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及其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格拉底假定了某种现象背后的"先在本质"的存在。知识就是认识者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本质,这就是杜威所嘲讽的"旁观者知识观"。缘自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旁观者知识观经苏格拉底等人的维护使"接受学习"长时间地主导了人类的求知方式。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使学生在知识面前没有了自由探索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对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智慧挖掘1.从"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的观点中学会理性分析事物的前因后果联系的普遍性表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着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何为"重点扩散"现象?我们认为,人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往往会在自己的思维中概括出事物中我们所认为的重点,然后主动地通过"重点"反观这一事物以及理解分析与之相关的事物。在很多情况下,这样会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把握事物,形成知识结构体系。然后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我们所掌握的"重点"来解释我们所面对的与之相关的事物时往往也会出现"失  相似文献   

4.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因场地、器材不足及教学方法不恰当等原因,在教学活动和练习中,时常会出现部分学生活动,部分学生成为"旁观者"的现象。如何看待体育课堂中的"旁观者"成为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问题。教师应该正确面对课堂中出现的"旁观者",让每个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学习、锻炼。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许昌市实验小学在中高年级的部分教学班进行了"整体回环阅读教学法"的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整体回环阅读教学法"是根据人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提出的.人们认识事物,往往是先从整体入手,然后分为若干个部分深化,最后再回到整体."整体  相似文献   

6.
王海燕 《高中生》2010,(27):28-29
在叙述故事、抒发情感或者说明事理时,作者应该以什么身份出现呢?是故事的参与者,还是旁观者?是纯粹讲故事给读者听,还是与故事的主人公进行交流?是走进事物的"内部世界",还是进行  相似文献   

7.
亚当·斯密的"同情"不仅是其《道德情操论》的思想源泉和核心主体,而且也奠定了他的《国富论》的价值理念和人文基础。由此,《道德情操论》为我们指出了人类道德情操得以形成的社会机制,《国富论》则为我们指出了人类经济生活得以运行的市场机制。人无论多么自私,他的天性中显然会有一些情感使他像关心自己一样去关心别人的命运,这种人类的本性就是同情。这一同情又自然地转化成了亚当·斯密所讲的存在于每个人内心中的"想象的、公正的旁观者"的情感判断。外在的旁观者与内心的旁观者引起了我们心中的共鸣而促成了我们每一个人具有了良知和仁慈,产生了我们心中的自戒而促成了我们每一个人具有了克制和谨慎,引发了我们心中对公正的旁观者的情感尊重而促成了我们每一个人具有了正义和勇敢。我们每一个人成为了在人类社会共同存续中的"合宜者",最终建立起我们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和文明的公序良德。同情具有普遍性、自然性、想象性、中立性和情境性。  相似文献   

8.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要求我们在一轮复习全面、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上,提高自己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在高考答题时能够比较从容、自然地"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索问题",从而获得比较理想的成绩.为此,同学们可以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进行复习.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认识.高三政治二轮复习应当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知识和能力的整体,遵循知识和能力把握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努力做到"教材知识与时政热点"、"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玉山文人"作为元明之际吴中文人最大的雅集群体,把文人的"旁观者心态"演绎到了极致。但文人身处动荡的鼎革之际,"旁观者心态"体现了连续性与阶段性、矛盾性与复杂性、整体性与差异性等特点,具体表现为:"旷达"与"颓废"的统一、"纵欲"与"恐惧"的统一、"悲哀"与"忆旧"的统一。以于立、顾瑛、袁华为例,可以看出"玉山文人"整体的心态演变,以及在某一阶段心态的主导特点。  相似文献   

10.
徐玲玲 《大学生》2013,(21):15-18
正2013年,被许多媒体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对于我们2013年毕业的学生来说,去年9月开始的那段艰辛的求职经历虽然已经渐行渐远,却在每个人的心里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应该说,在严峻形势下,我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行政管理专业2013届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整体良好。班级整体对就业去向满意度较高,保守地说,90%以上的同学对工作是基本满意的。旁观者看来,我班同学的求职结局很好,似乎最难就业季  相似文献   

