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素质教育看21世纪的高中数学课程西南师范大学陈重穆,曾崇燊,宋乃庆一、21世纪高中教育的性质从历史上看高中是由大学预科演变而来,较之初中、小学更带有升学教育的色彩。从现状看与中专、职高并列的普高也是升学教育。入高中学习的学生、家长、学校心目中都是为...  相似文献   

2.
小学升入初中,初中升入高中,高中升入大学,这三个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在这三个学段中,学生的品德发展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逐渐过渡的。然而,现实中这三个升学转折阶段,学生的德育发展容易出现脱节现象。究其原因,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还有学生自身因素。我们必须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改进德育方法,促进三个升学转折阶段德育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3.
涂海艳 《考试周刊》2013,(88):112-112
初中是连接小学教育与高中教育的纽带.初中英语更是高中乃至大学英语延续的前提与基础。我国一直把英语作为学生考试升学的重要科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现实中不少初中学生的英语成绩不理想.尤其在偏远和不发达地区。怎样才能正确、合理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呢?文章认为要从初中抓起,因为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4.
从高中毕业生的升学情况看,城市高中在高考升学率和学生所升入的高校类型上都明显优于乡镇高中,城乡高中学生升学机会的差异十分显著。而乡镇高中学生本来就很少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大部分是通过一年或多年的复读而获得的。从普通初中毕业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机会看,城乡差异十分显著。有相当部分的乡镇初中毕业生没有机会接受普通高中教育,更谈不上接受高等教育,而城市的情况则相反。由此可以看出,城乡学生之间在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上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高中以及之前阶段的教育机会差异决定的。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要尽快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缩小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5.
赵嘉奇校长选了一个很沉重的话题:怎能才把校园变成“笑园”? 现阶段中国的校园,特别是有升学任务在身的初中、高中,学生疲于奔命,教师职业倦怠,学校演变为一个升学的流水线,每个学段成为一个工艺环节。每个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的是枯燥乏味、穷于应付的生活。青春的活力被压抑,充满趣味的文化认知被题海战术所取代,这如何能笑得起来?所以,欲使校园变成“笑园”,不能仅从校园环境、师生关系、组织活动这几个方面考虑(这固然也很重要),而是要挖掘它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了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广州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方案》,白云区委、区政府在今年初发出的《关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我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总体目标是:到2000年,全区初中毕业生升学比例要达到85%以上,基本达到省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具体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1995年至1997年,主要任务是要打好基础、稳步发展,重点是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努力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水平。初中毕业生升学比例要达到75%。第二阶段,1998年至2000年,主要任务是扩大办学规模,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初中毕业生升学比例要达到85%以上。为了贯彻区委、区政府的《决定》,结合我区的实际,在实施“普高”工作中,实  相似文献   

7.
每当孩子初中毕业,家长和学生们就面临着一个志愿选择问题:是升学?还是就业?是升入高中继续深造,还是接受职业技术教育进入,中专,技校或职业学校?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广大青少年一般从中学阶段开始分流,即一部分人沿初中——高中——大学的阶梯而深造,一部分人接受职业教育。后者毕业后可以就业,也可以升学(为数很少),而前者实际上是升学教育,学生在学校里只是学习文化基础知识,一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我国的普通教育受传统就业思想的束缚,形成了一种单纯升学教育的模式。这种一切绕升学转的应试教育,使广大学生都挤到升学成材的独木桥上,既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据统计: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比例,在陕西农村仅占20%——39%.这就是说,在陕西农村,每年将有70%左右的初中毕业生升学无望,这批学生由于学习的近景动机受上阻,对学习丧失信心,从而加剧了分化的进程。毕业后,他们要回当地参加生产动,然而由于他们在学校受到的是升学教育,缺乏参加生产劳动的思想准备。回乡后,他们既不安心,又无一技之长。因此,这种单一的升学教育模式导致了劳动力素质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严重的不适应。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的普通教育分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初等教育阶段为七年,中等教育阶段为五年。中等教育阶段前三年为初中,后二年为高中。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属于免费义务教育范畴,高中教育不属于免费义务教育范畴。 多年来,青年人的失业率居高不下,许多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以后因为没有就业能力只得重新返回学校继续升学,可是,雇主们也抱怨招聘不到理想的劳动力。这种状况正在  相似文献   

