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4年1月14日,丁培忠老师不幸因病去世。噩耗传来,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编辑部全体同仁十分震惊和悲痛。太难以置信了,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两岸四地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交流活动”上,丁老师还在闭幕式上作大会总结,看上去他身体健康,精神矍铄,怎么说走就走了呢?他案头上一定还有许多工作没来得及完成,他脑子里一定还有许多想法没来得及整理,他口袋中一定还有许多来信、邀请信没来得及答复……真是令人惋惜。痛惜。叹息。在我们心目中,丁培忠老师不事张扬,脚踏实地,孜孜以求。他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40多年,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不论寒暑,…  相似文献   

2.
<正>丁培忠先生是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旗手,是全国小语会领导班子成员,是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导师,也是我志同道合的朋友。丁培忠先生长期从事中小学语文教研工作。他主持的内蒙古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实验,其指导思想和实施策略,既符合又先于国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全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起到了排头兵的启示和引领作用。经他的培养和提携,自治区一大批教师和教研员迅速成长,成为中小学语文教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学》2004,(4):10-10
丁培忠同志是内蒙古自治区教学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知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因突发疾病,于2004年1月14日18时30分在呼和浩特市不幸逝世,享年65岁。丁培忠同志1939年9月14日生于内蒙古凉城县,1958年9月参加工作。先后任小学浯文教师、中学语文教师、内蒙古教育出版社教材编辑。1978年调入内蒙古自治区教学研究室任语文教研员,于1999年10月退休。退休后受聘继续主持小学语文教研工作,并担任初教部主任。丁培忠同志为人正直,廉洁自律,顾全大局,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真理,…  相似文献   

4.
丁培忠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快三年了。“安享晚年”总是用来描述那些奋斗过了、经历过了的幸福老人的,可丁培忠这个准老人与这个词语,注定此生无缘。他是从办公室走出来后,就永远走了的,没有与任何人道别。那是2004年1月14日,一个漫天飞雪的冬日。“这倒合了丁老师的性格。”他多年的老朋友这样说“,他是个从来也不愿意给人添麻烦的人。”不需子女陪护,不要亲朋探望,不必经历生离死别的悲伤。认识丁培忠先生近十年来,虽未有过多深的接触,却也目睹了他的许多事。他充沛的精力,超负荷的工作,每个人都感受得到。而我记忆最深的,却是几件小事,就是…  相似文献   

5.
2002年11月10日,来自全区百余名教研员、骨干教师,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了一个题为“丁培忠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会。《小学语文教学》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辑专程参加了此次会议。为一位教研员、特级教师召开专题研讨会,在我区尚属首次。贫穷可以使我们的办学条件简陋,但不应使我们的思想匮乏。丁培忠先生是我区土生土长的学者型教研员,他在40多年的语文教育工作中,致力于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力求探索出一条符合语文教育规律、省时高效的语文教育之路。他的目的达到了。如今,他已成为区内外享有较高声望的语文教育专家。概括起来,我以为丁先生对我区的语文教育有三大贡献。一是,丁先生大量介绍、传播了国内外母语教学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使我们身处边鄙之地而不感到信息的闭塞;二是丁先生对先进的语文教育思想、理念不是生吞活剥,而是结合当地实际做了大量的消化、诠释、发挥、本土化工作;三是在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中,探出一条操作性极强的实践之路———“小学语文整体改革”。丁先生对内蒙古地区的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功不可没。在此,我们编发的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丁氏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若干方面,以飨读者。丁培忠: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  相似文献   

6.
董稚 《内蒙古教育》2003,(1):16-17,39
2002年11月10日,来自全区百余名教研员、骨干教师,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了一个题为“丁培忠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会。《小学语文教学》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辑专程参加了此次会议。为一位教研员、特级教师召开专题研讨会,在我区尚属首次。贫穷可以使我们的办学条件简陋,但不应使我们的思想匮乏。丁培忠先生是我区土生土长的学者型教研员,他在40多年的语文教育工作中,致力于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力求探索出一条符合语文教育规律、省时高效的语文教育之路。他的目的达到了。如今,他已成为区内外享有较高声望的语文教育专家。概括起来,我以为丁先生对我区的语文教育有三大贡献。一是,丁先生大量介绍、传播了国内外母语教学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使我们身处边鄙之地而不感到信息的闭塞;二是丁先生对先进的语文教育思想、理念不是生吞活剥,而是结合当地实际做了大量的消化、诠释、发挥、本土化工作;三是在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中,探出一条操作性极强的实践之路———“小学语文整体改革”。丁先生对内蒙古地区的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功不可没。在此,我们编发的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丁氏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若干方面,以飨读者。丁培忠: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  相似文献   

7.
王为民 《内蒙古教育》2003,(1):18-18,31
2002年11月10日,来自全区百余名教研员、骨干教师,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了一个题为“丁培忠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会。《小学语文教学》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辑专程参加了此次会议。为一位教研员、特级教师召开专题研讨会,在我区尚属首次。贫穷可以使我们的办学条件简陋,但不应使我们的思想匮乏。丁培忠先生是我区土生土长的学者型教研员,他在40多年的语文教育工作中,致力于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力求探索出一条符合语文教育规律、省时高效的语文教育之路。他的目的达到了。如今,他已成为区内外享有较高声望的语文教育专家。概括起来,我以为丁先生对我区的语文教育有三大贡献。一是,丁先生大量介绍、传播了国内外母语教学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使我们身处边鄙之地而不感到信息的闭塞;二是丁先生对先进的语文教育思想、理念不是生吞活剥,而是结合当地实际做了大量的消化、诠释、发挥、本土化工作;三是在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中,探出一条操作性极强的实践之路———“小学语文整体改革”。丁先生对内蒙古地区的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功不可没。在此,我们编发的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丁氏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若干方面,以飨读者。丁培忠: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  相似文献   

