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在哪里     
李建永 《高中生》2013,(25):34-35
广义地讲,文化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侧重于精神财富;狭义地讲,文化就是文治与教化。本文重在讨论后者。虽然文化不是"文"与"化"的简单相加,却是"文"和"化"的有机结合。"文"的本意是彩色交错,花纹斑斓。《易·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引申为有文采,有品质,有思想,有内涵,包括文艺典章、礼乐制度等。"文"与"野"是相对而言的,"文"乃美和善之载体。美好的东西,很容易吸引人、感染人、影响人、迁化人。"化"的本意即教化、感化、迁化。《说文解字》云":化,教行也。"文化正是通过"文"这种宝贵的正能量对人的浸染与潜移默化,  相似文献   

2.
上海嘉定素有"教化嘉定"的传统。近年来,嘉定以打造"教化之城,礼乐嘉定"为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根植于"传承教化之风,熔铸品质教育"之中,"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灵魂的教育",创新形式与载体,注重将传统文化与艺术类教育紧密结合,采用师生们  相似文献   

3.
儒家之"礼",包括个体修身、社会教化、治国养民、礼乐兵刑、典章制度等内容,大体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个体修身之  相似文献   

4.
正管理学和教育学都是"人学",学校建设和发展中本质的任务是以文教化、教书育人。现代学校的建设必须注重学校文化建设,让文化引领学校发展。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认为:对于校长而言,"文"就是学校的办学思想、你对教育的理解等;"化"就是通过管理,把"文""化"到学校的每一项工作中去。学校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特质和价值趋向,是学校师生和领导者有特色的生活方式,有特色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渗  相似文献   

5.
正一、文化在中国古籍中,"文"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化"是"教化"的意思。英语"culture(文化)"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colere",意思是指农耕以及对植物的培育。从十五世纪以来,逐渐引申为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在近代,日本人把英文的"culture"译为文化,我国也借用了日本人的译法。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人类学家——特别是文化人类学家一向重视文化,  相似文献   

6.
《庄子·天道》:"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 文章所贵者,"道"也.从孔子的"思无邪"到扬雄、刘勰的"文从道出""文以明道",从韩愈、周敦颐的"文以载道"到今天的"立德树人","道"本"无痕",但"道"融于"文"中,"文"是"道"的物质载体和具体表现,也推动"道"的继承、传播和发展.对初中学生来说,一篇好的作文,是细节和情境的再现,是情感的充分表达与智慧的完整呈现,是人生观、价值观的美丽折射,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树立和生长.  相似文献   

7.
庄子《秋水》有伯、若两个形象。《尔雅·释诂》曰:"伯,长也。""伯"通"霸"。河伯,即黄河地方之"伯",之"霸"。神,《说文》云:"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其作用为滋生万物。老子的神是"谷"。谷,中盛处下,中虚而用弱,是"道"的别称。庄子的神是"神人",海神"若"是"神","若",《甲骨文字典》解释说"象一人跽而理发使顺形,故有顺义。""顺"之本义是"同天序",可见,"若"和"神"的内涵是相同的,都完成了"物化"的过程,进入"道"的境界。通过"伯"、"神"、"若"三个字的观照,我们可以知道,"伯"是大知的形象,海神"若"是达至道极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必修一《荆轲刺秦王》一文,有四处地方写荆轲去燕往秦刺杀秦王,选用了"行""往""去"三个近义的动词来叙述荆轲刺秦的行为和心理。由这三个动词的选用以及文本语境义的探究,我们就能看出《战国策》用字的精准。其实,"行""往""去"这三个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在今天区别不大,都是"离开、前往"的意思,但在古代这三个词的含义却有着不小的区别。许慎《说文解字》:"行,人之步趋也。凡行之属皆从行。""行"就  相似文献   

9.
<正>《文化生活》究竟应该怎么讲?这应该从"文化"的本义上去寻找答案。其一,文化是"以文化人",用"文"来教化、感化人。所以文化的实质是"人化"。要讲清楚文化的事,肯定不能离开人。其二,文化的来源是行为,文化的归宿也是行为。《文化生活》正是探求行为中的文化元素,并用它去激励鼓舞人的行为。其三,文化不是我的,而是我们的。那些我们大家都认同、理解、行动了的才能称为文化,讲文化必须要引起大家的共鸣。  相似文献   

10.
一、"编"的内涵 "编",最早出现在甲骨文、金文中.《广雅·释器》称:"编,绦也",绦,就是丝绳.到后来,就用丝绳把竹简顺次排列起来成书简,称作编或编次.《孔子家语》:"删诗述书,定礼礼乐,制作春秋,赞明易道."《辞源》:"收集材料,整理成书."《中文大字典》:"收集材料,以编成书."可见,"编"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编辑是一种文化活动,处于读者和作者之间.编辑的内容具体是指:制定计划、组织稿件、选择稿件、修改稿件、配置稿件、组织和撰写言论、制作标题、安排版面等几个方面,这是广义的"编".  相似文献   

11.
"去"是一个古今常用字(词).《说文》《说文解字注》《汉字演变五百例》等书中都提出"去"字本义是"离开",而任学良同志在《〈古代汉语·常用词〉订正》中提出:甲骨文中那么多"去"都是"往"的意思,"人相违"不是本义,而是"后起义".裘锡圭同志又在《说"去""今"》一文中提出,"去"的本义是"开口","去"字的"离"开义可能就是由"张开"义引申而来的.笔者在考究"去"字本义过程中发现"去"是个相当重要复杂的词.可以说,前人从各个角度对"去"的研究成果相当丰硕,如王学奇(1999年)对"去"字的表空间、表时间、表行为的趋向或持续及用作语助词、介词等多种用法和义项作了系统的补释.  相似文献   