11.
教育培养道德行动者的使命在电子媒介时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电子媒介通过多种机制大量生产旁观者,虽然这种旁观者是与直接旁观不同的间接旁观者,但却继承了直接旁观者的德性.电子媒介时代是一个"普遍旁观"的时代,而"普遍旁观"的人性和社会后果非常危险.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不能旁观,在使自身成为道德行动者的同时,应致力于培养有媒介意识道德行动者.  相似文献   

12.
作为整体或系统看待的事物都是可以解析和重新融构的 ,都具有析构性。析构性是事物基本的属性之一 ,把握事物的析构性有助于对事物整体形成科学的认识。通过对事物析构度的认识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析构性。而析构观的运用将有助于我们在理论上对事物形成科学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对事物实现优化控制与调节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新课标在"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部分,提出"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对具体文本要求整体把握。同理,高考语文试题的解答过程中,也应整体把握题目要求,整体把握材料中事物间的内部联系。事物间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比较关系、正反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作者作为一个旁观者,冷静地观察事物,客观地感受事物,把观察到的和感受到的写下来,这是散文、随笔、乃至小说的一种惯常手法。小小说《没有说出的话》就是作者切给  相似文献   

15.
今时今日,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在"圈养"学生,还是"放牧"学生呢?笔者深入学校观摩了几十节"推门课",在观摩的过程中感到受益匪浅,也不断反思,试从旁观者的角度写成此文,与志同道合之人共同探讨课堂教学容易忽视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探究如何让小说真实地反映现实,不仅涉及叙述者的数量,还牵涉到叙述角度。早在19世纪30年代李斯特(ThomasLister)和英国小说家洛克哈特(JohnGibsonLockhart)就发表了对叙述角度的见解。李斯特认为当时许多小说家经常将通过某个旁观者视角描述的事物同这个旁观者视角以外发生的事情混淆在一起,因此无法保证故事情节自然展现。洛克哈特也强调小说中对各项事物的评价必须显得随意,这样才能让小说情节自然展现,使小说的阅读过程更有趣。在论述小说写作技巧时,李斯特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叙述视点”(pointofview),也有评论家将之称为“视角…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提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整体感知”“整体把握”,但同时反对过分追捧“整体感知”、忽视语文的基本训练,进而导致课堂教学华而不实、语文训练蜻蜓点水、文本理解囫囵吞枣等现象。整体感知是指抛开事物的细枝末节,从整体、全局去把握事物的方法,是一种从大处着眼、总揽全局的思维。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只有遵循理解文本的认知规律,才能透彻深刻地理解文本。  相似文献   

18.
如果不是更早的话,我们至少可以将主体哲学上溯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这种哲学将主体独断地设定为一个先天的、现成的东西,也就是说,与现实世界中的行动无关的东西.这样,主体就成了杜威所批判的"旁观者式的认识论"[1](P16)中的那个"旁观者".  相似文献   

19.
所谓分析,就是在思想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等,分别加以研究,以达到认识事物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所谓综合,就是在思想中把对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要素等已有的认识组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对该事物整体认识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我们在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经常要用到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的能力,下面举例谈谈怎样教会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校园欺凌旁观者研究是校园欺凌研究中不可忽视的方面。旁观者的道德冷漠,对校园欺凌的积极干预和有效治理具有负面影响。个体道德认知偏差、学校道德教育乏力、家庭道德环境渲染、社会文化环境制约,是构成校园欺凌旁观者道德冷漠的主要原因。促进校园欺凌旁观者向敢为者转化,实现伦理复苏,需要提升个体道德认知能力、重建基于关怀的道德、营造反欺凌家庭教育环境、匡正社会文化环境、发挥"四位一体"合力作用。深化对校园欺凌旁观者道德研究,对于有效发挥围观群体在校园欺凌事件中的积极干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