛。多年来,我努力在教育科研这条道路上进行不懈地探索,一点一滴地积累着属于自己的关于"幸福"的体验。  相似文献   

20.
幼师队伍中职业的倦怠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怎样才能让老师们都能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的教育生活呢?我园提出了"工作着、辛苦着、幸福着"的口号,从教师的实际需要和倦怠的原因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既能解决教师职业倦怠又能增进幼儿园内涵发展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