11.
我省的考试实验项目“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及高中毕业会考英语加测听力”于1995年被列为省“九五”教育考试科研课题,经过几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加测听力的逐步实验、推进,已于1998年基本达到课题预期目的,同年在我省高中毕业会考英语学科中首次加测了听力...  相似文献   

12.
实行劳动预备制度的主要对象是城镇未能继续升学的初中、高中毕业生,以及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从事非农产业工作或进城务工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对准备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各地可从本地实际出发,另行制定培训办法。各地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城镇失业人员和国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子女初中后就学的利益冲突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民工子女初中后的就学问题是我国教育政策的一个焦点和难点问题。不同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交织和冲突便是制约农民工子女初中后政策制定的核心因素。农民工子女与流入地政府和学校的利益冲突本质上是农民工子女强烈的升学需求与城市教育资源容纳力不足的矛盾,而这正是解决农民工子女初中后升学的症结所在。为此,制定农民工子女初中后升学政策要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平等升学权利,以放开城市高中阶段教育为基本价值取向。同时,还要明晰各级政策的不同职责,做到权责明确,并规范各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建立教育资源配置的长效机制。政策的路径选择应立足于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对不同地区和城市放开城市高中阶段教育,并进行分类规划,从而逐步实现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4.
我县近几年的初中毕业升入高中、中专及各类农、职中及技校的学生在50%左右,这就是说,一半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工农业生产第一线。若在只注重升学的教育模式中,他们毕业后没有一技之长,学用脱节,无法在振兴家乡经济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从另一方面讲,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多规格的,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自身水平也不尽相同,这说明单一的升学教育模式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多规格人才的需求,不利于农村初中为本地经济建设和社  相似文献   

15.
职业学校是以培养生产经营第一线的技术人员或操作人员为主要目标的专业教育机构。近几来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教育结构的调整以及普通高校年年扩招,绝大部分中学生选择初中———高中———大学的升学之路。职业学校的生源问题日趋严峻,许多职校为生存而在招收新生时已是饥不择食,以至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都具有文化水平低下、知识基础薄弱、综合素质较差的通病。因为没有统考升学的需要和学业竞争的压力,不少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从不主动学习,更谈不上刻苦努力,状况令人堪忧。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有没有什么办法改变这种…  相似文献   

16.
目前,由于尚未全面普及高中教育,初中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压力,一方面广大家长要求自己的子女考上高中,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要回到家乡参加劳动。因此,对于初中阶段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是把重点放在追求升学率上,还是放在学生全面发展上?不同的教育思想具有不同的反映。应试教育为片面追求学生升学的高分而急功近利,升学考什么科目,学校就开什么科目,就加强此科目的训练。为应付上级检查,对非考试科目采用“实设虚开”或“虚设虚开”的手法。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千孔一面,失去了个性,严重地违背了党的教育方针,同时…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广大青少年一般应从中学阶段开始分流,初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高中,一部分接受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据此,对初中毕业生进行升学和就业指导,也就是分流指导工作,已经成为职业定向指导整体探索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招生、考试、升学受到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1996年本市基本实现了初中招生对口入学的目标,关注则逐渐聚焦于中等学校招生。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升学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分流的问题。实现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关系到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多规格、多层次人才的培养,是中等学校招生改革的归宿点,值得进行认真的探讨。一、合理分流是一次质的飞跃。进入到90年代中期,九年义务教育后,家长的追求不再是能升高一级中学,而是讲究升入什么样  相似文献   

19.
招生考试制度对初中教育具有导向作用。怎样认识高中招生考试制度的弊病,我想谈几点看法,供同行们参考。 一、高中招生实行考试制度,激化了学校教育内部诸矛盾 1.高中招生实行考试制度,激化了五育并重与德育为首的矛盾。招生实行考试制度导致初中教育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教育围绕升学转。教师绝大部分的精力用于备课、批改、复习、拔高,备考,思想教育受到削弱,严重地影响了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的落实。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地强调要把德育放在首位,但“树欲静而风不止”,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难以克服。 2.高中招生实行考试制度,激化了升学考试学科与非考试学科的矛盾,影响了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初中是义务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学好各学科基础知识。但,由于史、地等学科不参与升学考试,导致学生把精力放在数理  相似文献   

20.
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内容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以下从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进行简要讨论。一、小学阶段重点内容1.小学低年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