12.
<正>先秦时还没有"中国人民"这个词,当时"中国"和"人民"都是单独使用,词义也不同于今天。"中国"本意是指京城,如《诗经·大雅·民劳》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诗传》就解释为:"中国,京师也。"后来,"中国"也引申指中原地区、天下之中心等。而"人"与"民",在先秦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说文解字》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民,众萌也。"那么,"中国人民"作为完整独立的语音单位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13.
"颐",《说文》解:篆文作"頤",""为其古字。""形似有口之匣状,笔者猜度其本义当于储物之器有关,"匜"与""形相近,"匜",古时盛水之器具,《左传》:"奉匜沃盥"。  相似文献   

14.
高一册新教材选了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胡同”书上有了明确的解释,但“文化”一词难以界定,再加上当前“文化”大有泛滥之势,从烟文化、酒文化到风筝文化、豆腐文化甚至有人提出所谓的电子文化,弄得学生很难理解“文化”的含义。古代的“文化”,按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的解释为:一、指典籍,如《诗》《书》《礼》等;二、指人们的礼仪风俗。因此,“文化”就是文治教化、礼乐典章制度。也可以说是按照人文来进行教化。如:汉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束皙《补亡诗·由仪》:“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前蜀杜光庭  相似文献   

15.
陈军 《上海教育》2012,(31):50-52
"群",众、辈、类也。《诗·小雅·吉日》:"儦儦俟俟,或群或友。"《毛诗》传曰:"兽三曰群,二曰友。""己",身,自我也。与"人"对称,特指人群中与他人相对应的个体。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群"的划分"规则"又是什么呢?我以为大致有三:一是"亲",即婚姻与血缘关系构建的"群",也就是家族:二是"利",即由共同利益而维系的人力组织,也就是彼此互助的利益集团;三是"文",即按文化融合而成的大型群体,超越了血亲、利益关系。这三种划分既是稳定的,又是动态的,既可以单体呈现,又往往是重叠  相似文献   

16.
四、假借造字法许慎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假借造字法,即将汉字作为音化符号使用,通过借用已有文字"依声托事"或"转声托事"来表示某些有音无字的词的一种造字方法。(一)"依声托事",即借用已有的同音字来表示某些有音无字的词。多为一音多义字.例如:"丘"字,读为 qiǖ《广韵》去鸠切,本是"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说文》)的象形字.而在《周礼·春官·冢人》"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其树数"句中,"丘"指坟墓;在《楚辞·九章·哀郢》"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句中,"丘"指废墟;在《左传·僖公十五年》"不利行师,败于宗丘"句中,"丘"指邑里;在《孙子·作战》"丘牛大车,十去其六"句中,"丘"指大;在《汉书·息夫躬  相似文献   

17.
关于人文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之“人”,指人世间;“人文”之“文”,与“武”“野”相对,但不是诗词歌赋之“文”,而是如司马光所说:“古之所谓文者,乃诗书礼乐之文,升降进退之容,弦歌雅颂之声。”(《传家集》)因此,所谓“人文”实际是就社会整个文化层面而言,是对社会文化现象的总称,它是指社会典章制度、道德规范、风俗礼仪等各种文化现象。只有这样的“人文”,才能教化天下,达到大治。  相似文献   

18.
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向以"文俗而雅"著称,《金岳霖先生》(以下简称《金》文)也不例外;但究竟如何而"俗",又"雅"到何处,却缺乏细致的研究。其实,"文俗而雅"并不能准确全面地概括《金》文的语言风格。"俗"谓语言通俗;"雅"即高雅,不同凡俗。而《金》文的语言则是平淡至极却意味隽永,不是"俗""雅"两个标签可以随便贴得住的,"平淡"和"通俗"自有不同,"隽永"与  相似文献   

19.
正这里的"文"是指一个个鲜活的作文案例:"道"是指作文的一些经验和技法等:"文"道'结合"是指从"文"中感悟出"道".将"道"融人"文"中去触摸。中学的作文指导不是大学的文学理论课.更不是余秋雨的《艺术创造工程》,对作文的经验和技法等不能"裸讲",不能从理论到理论.而要将之融化在一个个鲜活的作文案例中,让学生去感触、感受和感悟。学生感触了,才能入骨;感受了,才能人心;感悟了,才能入脑。鲁迅说:"从《小说作法》学出来的作者,我们至今还没有听说过。"他也从未写过《写作方法》或《我的写作经验》之类的专论。为此,中学的作文指导不应走讲"经"说"法"之路.而应走"文""道"结合之路。就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道"是盐,它只有融化在"文"这道菜中,学生才能真正吃出滋味,才能真正从中吸收到营养。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常感慨说"人心不古",甚至家具器物,也是窳薄大不如昔。殊不知几千年前古人已是如此感慨。《淮南子·泛论训》有曰:"古者人醇,工庞,商朴,女重。""醇""庞""朴""重"这四个字意义的共同点是"大"。"庞大""重大"显而易见,可以不论。"醇"训为"厚"。《文选·嵇康〈琴赋〉》:"旨酒清醇。"李善注:"醇,厚也。"上接《淮南子·泛论训》例,高诱有注曰:"醇厚不虚华也。""厚"和"重"都意味着多和大。《战国策·秦策一》:"大王又并军而致与战,非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