8.
<正>丁培忠先生去世整十年了,这十年,正好是课程改革推进的十年。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回忆和比较,比较丁培忠先生生前倡导的语文教育思想中哪些是和课改精神契合的,他的哪些思想和做法被"课标"吸收,小语整改为课改打下了哪些基础,假如他还活着,课改中的哪些倾向他会摇头且极力矫正。语文教学跌跌撞撞走了百年,争论了百年。核心是对语文学科特点的把握不准。一个学科一百年来连学科性质尚且不清楚,其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9.
<正>丁培忠老师不仅是"内蒙古语文教学名副其实的带头人",从理论与实践上有力地推进了全区语文教育改革的进程,还凭借着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上的丰硕成果,当之无愧地跻身于全国小语界著名专家行列,而且是"有很大建树的语文教育专家之一"。内蒙古教育编辑部孙志毅同志针对丁老师对全区语文教育的贡献曾做过三点精准概括:"一是丁先生大量介绍、传播  相似文献   

10.
<正>时光的脚步刚刚迈入2004年1月。清晨,校长打电话告诉我一个太令人震惊的消息——丁培忠老师去世了!不知道怎样放下了电话,呆坐在沙发上许久……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想到这位慈祥的老者,回忆我与丁老师几次简短的接触,几件小事涌上心头……(一)第一次与丁老师面对面,是2001年11月在赤峰举行全区第八届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时,我贸然拜访了丁老师。  相似文献   

11.
丁培忠老师故去已3年了,走得是那样匆忙。他的案头一定还堆放着不少尚未完成的书稿,他的心中一定还牵挂着自治区小语整改和课改的进行,他的头脑中还一定有着新的改革方案没来得及整理……3年前,因为出国考察,我是在丁培忠老师去世后的一个月才得知这一噩耗的。默默地为他的早逝而惋惜,为内蒙古乃至全国失去一位小语界公认的教育专家而痛惜,也为自己失去一位老师加挚友而顿足叹息了,这是我的心情,也是所有小学语文界同仁的心情。我与丁培忠老师的友情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我是1981年开始在全国各教育报刊发表教学论文的,但当时多次投向《…  相似文献   

12.
<正>敬爱的恩师:您在地下还好吗?十年前的一天,我接到呼伦贝尔市语文教研员武桂华老师的电话:"贾老师,你一定要挺住,前几天,丁培忠老师到药店买药,栽倒在地就没有起来……"我顿时惊呆了,眼泪夺眶而出……我与您相识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您就是内蒙古语文特级教师、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著名的语文教学专家。我写的第一篇论文是《功夫在诗外》。您独具慧眼,给予了充分肯定。该论文获1992年内蒙古语文教  相似文献   

13.
重读父亲     
在我生命的航程中.父亲是那浩翰的大海.我是海上的一叶小帆。尽管犹如鲜花离不开花香.我终日恣肆于海的怀抱中.可我竞读不懂海的博大、深沉和浩翰。直到那个仲夏的夜晚……  相似文献   

14.
重读海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文本切入海子诗歌,同时解读海子本人。海子诗歌内洒从命题和意象两个方面得到呈现:命题足海子对世界的假定和命名.意象则作为求证的结果消解命题,最终从诗的本质上观察到海子理想的毁灭。  相似文献   

15.
重读潘光旦     
李工 《教育文汇》2005,(5):47-49
现代教育界知道潘光旦的不多,了解其教育思想的人就更少了。潘光旦早年留学美国,学成归国后在上海、长沙、昆明、北京等地多所大学任教,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群星璀璨、名人济济的行列中,以其学贯中西、博通古今的学问和卓然不群的独到见识成为一位光彩照人的学界泰斗。研究中国现代教育。  相似文献   

16.
重读陶行知     
孟戡 《南昌教育》2005,(B09):5-6
教育改革的成就令人喜悦,但教育并非牧歌式的进军,前进的道路也会遇到坎坷。教师朋友们,当我们迷惘时,当我们困惑时,当我们即将迷失方向时,请重读陶行知吧,他能为我们拨开云雾,使我们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7.
重读柳永     
人到中年,读到宋词,尤其读到柳永的词作的时候,感慨是很多的。我打心眼里佩服这风流倜傥的柳三变!出身官宦书香世家的他在真宗天禧初赴京应试不  相似文献   

18.
当下大多数一线教师真心真意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用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武装自己,这种重回经典、重回起点的行为,正可以还原我们的教育,使当下的教育真正能够自新。  相似文献   

19.
重读经典     
陈蓉 《现代语文》2010,(1):156-157
经典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它之所以长久地流传下来是因为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精英文学受到通俗文学的冲击,经典更应发挥它的作用,使文学避免进一步走向低俗,提升读者的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20.
重读魏书生     
陈秀芳 《班主任》2005,(5):21-22
从走上讲台的那天起,我就向往有一天能成为魏书生那样的班主任.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和进步着,但总觉离魏老师的境界还甚远.假期里,重读魏书生有关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的论述,对他的成功又有了较深入的感悟.我觉得要做一个好班主任,魏老师有十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