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就是我们平时的动手操作实验,包括量一量、拼一拼、剪一剪等简单的实验。就是从这些简单的实验中发现数学问题,观察实验变化,然后通过分析实验中的各种数据,验证实验结果,归纳和猜想数学规律,最后掌握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可以对数学问题的形式、知识结构和数量关系进行辩证思维,从而发现某些规律或性质,帮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大幅提高学习效率。从数学的发展史来看,许多数学规律或性质的发  相似文献   

2.
数学实验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十分广泛。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探究,分析论证,归纳总结,猜想发现数学规律,思考验证数学实验原理,从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能力。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可以对数学问题的形式、知识结构和数量关系进行辩证的思维,从而发现某些规律或性质,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真理和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途径,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数学的发展史来看,许多数学规律或性质的发现都是从细致的观察和科学的实验中得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学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有助于透过数学问题去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数学问题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把握数学中的定理和公式,有助于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有助于探索和发现解题途径。教学实践证明:数学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从简单的数学实验中发现数学问题,分析实验数据,验证实验结果,归纳和猜想数学规律,帮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最后掌握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数学实验教学中,强调学生学会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寻找规律、法则,让学生学会学习,从教师的行为转到学生的活动,并且从感觉的效应转为运动的效应。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的活动,包括观察、描述、操作、猜想、实验、收集整理、思考、推理、交流和应用等等,让学生亲眼目睹数学过程形象而生动的性质,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促进数学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二、观察与实验是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基础实验可用来发现或验证许多数学对象的性质,是解决某些数学问题的有效方法.由于实验总是和观察相联系,观察常常可用实验作基础,而实验又可使观察得到的性质或规律得以重现或验证,因而它是数学思维的一种间接的但却是基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数学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数学探究课题可以从教材提出的案例或背景材料中发现和建立,也可以从教师提供的案例或背景材料中发现和建立。应该特别鼓励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技能、方法、思想的过程中发现和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阅读理解题"就是给出一段阅读文字材料或图表描述,让学生在阅读理解中探索、发现、运用数学规律或数学思想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问题。教师可从探索这类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规律、自主发现规律、灵活运用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下面笔者就结合实例,谈谈自己的做法。一、在阅读理解中考查学生探索发现能力通过阅读理解,给学生提供猜想、尝试、探索、发现规  相似文献   

8.
数学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数学探究课题可以从教材提出的案例或背景材料中发现和建立。也可以从教师提供的案例或背景材料中发现和建立。应该特  相似文献   

9.
根据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的性质和所学习的数学规律的特点,学生学习数学规律有两种形式,即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相应地,规律的教学也有两类策略,即规律发现的教学策略和规律推导的教学策略。规律发现的教学策略是先呈现规律的若干例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例证,从而发现并概括出规律。在这种策略引导下,学生进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问题是引发学生思维与探索活动的向导。通过问题,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数学的内在规律,认识并理解数学的本质,在活动过程中建构数学。数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就是数学创造或再创造的过程,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下面,笔者从数学课堂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11.
蒋敏杰 《江苏教育》2022,(17):63-67+3
让每一位学生在数学实验中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验证数学猜想、解决数学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教学问题。苏教版六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会进行体积计算后安排的一次“探索规律”活动课,主要教学思路是引导学生在观察、想象、实验中发现不同类型涂色正方体个数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促进学生理解数学规律与图形特征的内在关联,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由问题构成的.人们思考数学问题或探索数学规律的一般方法是:为了解决问题,可以先对这类问题的某些个别情况予以实验,对实验结果观察分析,发现其中具有实质性质的共同点,然后利用不完全归纳等似真推理把它推广到一般情况,提出猜想,再进行严格的数学推导或给予理论证明,到  相似文献   

13.
数学思维通常都要从观察数学对象开始.观察是人们对事物或问题的数学特征通过视觉获取信息,运用思维辨认其形式、结构和数量关系,从而发现某些规律或性质的方法.数学既有其严谨的逻辑性,又有灵活的变通性.因此,要树立“辨与变”的意识,需先通过观察,认识,辨别开始,进而采用灵活的解题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从问题情境(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出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研究步骤,在计算机(器)上进行探索性实验,发现规律、提出猜想、进行证明或验证。根据这一思想,教学模式一般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能否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科学思维方法 ,是数学教师素质的重要体现。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研究和探讨科学思维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数学中的概念、定理、法则等 ,都是人们应用科学方法对物质世界的性质和规律进行科学研究后的总结。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实际上是对数学真理的再发现 ,学生解决某一数学问题的过程与科学家的发现或创造过程实际上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如果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善于合理地运用发现新知识和新规律的科学思维方法进行讲授 ,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促使其牢固掌…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利用三角板拼角""游戏是否公平""探究菱形的性质""测量旗杆的高度"等教学片段,阐述数学实验的作用: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帮助学生突破数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7.
<正>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是否理解数学的概念、性质与关系,能否在观察、比较、分析中形成直观意义的感性认识,并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获得数学感悟、形成理性认知至关重要。让学生丰富知识的表征,探究蕴含的数学规律,经历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有助于他们提高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水平。数学实验是一种多层次的活动,既给每个人提供机会,又将促进思维的深入。《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学活动应注重启发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观察、猜测、实验、计算、  相似文献   

18.
三角形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的问题抽象成数学的知识.《三角形的内角》这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通过亲手“实验—剪拼”,从而在大脑里“猜想—发现—创造”.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盘活学生思维,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数学实验既为学生提供了一条解决数学问题的全新思路,又给学生创造了主体参与、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实验,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深入探究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发现数学规律、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发现的一个重要手法就是在动手操作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观察、推理与猜想,为了探究某个数学问题的结论与规律,我们常常可以根据问题的条件从简单或特殊的情形进行操作实验,通过画一画、割一割、拼一拼,折一折等实验活动,从中发现其变化规律,提出合理的猜想.近年课改实验区的中考命题多次将数学实验纳入其中,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因而我们在引领九年级学生进行中考复习时,应为学生创设和提供以实验情景的数学命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实验能力和创新猜想的思维能力.本文汲取若干案例加以分析,以飨读者.1.以正六边形纸片为载体为学生创设一个"画一画、算一算"的数学实验情景,引领学生通过推理与计算探索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