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教师,"工作想做好,师爱要先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教师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班级如家,家中有爱;班规是绳,约束是爱;教师的信任、课堂教育更是爱。  相似文献   

2.
语文学科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既可以用来解决问题,也可以用来陶冶情操。构成语文的最基础的部件便是文字,而文字对于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教育的进行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因此语文教学绝对是学生教育中最不可丢失的环节。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人文性,这就要求语文教育也要具有人文性。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实施的是把学生作为"人"的教育,而不是为"考试"而开展的教育。为此,语文教师要着力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教育。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呢?本文对此进行了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4.
5.
著名教育理论家皮亚杰曾深刻的阐述道:学生、教师和课堂构成了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相比较教师而言,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另一个主体,我国提倡在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中小学教育依然难以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更多的时候是"以教师为本",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背道而驰。笔者主要以当下的小学语文为教育对象,从"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出发,深刻阐述如何才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从而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反思总结了对小学语文低效率,低质量"质疑"的几点现象,探讨其现象形成原因,并提出该怎样让学生真正受益于"质疑"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式向自主、合作、探究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紧密相关。案例教学要求教师把教材中的小学语文教学论知识.以案例的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寻找对策等工作.从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8.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就是为适应生活而服务的,学语文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生活。因此,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的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9.
高三教学已经进入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学生的许多习惯基本养成,教学工作的开展不容易马上见到成效。虽然对于填报志愿来说,学好语文对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有很大的帮助,但总的说来,语文课作为锻炼思维、陶冶情操、促进沟通能力的学科,却远远没有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为一个高中语文教师,我发现由于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学生不能积极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受到很大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11.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育这一时期,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经过近年来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依然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与不足。对此,如何进一步强化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素养培养工作也就成为了当前语文教育中的一项迫切课题。  相似文献   

12.
谢义萍 《语文天地》2012,(10):59-60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要做一个优秀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但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时体现爱心,容易;长期保持爱心,很难;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发展中有明显不足的学生,很难。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充满爱心的教师在语文教育中会使学生在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虽然教学花时多,但是依然存在"少慢差费"的问题。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追求高效,对语文教学而言,这个问题尤为突出。那么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关键是"三大注重"。一、注重多种教学策略的运用1.单一化的教学策略。通过单独开设学习策略课,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的一般方法与技巧。这类训练模式适合在高三进行,可以使策略性知识的教学更加具有系统性,能够使他们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策略本身,而不会被大量的学科知识所淹没。但同时,这类训练容易使学生只学到一些"僵化"的教条,难以向具体知识领域的学习迁移。2.渗透式的教学策略。此类策略  相似文献   

14.
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具有求趣、求异、求新、求动的活泼天性,有鉴于此,我们应本着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新课程理念,秉承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主张,积极开展丰富多元、学做结合的教学活动,为促进小学生的快乐学习、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拟就一个活字,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简述教学做思合一的基本做法。  相似文献   

15.
陈莉 《四川教育》2023,(10):30-31
小学语文开展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合理整合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开发和应用课内外教学资源,将碎片化的知识熔为一炉,以此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进而发展能力与素养。然而,当前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依然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内容整合不合理、评价方式太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力图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三方面进行突破,提出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优化路径:聚焦教学目标,制定单元总任务;整合教学内容,构建知识大框架;注重评价反馈,强化反思全方位。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指的是教师在对教材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融入对自身能力提升的认知,添加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剖析,点缀新式理念的课程标准,熬出一锅以学生为本位、师生互帮互助的和谐之味。重在让学生以味助学,以味相长,以味阐意,与老师互学互进互享互赢。让这种"语文味"弥漫到学生特色发展的空间中,扩散到学生思维得以发展的"空气"中,洋溢于课堂教学丰富化的氛围中。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追寻"语文味",不仅是教师应该丰富课堂教学文化氛围的必要性,而且是学生感悟和吸收语文美味内化为语言实践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中"导"的艺术包括:引设式利"导";迂回式诱"导";启迪式暗"导"点拨式指"导"。  相似文献   

18.
19.
20.
金松霖 《成才之路》2013,(35):93-94
语文教学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上课就像绘画一样也需讲究留白的艺术,构成教学上的“留白”,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探寻和思索,这样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就会在此处得到最大的发挥,进一步提升其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